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他心中有白月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1章 生如夏花(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按照安城一高的传统, 高考之后, 高考成绩出来之前, 学校会举行一场毕业晚会,欢送高三。

    刚刚高考完从地狱中解脱,无论自我感觉是好是坏,反正离成绩出来还早,该欢乐时就要抓紧时间欢乐。

    作为这场晚会的主角,除了部分人报名表演节目,大多数高三学生都是作为台下的观众出席。

    所以毕业晚会的主力还是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演出以外,学校还要求高一高二每个班至少出一个节目, 以凑齐一场盛会, 带给学长学姐们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给予他们最好的祝福。

    不同于高三的解放, 也不同于高一的轻松, 高二的学生在高考结束那天, 就由准高三变成了真正的高三, 高考倒计时的牌子已经挂到了班级里面。

    心中开始绷紧一根弦,明明还有365天, 却觉得已经没有时间。

    课程已经学完,剩下的只有一轮又一轮的复习,与无休止的做题和做题。

    试卷,试卷,试卷, 除了试卷还是试卷,做完了这张还有下张,做完了数学还有物理……

    不管学得好不好,成绩怎么样,谁都会有厌倦的时候。

    出国计划已定,没有高考的压力,周林叙也不想再呆在气氛压抑的班级,淹没在成山的试卷和如海的试题里。

    毕业晚会的排练不用上课,于是周林叙就去报名做了主持人,以排练为由光明正大地躲清闲。

    去年高一的时候徐冉还在,是班上的文艺委员,带着班上的十几个女生表演了街舞。

    高一比较轻松,班主任也没管,随她们在课余时间排练,就当是为21班露脸了。

    谁说实验班学生都是死学习的,我们要成绩有成绩,要才艺有才艺。

    但是高二的这个时候学习这么紧张,班主任就不乐意了,排练也太浪费时间了,于是班主任在班里明确表示不许同学们报名参加演出。

    班主任也是多心,实验班的学生们大多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学习的时间都不够,哪里还有空闲去排练去表演?

    但是学校有要求,隔壁两个实验班已经出了节目,21班也不能例外不是。

    学生会文娱部的部长来21班询问的时候,全班都不约而同地默不作声。

    周林叙要出国的事情班主任有听到风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随周林叙去了。

    这样一来,班主任就想着让周林叙这个主持人充数,主持也算一个节目。

    谁想到班主任刚准备开口,班里就响起了一个“我报名”的声音,还是最不可能报名的那一个。

    全班的人都惊掉了下巴,诧异地看向最后一排,许冉居然报名参加了毕业晚会,表演唱歌。

    惊讶有三:一是惊讶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居然敢不听班主任的话!二是惊讶最爱学习的许冉居然主动报名参加晚会表演!二是从来没唱过歌的许冉竟然要表演唱歌!

    惊讶之后,就是好奇。可惜全班都无缘得见许冉唱歌的样子,排练的时候班里都在上课,毕业晚会那天更惨,全校都出席了毕业晚会,就只有高二的三个实验班被强制性要求在班里上晚自习。

    对于毕业晚会,不表演是一回事,不看又是另一回事,本以为终于有一个晚上可以好好放松一下,等了这么久临到头却被告知不许参加,几个实验班的人顿时牢骚满腹,抱怨频出。

    有些事情习惯就好,等到后来国庆黄金周别人七天假实验班三天假的时候,等到元旦晚上别的班都在举办元旦晚会实验班照常晚自习的时候,等到高考前别人放假两天实验班补课的时候……全都有了一颗平常心。

    但是当时的新高三们不知道,一时间羡慕周林叙和许冉的声音层出不穷,班上只有他们两个可以去看晚会。

    可周林叙虽然是主持人,也直到毕业晚会当天才听到许冉的歌声。

    那一次晚会,徐冉是替她所在的文科班出节目,表演的是钢琴演奏。

    学校肯定不会给你置办钢琴,徐冉的钢琴是从家里搬来的。

    徐冉排练结束后,周林叙要和在场的几个男生帮忙把徐冉的钢琴抬出去。

    体育馆的隔音很好,等周林叙再次回到排练的场地时,许冉早已经排练完了。

    周林叙只从节目单上看到过,知道许冉唱的是一首朴树的歌——《生如夏花》 。

    许冉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喜欢李清照的词,喜欢张爱玲的书,喜欢泰戈尔的诗……她有一个摘抄本,里面记录着很多美丽的词句。

    为了喜欢的人,去看她喜欢的东西。

    不可否认,李清照和张爱玲写得东西的确很好,但是周林叙作为一个男生欣赏不来。所以,周林叙去买了泰戈尔的诗集。

    泰戈尔的 《飞鸟集》 中,第82首诗有写道:“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h like autumn leaves.”

    有很多人翻译过这句话,其中郑振铎翻译的版本最美——"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那首诗泰戈尔写得很有意境,郑振铎翻译地也很美。

    相比之下,周林叙更喜欢泰戈尔的原版诗句,每当读起的时候,似乎跨过了几个世纪,与那时候的泰戈尔相遇,和他谈一场人生,聊一聊生命的意趣。

    当时的英语老师有规定,英语课上迟到的人下节课要唱歌。周林叙不想唱歌,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