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棠这人,又低调, 又浮夸。
譬如:她不喜欢出面, 爱闷声做大事,这种性格体现在上辈子, 就是闷着头学习别人说好难好累哦, 她说一起努力啊, 傻傻呆呆的,然后考试拿个绩点4回来, 惊呆了一众室友。
放到现在——所有人都不知道棠铺子是她开的,那就可以可劲儿折腾啦!
李信是自己人吧——是自己人, 自己人带着先生来棠铺子要给面子吧——要给面子。
这种给面子的方式按照唐小棠的理解就是:拉一道横幅:红纸黑字的——【为迎接李管事的夫子赴宴, 特开新菜,所有菜□□价五十文】
秦夫子年纪不小了,万万没想到考中进士的阵仗还能在怀安小地方重现。
秦真意甫一踏入这条长街,就有不知名的声音远远传来“瞧,那就是我们李管事的夫子——秦夫子!”
“秦夫子好——”“哎秦夫子可真是有能耐的人!”“秦夫子可有婚配——”
秦真意哎,不惑的人了被夸得一张老脸通红。
脸红气粗的, 两边客人还可劲儿地打量,一边讨论说“哎就是这位夫子,听说学问特别好,我们李管事特爱戴他,少东家看好李信, 这对秦夫子也很是爱屋及乌。”
“这可是正经翰林出身吧, 是有大才之人啊!”——这是卖橘子那大婶。
“哎你别说, 你可知道唐府里那三房大少爷吧,刚中了秀才那个,现在也是秦夫子的学生!”——这是来看热闹的卖豆腐大爷。
“那么厉害啊!”
“可不是吗!”
秦真意一脸皮薄的读书人,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了,这比中了进士还光彩,街头小巷的百姓都在喊他的名讳,满脸通红的秦真意又是自豪又是害羞地,一张老脸恨不得躲到俩学子后头。
苏元琛也是惊了,扭头朝李信道:“那么大阵仗?”
李信……李信重重呼出一口气,瞧了瞧门口朝他挤眉弄眼的王管事和二喜大力,面色竭力淡定道:“对啊。”
眼看要到铺子门前了,秦真意刚呼出一口气,哪想到,一抬头“迎接夫子——”
二喜大力齐声一嚷——
秦真意刚踏上台阶,听到两旁的叫唤声,差些羞得昏厥过去,秦夫子直接扭头瞪向李信:“你这小子!虚头晃脑!我不日回来要见你写完三十篇策论!”
李信平日通夜能写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绝不是策论那高度。真要酝酿一篇策论李信起码得四五日才微微能入秦夫子的眼,秦夫子最多三十日便要回来。
李信换算一番,抬头瞧见门板上红纸黑字几个大字“迎接李管事的夫子”,盯着半晌,深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进了铺子,又是受到已经坐着的客人一阵尊敬称呼。
秦真意受到了刺激,就连屁股挪到那长凳上都还心绪起伏。
这会儿他是信了元琛的话,棠铺子名不虚传,客人实在是多如牛毛,人活着要挣的赞誉全搁这一晚上了,到极致了。
太虚了,太虚了,秦真意吹胡子也憋不住笑,太虚了!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秦真意观察周围一圈,在外头瞧着门面不大,里面宽敞,浅色木桌上了油,明亮干净。
李婆还往村子里买了些花花草草,摆放在搭架上,吃着饭看看花草赏心悦目。
和别的饭铺一样,价格明码实价地标在木牌子上,一溜串挂在掌柜后头。
秦夫子突然瞧见了那一块块木板上写着的价钱,“怎么连个炒白菜都要一百文,”他皱眉,“今年大旱,店家却开如此高价摆噱头,怎地百姓还趋之若鹜。”
他左看右看,就是没看到是打肿脸充胖子店家请来做戏的客人。
有的掌柜为招揽生意,会舍几个钱专门请人来排队显得生意红火,百姓闲来无事喜欢瞧热闹,这一瞧就被掌柜的给哄到店里头来了。
秦夫子实在好奇,“这铺子又非酒楼,价钱又比寻常饭肆贵了许多,怎地就让人排得心甘情愿似的。”
“长青,你这少东家看来是有几分不凡,可即便不凡价格如此昂贵,也逃不了奸商之嫌!”
苏元琛与李信面面相觑,听着秦真意的训。
这会儿二喜出来了,他先是喜滋滋地朝李信右手边,正座的秦真意喊了声:“秦夫子好!”
李信眼看着自家夫子快脸红得不行了,忙眼神示意二喜差不多得了,谁知二喜还大声道:“知道夫子是蜀地人,主厨还特意做了蜀地的特色菜来款待夫子!”
秦真意一愣,看向李信:“这倒是有新意。”
一旁竖着耳朵的食客们这才知道为什么加新菜,还是因为夫子是蜀地人。
刚才好奇的食客已问了,这新菜是加了野辣子的,东边人不爱食辣,各个都等着旁桌的人点,可没一会儿秦夫子就来了。
二喜手一扬,朝厨房唱名:“上水煮鱼——”
大力的身影就从厨房出来了,他双手套着棉套,捂着一只大锅,才刚冒出个头——又香又辣浓郁十足的香味几乎满溢了整个一层。
食客们皆是浑身一震!
这是何等刺入心扉的香味啊,辣味是冲鼻的,可这时辣味却显得如此浓厚又清香——唐小棠在后厨是这样对黄伯说的:“辣子当然辣得冲鼻,但有了花椒就不一样了。”
花椒是温性的食材,虽然味道辛辣,却能温中散寒,这就使它成为了一种药材。而花椒用在河鱼的料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