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续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六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王敬尘手掌一推,把刘东那猪头推开:“别凑这么近——什么高人指点,老子天资聪颖啊!”

    刘东那一脸青春美丽嘎啦痘因为面部丰富的表情涌动,都要涌动到王敬尘的脸上了。

    很突然的,王敬尘想起庄宇凡第一次看到刘东爆发的青春痘时说:“嘎嘣脆,可以炒一锅了。他激动时用辣椒爆炒,脸色退潮时是糖炒栗子。”有一段时间王敬尘看到豆类食物都反射性胃疼,抽着嘴角瞪庄宇凡,而嘴毒的家伙在那得意地偷乐。

    这是只有两个人知道的事。

    发现王敬尘在神游,刘东在他手上拍了一下:“是不是兄弟了,这么小气?”

    王敬尘:“死胖子!你的熊掌是不是该剁了啊力气这么大!”他把抽屉里露出一角的那本“秘籍”往里一塞,“去不去厕所?”

    刘东眼尖,一只粗手钻进抽屉,用跟一个胖子不相符合的灵活度拽出那个本子:“这是什么?”

    闹着玩和恶作剧的界限还是很明确的。前者侧重点在“玩”,规模是一群人起哄架秧子,大体是氛围愉快的;后者就不同了,恶字当头,被缠住的对象总是没有好心情的,可是有的时候恶作剧者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少年嘛,少年的心浮气躁年轻气盛,怎么能怪呢。

    熊不过心智低的孩子,因此被恶作剧了还只能忍气吞声。

    可是庄宇凡对此显然比同龄人有着更超前的处理方法,他才没有那份宽容和理解,触犯了我的权益我要讨回。所以,当他发现那个考前终极秘籍在英子那些女生手上复印传阅时,他直接把王敬尘拖出了教室。

    以王敬尘的脾气和体重,是绝不会让他拖着走的。但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王敬尘很配合地被“拖”出了走廊,初三年段的走廊尽头拐个弯就是高考结束的高三,空荡荡的教室和走廊是初中春心萌动的少男少女们偷偷约会的绝密场所。

    庄宇凡与王敬尘误闯进去时,还惊动了两对占据一东一西的小情侣,三方尴尬:这……都是来约会的?

    贴着走廊悄默默走远的两对情侣化了点他们之间的针锋相对的气氛,王敬尘突然蹲在地上开始笑,肩膀一抖一抖的,白色校服贴着腰背,“腰紧肩舒,背沟像一行诗。”(注)

    庄宇凡叉着腰不说话,气得不想说话,可是明明那些话都排着队堵在喉咙了:你为什么把我给你整理的笔记借给别人看?你是什么意思?没关系了就使着劲让我不爽和难堪么?那是我给你的,我专门、特地为你整理的。

    庄宇凡从小就分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什么是我的,什么是王敬尘的,什么是我给王敬尘的,什么是王敬尘给我的和什么是王敬尘跟我两个人的。

    从来没有过“我给王敬尘的东西别人还能用”的先例。

    他生气,还有委屈。委屈,一方面是觉得自己剃头挑子一头热地犯贱了,另一方面,他不愿意承认,王敬尘再也没把他当回事后,他心里很难过。看对方每天照样很快乐,他更难过了。

    自己什么也不是啊。

    王敬尘笑够了却还蹲着,只抬起头看庄宇凡,两道视线熟悉又和平时不同,是经历大悲大喜之后仓促的决然。他说:“你知不知道东西给别人了就是别人的道理?”更何况,还是你自己要给我的。

    庄宇凡抿着嘴看他,这样一看,小时候那个倔强又自负的小孩跟现在这个少年微妙地重合了。五官长开了,眼角微微上扬,明明有一双含着情的桃花眼和齐整的眉却偏偏要用来横眉冷对周遭的人。

    王敬尘摇头失笑:“你也该长大一点了——”他说完停顿了下,按着膝盖站起来,靠在走廊护栏上看楼下操场,他当然知道庄宇凡找他是为了什么,虽然他对他的了解时灵时不灵。王敬尘幽幽地说:“你要是不乐意我让别人看了,我收回还给你;要是乐意就闭嘴。没其他吩咐我走了。”说着就抬步要走。

    庄宇凡伶牙俐齿多年,今天居然一个字都没说,让王敬尘说完了!

    他下意识喊道:“你站住!”

    王敬尘在前面三米停下来却没有转头。

    庄宇凡看他瘦瘦薄薄的身影在斜射进来的大片阳光里显得越发的单薄,形单影只。他咬咬牙,摇摇欲坠的高傲战胜了最后的留念:“你,走吧。”

    王敬尘果然一秒也没犹疑,迈开步子潇洒就走。

    高三年级的走廊不免有解放的学长们撕书时留下的碎纸屑,尽管清洁工来做过卫生,但还是遗漏了不少。因此风一带,那些碎纸屑轻飘飘地在空中转悠,悠悠然又懒洋洋,铺了王敬尘走过的那几米走廊。

    哗啦——一切就像一朵纸折的花,被时间的风雨一摧残,被少年不成熟不相让妥协的心性一折腾,这花就败了,破了。

    当面对试卷就跟吃饭一样习以为常之后,这群考生被赶鸭子似的送进了中考考场。三年笑闹几天结束。当时一群人兴致勃勃地策划要去哪里聚会、烧烤、露营等等的活动,到了这一天谁也没提。一来是觑着他们集体的灵魂人物王敬尘的风向,老大不提,其他人也不吱声;二来是因为王敬尘他们情绪明显不高。田蕊作为代表,在王敬尘收拾书包的时候过来问,大家说想去聚一聚。

    因为有缘的,在同一个学校继续当同学甚至同窗,还有三年的时光,共同见证彼此在另一个关键阶段的各个面貌;没缘的就此擦肩,以后再见恐怕就是低头一笑,或者这个人似曾相识了。

    学校时期的友谊尤其珍贵;或者说,学生时期的任何一种情感都是珍贵的,它们独特、陌生,特立独行地贯穿你的成长,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