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风波中过完了年节, 沈铮又带着大批人马走了,但是临出发的时候,才被姚远扬告知这次出征他是副帅。
沈铮问主帅是谁。
得到的答案是三皇子, 而且还是他主动请缨的。
对于这个很久以前就散了伙的上头,对于他和沈娇暗中的来往,他并不是一无所知的, 此刻得知之后的几个月都将与他性命相交,他心内就有点复杂。
沈铮不明白皇上为何会答应三皇子的,三皇子一直是不受皇上喜欢和看好的。
但是皇命不可违, 沈铮只能期盼人生中最后一次的出征不要出什么意外了。
…………
大军到了边城,往前推进了数十里,在一片空地上安营的时候, 一切都平静的不能再平静了,三皇子待沈铮也一如普通的上下级。
而最让沈铮为难却的是,他不知如何面对俞小山, 该怎么告诉他妹妹和母亲的死, 他坐在火堆旁想。
“想什么呢?怎么还不去吃晚饭?”
俞小山打断了沈铮的思虑,往他怀里丢了两个烤地瓜:“呐,给你留的。”
说完,俞小山也在火堆边坐下了。沈铮从衣服上扒拉出两个烤地瓜, 突然觉得手上的温柔地瓜烫手的很。
他无话找话说:“以后你打算干什么?”
原本俞小山留在京城、进入军营都是为了沈嫒。现在, 他想了想道:“这仗打完以后,我就带着我娘和妹妹回扬城去吧。”
听出他话中些许的向往之意,沈铮忍不住了:“你娘和妹妹都……都死了。”沈铮接着将发生在沈府的事都告诉了俞小山, 他说的尽量公正客观。
他说完后,却见俞小山低着头、纹丝不动。
沈铮以为他没听清楚,正考虑要不要再说一遍时。俞小山猛地站起,双眼猩红的看着沈铮,此刻的他就像一头被激怒的小兽:“你们就不能等我回去再处置她们?只差一点,等我回去了,我就可以把她们带回家,就不会再妨碍你们了,你们就那么迫不及待要弄死她们吗?现在两条人命没了,我们俞家只剩我一个人了,你们让我以后怎么活,啊?”
这个‘你们’自然还包括沈嫒了,沈铮知道俞小山一直是个明事理的人,这次是因为两个亲人都死了,他才会这样偏激的。沈铮想,过段时间,俞小山冷静下来想清楚就好了。
未料到接下来,俞小山和三皇子走的特别近,俨然就成了他的人。三皇子此行明显不安好心思,沈铮不知道该怎么劝和他闹僵了的俞小山。
沈铮本以为三个各怀心思的人会将这场战打得一塌糊涂的,但是,在大帐内,只要是沈铮说的在理的,俞小山都会赞同,而坐在上位的三皇子也不会反对,一切出人意料的顺利。
他们在第一日就拿下了最近的一座小城,可以说是毫不费力了。他们在城里稍作休整后就向第二座城进发了。
这一次的决策中,三皇子却再没有征求沈铮的意见了,都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几乎是独断专行了,俞小山也一改之前的态度,转而支持起了三皇子。
沈铮看三皇子大的方向和自己并没有大的出入,为了齐心,也就没有在一些小细节上反对了。所幸,第二座城也顺利的拿下了。
…………
到后一座城的时候,大军驻扎在交界处,听着他们在扯了一通大话后,竟打算在此拖拉两个月之久,沈铮强硬的发话了,提议一鼓作气的拿下。
他道,这座城不同于之前两个,地界有着不少的荒漠,气候干燥,战士们容易水土不服生病的。
三皇子当时没有说话表态,最后在沈铮威胁到战后要向皇上禀告他的不作为时,他才勉强同意了,但脸色难看至极。
在战前沈铮点兵,看着队伍排的很技巧,不是对军营了如指掌的话,根本看不出少了一些人。当时,他就发脾气了,指着空着的缺,问俞小山:“怎么回事?”
在大是大非面前,俞小山还是拎得很清的,他没有隐瞒的说明了原因。
原来三皇子之前驻足不前,是因为他在附近发现了一座大的金矿。要是拿下了这座城,金矿到时就得充公了,所以赶在还没有拿下之前,他带着一部分人连夜挖去了。本以为少了一点人,不会被沈铮发现的,却没想到沈铮眼睛这么毒,一扫队伍就知道少人了。
没想到三皇子会突然犯浑临阵误事,沈铮气的在全军面前大骂:“他娘的!”
但是大军为重,已经定好了出征日子,便没有临阵退缩的理由,沈铮只能期望待会不要因为少了那么点人就吃了大亏。
可偏偏就是这么巧,在之后的交战中,分营往往是多哪怕二十个人,就能顺利的拿下一个阵地,但就因为每营少了那么二十来人,这场战打的异常艰难。加之受阵前那事的影响,军心多少有点不稳,最后全军败退,多损失了至少三千人,沈铮真是气的杀人的心都有了。
在营帐内,军医还在给沈铮绑着手臂上箭伤的绷带,他已经直接吼道:“叫刘俨把人给我带回来,告诉他,他要是不听,我就直接去绑人,不,杀人了。”
俞小山带着沈铮的话去找刘俨了,此时的刘俨得知了自己害得大军损失了那么多人后,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带着大队人马就急急的赶回了。
在沈铮要杀了他镇军心的愤怒目光中,刘俨再不敢胡作非为了。之后,全军的头一把交椅就是沈铮坐了,但就是这样了,刘俨还怕沈铮到时回京会把这件事告诉皇帝。
到了最后一座城时,大军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