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再次强调:“你这工作不是平时开开会什么的。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别往人多的地方去,当然了,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
连溪:“......那我应该往哪里去?”
“我没在你身边儿,你自己不要丢三落四,注意保暖。这是我对你最基本的要求。”他顿了顿,“我等你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稍短,我后面补一点!
☆、chapter39
他们原定的计划是,七天返程。
最后一天,在市里的酒店整理东西,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剪辑,搜集宣传片的素材。因为这次出来的时间比较少,去的地方多。
几天下来,素材有限,还乱。
节目的总导演是个四十几岁的中年人,姓张,不胖不瘦,头发短还稀疏。一看就是勤奋的脑力劳动者。他看了半天拍摄的东西,还有编导在行程中的记录。
一边抽烟,一边摇头。
很不满意。
在出发前夕,他搜集了许多资料。关于这个地方的地理,历史,风土,语言;就粗剪出来的片子来看,估计也就陕西地貌表现出来了。
连溪对这一块儿的业务不算熟悉,好在她学得快,察言观色的能力也很强。
她问:“怎么了,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么?”
张导:“太乱了,重点一个没有。”
“怎么解决?”
张导听了这话,转头看了眼连溪,意味深长。他以为她会说:“那怎么办?”“怎么会这样子?”“随便搞搞呗,收视率包在我身上。”
他是东艺的老人,口碑很好。迄今为止制作了十六档综艺节目,其中十二个口碑爆棚。所以这个很有才华的张导,多少有点脾气。
一开始,他挺不满意连溪进来的。
他是一个专注做内容的人,而连溪的重心在市场与数据,在圈内什么形象不用说也知道。她的营销能力,至少在东艺无人可与之匹敌。
这样的人,到底能花多少心思在节目本身上?
但是连溪处理事情的态度,他还挺欣赏的 ,单刀直入,绝不拖泥带水。
“重拍。”他简单地说。
“多少百分比?”
“全部。”
连溪听了这话,顿时震了,很快说:“好,听你的。”
******
于是,当天下午,冒着细雨,八人出发去隔壁城市的山里。
连溪重新计划了接下来的行程,可能会延迟三天回去。男同事倒是还好,反正就当玩儿了呗。这大过年的,回老家也没什么事。惟有同行队伍里唯一的女孩子,有点犹豫。她约了今年过年去男朋友家里见父母。
春运机票难买,不敢随意更改航班。连溪也不太放心让女孩子一人返程,就说:“我们保证,三天后就回来。”
“去了山里,你安静待着就行,不用干什么。毕竟男同胞多嘛。”
女编导想了想,也就答应了。
他们本想租车自驾,奈何八人坐不下。只好包了一辆大巴车,先把他们送到镇上,然后坐一天只有一班的公交车去山下。
下着雨,除了拎着工具和行李比较麻烦,其他也没什么。
连溪很少有机会来这么偏的地方,一路都是新鲜感。张导演文化底蕴丰富,讲着地方典故,一路上妙语连珠,大家不玩儿手机也觉得挺有意思的。
晚上六时,天已经黑了。他们终于来到目的地。
连溪站在村口,接到林易扬的电话,那个人在电话的另一端,声音温柔得像一阵暖风,把冻在寒夜里的身体都扫暖了。
林易扬在温暖潮湿的开城,也许还是他父母家超级奢华,依山傍水的东郊大别墅。他想跟她在电话里温存一会儿。
“你这几天玩得开心么?”
“还行吧。”连溪搓了搓手,张导演带着男同事们跟村干部交涉住宿问题。
“你那儿有暴雨,市里还好。”
“嗯,知道了。”
“你是不是在翻白眼?”
“没有。”
“你明天中午到,我去接你。”
连溪没吭声,一阵心虚,犹豫着该怎么跟林易扬解释自己晚归的问题。因为她中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机票改签了,还没告诉他。
“我今天去给连大壮做了狗毛养护,顺顺的,等你回来让它给你捂手。这也算是,养儿千日,用在一时了。”
这个时候,摄影师小葛蹭蹭跑过来,表示房子谈妥了,连溪跟他示意了一个噤声的动作。
“哦。”连溪忙着弄行李,无心回应林易扬。
他是一个聪明又细腻的人,立马就听到了连溪话里的不耐烦。于是,他装腔作势地说:“连溪,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为什么不认真听我说话。”
连溪:“......”这个男人有点荡漾啊。
“你听到我说什么没有?”林易扬怒道。
大家都在忙,只有她在打电话。前面女编导一人推着两个行李,不小心摔倒了。
连溪黙了黙,随口说:“哎,我忙得要死,哪有时间爱你啊。”
林易扬:“......”
真是哔了狗了,这是什么牌子的女朋友?还有这种令人窒息的操作,简直是塑料花爱情。
当天晚上,村干部把他们分在三户人家。谈好的条件是,他们节目组后面的拍摄会在他们村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