陈冲文连慎刑司的第一轮刑罚都没有撑过。
得到消息的时候, 岳怀媛正陪着徐文涵在给太子妃重新诊脉。
也不知道是幕后之人操之过急的手法惊醒了庄平帝, 使其突然又冷静下来再去思考预判的可能, 还是他与傅霜如的促膝长谈起了什么神奇的作用。
总之,在岳怀媛和裴时观命人将假圣旨呈于御前后, 庄平帝稍晚时分, 就派了徐文涵过来再次重新诊脉。
事情诡异地滑向了他们的计划。
岳怀媛提出的“假孕之脉”并非无稽之谈, 有古书典籍为证,还有前人的手札笔记。
而徐文涵不愧是出身世代御医之家, 岳怀媛只旁侧敲击地点了几处, 他很快就顺藤摸瓜, 从东宫里找出了不少有问题的药材香料。
只是那些来路不明的药材香料等都杂得极碎, 就是徐文涵也一时半会儿无法确定其中的成分,只能取走慢慢检验。
但至少查出了这些用处不明之物, 即使一时半会儿也并不能证明太子妃就是被人用古法所陷害假孕的, 但至少此事至此也有了可以转圜的机会,不再是必死之局。
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就是, 徐文涵将各种可能如实上报后,庄平帝沉吟了一下,让人解了太子妃禁足,将其重新好好地放在东宫安置下来。
虽然雨霖铃的人对于东宫的调查还没有停止, 但至少谨身殿那边的态度已经退了一步。
这已经是留查再看的意思了。
岳怀媛吁了一口气, 终于放下心来拜别崔淑妃后回府了。
与此同时,傅霜如也被解了禁,放出来直接空降去主持对于陈冲文假传圣旨一事的审讯。
但这事查到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除了陈冲文在傅霜如正式到场刑讯前就死在了慎刑司的监狱里, 剩下这些跟着过来的一大批宫人,竟然有致一同地一口咬定自己毫不知情,一切都是听从陈公公的吩咐,从未料到这圣旨竟然是假的。
这些宫人经过层层盘查,包括当时神色不对的几个大宫女在内,都是章皇后宫中最底层的下人。
他们日常也不过是听吩咐办事,陈冲文是在章皇后面前都得脸的大太监,他们对上也只有主动巴结的份,陈冲文说是得了好差事缺几个搭把手的,他们也就乐乎乎地跟去了。
这些证词太过一致,反而令傅霜如更加生疑。
就是刚入宫的小太监小宫女,也知道在这宫里,一向是知道的越多的人死得越快。
——陈冲文那又是拿圣旨又是拿白绫又是拿毒酒的,稍微机灵点的都知道要躲着走啊,这一看就不是什么好差事,这些宫人都是疯魔了不成。
可还没等傅霜如再去细审,当晚就又死了几个宫女太监。
当日对上岳怀媛和裴时观时面有异色的几个大宫女全在其中。
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死得个透透的,傅霜如脸色也是难看得厉害。
虽然审问的形势一时胶着了,但该去禀报的还是要去禀报。
傅霜如只能照着情况如实说了自己查到的东西。
庄平帝听后,久久不语。然后便心灰意冷似的挥了挥手,直接就让他不用审了,剩下的人全处置了算了。
傅霜如依言退出,心知中宫恐怕是要遭殃了。
但其实平心而论,傅霜如并不觉得这次的假传圣旨与章皇后牵涉多深,章皇后看上去……也不太像是陷害太子妃假孕的那个人。
不然的话中秋宴时她也不会气得兵行险招,不管不顾地对皇长孙下手。
若是章皇后不知道太子妃假孕,又是被人有意挑起来冲到前面发难的那杆枪,她就更没有急着要太子妃去死的诉求了。
或者说这个假传圣旨的操作太过愚蠢,不像是“第二批人”的主使者那个谋定后动的风格,对于东宫的打击力度不大,倒像是全看运气。
——能杀就杀了太子妃,不能就算了,顺带而已那种。
真正的目标恐怕是章皇后。
果然,当夜就传闻圣人在中宫与皇后大吵一架后扬长而去,不只下令让章皇后禁足一月闭门思过抄书念经。
隔日早朝庄平帝还将已经一大把年纪的章阁老拉出来没事找事地训斥了一通,然后罚老爷子在端门前跪了半个时辰,里子面子都丢了个精光。
据说那日皇后娘娘听说后气得将手边能砸的东西都砸了个稀巴烂,还扬言要皇帝来见她,要不是最后清乐公主亲自赶过去劝,还不知闹得如何收场。
不过原来中宫与东宫不管如何相互攻讦,庄平帝也很少将自己对哪一方的偏袒摆到明面上来。
就是上次章皇后被夺去凤印和管理后宫的权利,也是在庄平帝先破格给八殿下封王之后。
再加上先前还有皇长孙差点中毒不了了之一事,因而只是被很多朝臣都认为这只是平衡两宫势力的一个权宜之计。
毕竟你要知道裴景容前头可是还有七个哥哥。
除了太子,他一个无功无劳的皇子,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就这么纯靠着圣人的恩宠封了王的,可连被赶去辽东苦寒之地辛苦守了有近十年的二皇子都是没这待遇的。
而这次东宫突然被围,宫中流言四起,白府闭门谢客,牵连几代被查,就在大家都猜测着东宫是不是会熬不过这个坎儿的时候,皇后又突然被罚了。
皇后被罚也就罢了,说到底也不是第一次,而且那还只是局限在后宫,没波及到前朝,章阁老这么一跪,不少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