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而起的无力之感, 连笙脚下一软,跌坐在地。
从圣旨下达的那一刻起,心中便已隐隐清楚的事情——长恭无法抗旨, 这婚事他拒绝不了。只是私心里仍旧抱有一丝幻想, 不肯承认,想着若他没有答应呢?若他接旨以后再去面圣, 亲口回绝了呢?于是非要这样等着,等到经由兄长的口亲口对她说出来。
偏偏长青这一句话, 终于将连笙最后一道防线击溃。
她坐在地上, 感到周身的气力全被抽离了, 险些就要支撑不住自己。
功高震主,帝王大忌,即便长恭拒绝了这桩婚事, 难保又会有下一桩婚事在等着他,更何况他无法拒绝。抗旨是死,拒婚是死,即便今日侥幸, 不成婚过了这关,以他如今声望功勋,他日皇上兔死狗烹, 亦是一死。
长恭不可被赐死,那这桩旨意便是板上钉钉,再没有回旋的余地。
她早该知晓的。
连笙心中难过至极,一面不想长恭为了自己去做无谓的挣扎, 一面却又放不下这样将他拱手让人。心上仿佛架了一只石磨,任由一把尖刀割开她的心一刀一刀,片成了片,再又一片片地投进那只磨碾里。碾成渣滓,碾成齑粉。
纵然不愿承认,可是行到如今这步田地,她与长恭,大抵只是有缘而已……
有缘无份。
连笙两眼垂垂,将目光埋进土里。厚土深黑,埋着她眼里的神采,也埋葬她的一颗心。西山顶上寒风呼啸,将她被泥土覆盖的心也吹冷了。
心冷之际,万念俱灰。
跟前火焰还在卷着纸钱燃烧,也不知烧了多久,渐渐烧尽了黄纸钱,化作灰白的一片。连同连笙最后一丝气力也烧尽了。
她呆呆坐着,听到身旁长青问她:“出来许久,你可愿意回了?”
连笙双目无神,摇一摇头。
“总这样躲着也不是办法,连笙。”长青转过轮椅来,“你该去同长恭说清楚的,问一问他心中如何作想,眼下也并非是到绝境。”
连笙抬起头来望了他一眼。
“还未到绝境么……”
“长恭之所以有今日赐婚,无论是因少阳的干系,抑或是如我所说的功高震主,都不是毫无退路。倘若赐婚是少阳所求,则系铃解铃,你与长恭该去见一见少阳,倘若只因功勋之故……”他顿一顿,“你既知晓皇上忌惮什么,那就舍去什么便是,如有一日告病辞官,也非不可。”
长青一言,如醍醐灌顶。连笙黯然无神的双眸,方才重又泛起些微光亮来。
长青问她:“如何,可要回去了?”
她揉揉膝头,缓缓站起了身子。
掸去身上沾的灰与泥土,终才默默点一点头。
连笙随了长青回到卫将军府。
折腾了大半日,卫将军府里的人群才算渐渐散了,连笙与长青一并入府门,却就与行色匆匆要往外头走的长恭撞了个正着。
三双眼睛相一照面,长恭登时愣了一愣。
手里攥着的黄布帛圣旨蓦然紧了,被那卷轴挡住的,五指极力,指甲泛白。他两眼紧紧盯住连笙,先时见她负气一跑,也不知究竟跑去了何处,自己被府上人等纠缠了这大半日,好不容易抽||出身来,竟却见到她与兄长一道回来。
是与兄长,一道回来。
长恭心中“咯噔”作响,偏偏经他这样一想才又发觉,先时连笙消失以后,府中上下竟也不见了兄长。
言下之意,是连笙与他一并走了,再一并地回。
于是一股子小气劲儿,“噌”地便蹿了起来。
旧日里的长恭总是压抑,压抑自己的醋意,压抑自己的小心眼,只因他与连笙无名无分,不过两情相悦而已,未结连理,又有何身份要求于她。可至今日,天地跟前,宗庙之中已然交拜成了夫妻,更有夫妻之实,于是心里骤然酸涩,觉她心中有话,不肯与自己说,反倒和兄长跑了出去。
可是于她眼中,兄长比他这位夫君,更要贴心一些?
这样想来,竟就越发钻进了死胡同里,长青与他打招呼,长恭却只冷着脸颔首一点,半声也未应他。
及见他眼里寒霜,长青便已明白过来。想来长恭定是有些气恼,对自己今日这样莽撞带了连笙去往西山一事,可当时当下事出突然,他总不好不顾连笙,教她一人独自跑远了。于是半也是无奈地叹一口气,道:“你二人应有许多话要说的,我先行回房去了。”
“兄长……”
身旁连笙丝毫未察觉这当口的眼神交汇,刀光剑影,只知长青这一走,便要留下她与长恭独自面对,心中忽起一些胆怯,不由便唤了他一声。
哪里想到这一声唤,竟惹得长恭面色更是凛若冰霜。
“你与长恭,好好说说。”长青话毕,便再不看她,绕过长恭身边,低下头径直走了。
连笙被留在原地,心尖上打鼓,一时惴惴然。然而她从长青远去的背影之上收回来的目光,辗转游移,小心翼翼落回长恭面上时,却竟发觉他的眼神冰冷,漠然至极。
这一眼与她目光撞在一处,心中顿时也不知怎的,惴惴之感消失殆尽,反倒起了说不尽的酸楚委屈。
她不是折回来挨训的,可是长恭话一开口,却是声色俱厉的一句:“你眼里心里,可还有我这个夫君?”
刹那之间,那股委屈之意层层翻涌,迅速占满她的心头。
她是委屈难过,可是气性也大,于是凝眉凝睇,眼中蒙雾,面上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