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郡主!等等我呀!”
“哎,郡主!您慢点走啊!”
谢依琳在前面大步流星地走着,如意在后面抱了个元青花玉壶春瓶,上面绘着“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图案,谢依琳猛的回过头来,如意被吓了一跳,差点将那玉壶春瓶脱手,谢依琳赶紧扶了过来,面色略带严肃地道:“如意!这瓶你可千万不能打碎了,这可是元青花!”
“郡主,这元青花有何稀奇?燕王府是旧元皇宫,元青花到处都是啊!”如意紧紧地抱了抱一下手中的玉壶春瓶,甚是不解。她生怕一不小心把瓶掉在地上,惹的郡主不高兴。郡主自从害了失魂症之后,行为举止都甚是奇怪,说话也奇奇怪怪的,不过这会已经十天了,如意已经习惯了。
“哎,不说了不说了,说了你也不懂。” 谢依琳用袖口擦了擦那玉壶春瓶,嘟囔道:“这苏麻离青的颜色就是好看!”说罢又大步向后殿走去,其实这会她心里正打着如意小算盘,这元青花本就不多见,又是苏麻离青画的萧何月下追韩信,这要是带回二十一世纪去,就在北京和伦敦各买几套房!做包租婆,自己就再也不用忍受那些996的工作和无休止的加班了!
可惜啊可惜,这只是谢依琳的痴心妄想,二十一世纪的那个她,估计连尸身都没有了。
谢依琳隐约记得她是在伦敦飞北京的飞机上,机上广播好像在说,飞机遇到气流颠簸,请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然后飞机就开始剧烈的颠簸,她猛然好像听到了什么东西断裂的声音,飞机颠簸的她头脑发晕,再后来……好像氧气罩自动弹出,机上的乘客都慌忙中戴上了氧气罩,再后来怎么了,她就记不清楚了,莫非,是遇到空难了?
十天前
谢依琳觉得头昏脑涨,微微张开眼睛,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位雍容华贵的丽装女子,那女子说,是她姐姐,然后告诉她这里是北平燕王府,大明洪武二十三年。
谢依琳差点吓掉下巴,什么!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
那自称她姐姐的丽装女子就是燕王妃徐仪华,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女儿,未来永乐大帝的皇后,而她呢,则是燕王妃的四妹妹,那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徐妙锦。为何?自己穿越了还穿越到一个“虚构”的人物身上?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她却活生生的活在这现实里!作为一个吃了这么多年洋墨水的人,信奉的是科学,穿越时空这种事,谢依琳表示不信!
徐仪华握着她的手,眼里尽是晶莹闪烁的泪,她柔声安慰道:“好妹妹别怕,那日你和曾经在中山王府教书的余先生一家人一起从京城来北平,那余先生刚升了官,陛下擢他来燕王府做伴读,得知你快到北平地界,我让三保带人去接你,谁知路上竟遇上盗匪,在厮杀中惊了马,那马儿不听使唤居然狂奔了起来,三保拼了命的追上马车,结果一路颠簸中你从马车上摔了下来,头磕到了一块石头上,当即就昏迷不醒了,他们把你带回府中,你仍昏迷了好些天,你姐夫奉命出征在外,我一个人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得日日在佛祖面前祈福,幸而王大夫医术高明,妙手回春!”
什么?不是空难吗?怎么又变成摔下马车。谢依琳睁大了眼睛,表示不可思议,但是又不敢说话,她怕露馅,因为这里的人说话口音都有那么一丢丢奇怪,但是跟二十一世纪的普通话差距又不是特别大,明初好像说的是凤阳官话,谢依琳努力回忆着。
这时候,她们口中的那个王大夫便来了,他细细给谢依琳诊了脉,又问了谢依琳这疼不疼,那痛不痛,谢依琳都只是点头,或者摇头。王大夫随即拿了笔和纸,去桌上写了几副药方子给那如意丫头,嘱咐她每天服药的时辰和次数,又转过头对徐仪华说:“王妃请放心,郡主已无大碍,只是这失魂症,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好的,能不能想起以前的事,就要看郡主的造化了。”
徐仪华有些激动地道:“小妹能醒来我已很高兴,这次真是要多谢王大夫了!”
那王大夫拱手施礼道:“王妃您客气了,这都是老夫分内之事。”
徐仪华随即转向如意道:“如意,还不送送王大夫!”
如意诺声答应,那王大夫又拱手施礼道:“郡主的药一定要按时服,老夫就先告辞了!” 旋即便出去了。
谢依琳全程无语,她现在处于一个懵逼的状态,她还没有想明白为什么空难就一下子把她送到了大明朝。
在来到明朝的这十天里,燕王妃徐仪华可是对自己这个妹妹关爱的事无巨细无微不至,搞的谢依琳平白无故得来一个姐姐,怪不好意思的,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尤其是像谢依琳这样的九零后,那可都是计划生育之下的产物,没有兄弟姐妹的,谢依琳也是第一次体会到这姐妹情谊,所以也是格外的珍惜。她渐渐学着这边人说话的口音开始慢慢开口讲话,没想到还挺朗朗上口的吗,一学就会了,只不过的丫鬟还是会在背后暗地里笑话她讲话奇怪,哎……谢依琳表示,慢慢适应吧!
由于谢依琳大病初愈,燕王妃自然是不会让她到处乱跑,她就在这王府里转悠转悠,没事也向如意打听这个世界的情况,这一年是洪武二十三年,如今被谢依琳附身的徐妙锦,父亲在她六岁的时候就病逝了,嫡母谢氏也已经过世,家中大哥徐辉祖袭魏国公爵,三哥徐膺绪袭指挥史,四哥徐增寿在五军都督府任职,长姐仪华为燕王妃,二姐妙清三姐妙月还待字闺中。这些其实如意不说,作为一个熟读史书的历史研究学者来说,谢依琳好歹也是博士,知道徐达家这人口组成关系,二姐将来是代王妃,三姐将来是安王妃,那山西大同的代王府,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