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心机女配在八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6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谢南音有好长一段日子没回家了, 看到那个熟悉的小院,心里也很是想念。

    郑颢送她们到家后, 只喝了口水又说了两句话就走了, 谢国庆怎么说也留不住, 谢南音顾着整理东西, 她邮递的东西也到家了,就想着把要送人的都先收拾出来。

    反正郑颢来了南山县肯定一时半会儿不会走, 以后多得是时间相处,不急于这一时。

    因着快到傍晚了,谢南音还想在家里吃了晚餐先休息一晚,打算第二天再去姑姑她们那儿看看。

    谁知道谢国庆去接她, 家里却连菜都没买的,谢南音有些无奈的说:“爸, 我会做饭呀, 又不用您出手,怎么家里一点菜都不留?”

    谢国庆有些讪讪:“你不在家, 我也很少在家吃,今儿你回来的事你姑姑也知道了,她非说要给你接风, 一会儿收拾好了咱们直接过去就行。”

    他也是考虑到自己厨艺一般,又不想女儿大老远坐车回来了还得受累, 所以在姐姐开口之后才顺水推舟的嘛。

    谢国庆的想法,谢南音这个做女儿的怎么可能不懂,她有些好笑的同时也有点感动, 便把之前收拾出来的礼物拿了,她给姑姑也买了件斗篷式的呢子大衣,正合适谢桂花的年龄,另外还拎了一包海城特产,还有周潭让她带的一些东西,大包小包的收拾好,就锁了门和谢国庆一起往外走。

    他们到周家的时候,桂花姑姑正在厨房做饭,姑父周誉则在客厅里看报纸,见到谢国庆父女俩,十分高兴,拉着谢国庆说话,谢南音放下东西,打了个招呼就去了厨房帮忙。

    “姑姑,我回来啦。”

    谢桂花“哎”了一声,放下手中的动作,仔细打量了她一会儿才说:“总算没瘦,长高了是不是?”

    谢南音笑道:“姑姑好眼力,我昨儿才量过,高了一厘米。”

    说起这趟去海城的经历,谢桂花还有些不高兴,絮絮叨叨的说:“当初走的时候怎么说的,最迟一个月回来,我和你爸等了又等,要不是你常打电话回来,你爸都得直接坐车去找你了……”

    谢南音好脾气的听着,偶尔附和几句,这个年纪的女人都爱唠叨,她倒不会觉得不耐烦,毕竟有人关心,总比孤家寡人来得好。不过说得多了,谢南音也知道技巧性的转移话题,比如聊起表哥周潭。

    “姑姑,我和表哥现在开了个服装店,他现在可忙了,除了学习还得管理,您要是有时间多给他做点好吃的寄过去吧,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可不止一次提起想念您做的炸排骨和米糕呢。”

    听说儿子想念自己做的吃食,谢桂花心里是欣慰的,她这辈子就周潭一个儿子,很是看重,如今他有出息,作为母亲最是骄傲,这时候脸上的笑容都止不住,嘴上却没有好话:“我才不惦念那浑小子,话说回来,要不是他在海城,我都不放心你去,你这趟,他可有没有好好照顾你啊?”

    关于旅馆的事,谢南音特地不让周潭说的,一来不想让家人担心,二来嘛,也是想救救周潭这个表哥,好不容易有个待她如亲妹子一样的哥哥,这件事他也吸取教训了,谢南音可不想再给家人心里留下疙瘩。

    谢南音道:“姑姑你担心啥呀,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而且哥最像您了,细心,您可放心吧,他还是靠得住的。”

    谢桂花却埋汰自己儿子:“可别,他哪里像我,分明跟你姑父一样,缺心眼的。”

    话是这么说,嘴上却还带着笑的。

    谢南音便也不和她辩驳。

    本来她们来之前谢桂花已经做好了好几样菜了,这会儿有谢南音帮忙速度更快,没一会儿,谢南音就没了发挥的余地,干脆主动去擦桌子摆碗筷。

    她们家可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讲究,相反,饭桌上才是聊天谈事的时候呢。

    谢南音吃着饭,听姑父和谢国庆讲起工厂的事,颇有些唏嘘。

    姑父现在也不过四十几岁,还远没有到退休的年龄,可是他们工厂的效益越来越差,现在快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姑父这个做后勤主任的,虽然要失业也暂时轮不到他,但是看到那些本以为是一辈子铁饭碗的员工一个个眼看要没了着落,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时代变得真快啊,当初多少人为了个工厂职位争得厉害,现在,大家都向往大城市去了,听说珠三角那边,当个饭馆服务员都比咱工厂的正式员工待遇好。”

    说起这些事的时候,姑父的语气很是唏嘘。

    谢国庆这几年去得地方多,也算得上见多识广了,对此颇为认同,不过他觉得这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国营企业终究要受到冲击,只怕以后,那些捧着铁饭碗的人,会越来越多的面对失业的威胁。

    “其实这本来也不是坏事,你瞧,以前咱们一个月都未必能吃上一顿肉,每天吃个半饱都偷笑了,现在呢,有钱的人多了,餐桌上见天看到荤腥的人家可不少。”

    周姑父也不是不知事的人,别的不说,他当年能支持自己妻子出来单干开杂货店,就是个有些魄力和见识的,更何况这几年看着家里赚的钱,还有谢国庆这个小舅子的事业一步步发展,哪里会不明白呢。

    只是:“我只担心有些人太守旧,观念上改不过来,以后没了着落,一把年纪还得重头开始,可不是小事。”

    就是现在,还很多人瞧不起那些摆摊开店的小商贩呢,认为他们投机倒把不干好事,迟早吃牢房。

    “姐夫,你就别操心那么多了,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儿顶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