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和离之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6章(第1/5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汪右林下衙回来, 看到姜秀娘手把手教汪静姝做女红, 笑着问道,“今日都做了什么?”又见汪羡康和汪羡则不在屋内, 问道,“羡康和羡则呢?”

    姜秀娘让汪静姝自己把剩下的部分绣了, 起身跟在汪右林后面,来到了屏风后面帮着宽衣,换了居家的常服。

    “昨天韫儿不是刚走,这俩今天起床就闹脾气,羡康就带着羡则出门去了, 我留了静姝做女红。”

    汪静姝大声的喊道,“爹爹, 我不想学女红。”

    汪右林正和姜秀娘从屏风后面出来, 听了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 弯腰把汪静姝抱了起来, 无限宠爱的说道,“不学就不学。”

    姜秀娘无奈, 道, “女孩子家不学女红怎么行。”

    汪右林却道, “我汪右林的女儿,谁敢说她不好?”

    汪静姝高兴的不行, 她早就不耐烦做女红了, 家里又不是没有针线婆子, 做什么要自己这般辛劳?

    “爹爹, 你最好了!”汪静姝最是知道如何哄汪右林开心,在他脸颊边吧唧亲了一口,弄得汪右林笑的越发畅快。

    一时屋内都是汪右林和汪静姝的笑声,姜秀娘叹气道,“这父女俩……”但是脸上的笑容却是带着满足的笑容。

    汪羡康回来,带着玩的十分尽兴的汪羡则,小霸王拿着许多玩具,美滋滋的说道,“我的,这也是我的,都是大哥给我买的。”

    姜秀娘一瞧,瓷娃娃,弹弓,糖人还有风筝,各种小孩子玩的东西。

    汪静姝不高兴了,委屈的抱着汪羡康胳膊说道,“哥哥,我的礼物呢,你不带我出门就算了,怎么还不给我带礼物。”

    “有呢,”汪羡康顺势把汪静姝抱了起来,汪羡康不过少年,力气倒是挺好,抱起来居然很熟练,“你不是一直都很喜欢蝴蝶,我给你买了个蝴蝶步摇。”

    “哇!这不是上次我说喜欢的那个!哥哥你最好了!”

    姜秀娘凑够过去一看,居然点翠步摇,那蝴蝶做的十分精致,轻轻晃动的时候蝶翼还会颤动,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

    在看小儿子那些乱七八糟的玩具,一对比就发现…… 果然大儿子还是更疼这妹妹。

    不过平时都争宠的两个人现在都很满意,汪羡则是觉得自己的东西多,当然,还有什么比一个糖人还要叫人稀罕?又甜又好看!能吃又能玩!

    汪静姝是觉得哥哥买了她之前就看中步摇,肯定是更喜欢她的。

    晚上哄了孩子们睡觉,等着在临睡前姜秀娘问起德清郡主来,汪右林想起今□□中朱炎难看的脸色,直觉的畅快无比,只是这话却是不敢对姜秀娘说,怕是她担心,道,“娘娘在宫里挺好,还问你什么时候入宫看她。”

    “等忙完这阵子,皇后娘娘呢?”

    汪右林脸色有些难看,姜秀娘一惊,问道,“是出了什么事儿?”

    “没什么,就是皇后娘娘或许是想不开,居然吞了金。”

    姜秀娘吓的坐了起来。

    “别急,好在发现的早,那宫女给抠吐出来了。”汪右林想想当时的场景就觉得头疼,那皇后看着也不是没有轻重的人,怎么就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

    德清郡主晚上也没见到皇后,趁着皇帝漱洗去问一旁的内监,道,“皇后娘娘呢?”

    那那内监不敢说话,只低着头,道,“娘娘,您就饶了小的吧。”

    等着皇帝出来,德清郡主给他系带,皇帝却揽着她道,“怎么能让你做这种事儿。”推开德清郡主让一旁的宫女来。

    德清郡主坐在椅子上,道,“陛下以前就是太宠着臣妾了,后来臣妾在外面,有时候头都不会梳,只好弄了个圆鬓。”似乎是想起来这几年的经历,“女红也不好,想给韫儿做一件衣裳也不会。”

    皇帝听了心里很是难受,道,“是朕不好,让你受委屈了。”

    德清郡主却上前握住了皇帝的手,说道,“怎么能怪陛下呢,是妾身当时不知道惜福,太过任性,不然也会让陛下难做。”

    两个人想起这几年的分别,都觉得这一刻能在一起尤为珍贵,德清郡主更是豁达了许多,看开了很多事情,以前要是有个皇后压在她头上,想想就会气的受不住,如今却是感激皇后娘娘对皇帝的照顾,只想着能一起好好相处。

    皇帝道,“或许是天意,让你生了韫儿。”

    德清郡主道,“这可不是天意,还是汪夫人的医术好,我这几年一直在吃的她给我配的药,就是觉得月经也顺了,身体也好了许多,按道理我这么大年纪生个孩子,早就是亏空的不行了,但是陛下你看臣妾现在,是不是很好?”

    皇帝没有想到居然还有这层原因,道,“看来要给这位大功臣赏赐了。”

    德清郡主早就有这个想法了,道,“陛下,您要赏什么?”随即提起姜家的药铺来,“不然您就赏一个御匾好了。”

    “赏个什么字?”皇帝想了想,道,“妙手回春?”

    德清郡主想起姜家这几年生意越做越大,几乎都是在卖成药,只不过却经常免费的给一些贫穷人发药,在许多地方声望极高,道,“不如悬壶济世这四个字。”然后说起姜家的所作所为。

    “他们家的药一粒难求,却经常会免费发给一些贫户,这都是汪夫人授意的,也是不容易。”

    皇帝大为动容,一时起了心思,叫人去磨墨,当时就挥毫写了悬壶济四个字,那之后姜家的名声更是上了一层楼,那自然是后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