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穷山恶水多刁民,而在僻静的山路上,大户人家的马车被劫匪挟持的事情,即使在太平盛世,也并不罕见。
即使是再富丽堂皇的马车,变成碎片散落在地上的时候,也没有人能看出它原本的美丽了。
烟火的气味还未散去,和挥之不去的血腥味夹杂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更加恶心的味道。
三日月便是在这种气味的包围之下醒来的。
他睁开眼睛,便看到了这么一个堪比阿鼻地狱的惨烈现场。
时年,扬州富户东方一家,在往琴川访友的途中遭到流匪截杀,全家上下14口,无一幸免。
哦不,还是有一个活口的。
就在三日月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听到了一声□□。
他从死人堆里扒拉出了一个少年。刚被救出来的时候,这个少年不仅动弹不得,而且连话都说不利索。三日月以为他惊吓过度,便从随身带的包裹里找到了青芜曾经塞给他的那些奇怪的瓶瓶罐罐中找了一只叫定魂丹的药喂给了少年。
定魂的意思应该跟安神差不多吧。——by一把东瀛刀的思考回路。
总之,在少年服用了这枚丹药之后,不过一个时辰,便奇迹般的好了。他安静的看着三日月,一双眼瞳漆黑如墨。三日月被那样的眼神看的实在有些悚然,正当他想开口的时候,听到少年开口道,“你是谁?”
“叫我明三便好。”三日月下意识的沿用了这个青芜戏谑般给他起的假名。
“我叫东方珏。”少年温文有礼的说道。“承蒙恩公搭救,感激不尽。”
“好说,”三日月问道,“你可知这里是什么地方?”
“看来先生是外地人?”东方珏讶然的看了三日月一眼,若有所思,“先生有所不知,此处是琴川外围,我本是扬州人士,本是随父母前去琴川处理一件私事,然而不料路上遭遇了此等祸事,”说罢,他轻叹一声,“多谢恩公,若是没有恩公相救,珏只怕早已没命。不知恩公到此所为何事?”
“找人。”三日月宗近简洁明了的说道,他皱了皱眉,“但是我对这里并不了解,一时半刻毫无头绪。”
“琴川邻近淮水,乃消息流通往来之地,”东方珏说道,“恩公可与我一同到琴川,多做打听,或能有所收获。”
“你接下来打算做什么?”三日月不是很急,第一天下之大,想找到一个人谈何容易,第二他认为青芜一定会来找他,所以他也不急。寻找青芜需要从长计议,眼前这个少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缺口。三日月想着,便问少年以后的打算。
“哎,”东方珏想了想,说道,“实不相瞒,珏之所以来到琴川,是因为大伯过世,而族兄失踪,大伯生前与我父关系极好,我父生怕族兄不在时,大伯家产遭人鲸吞,故而才带着珏和娘一路赶来。”
其实他的话很有问题。
本地人的话稍微一细想便能察觉出不对,如果关系好的话,为什么要等到有人抢家产了才去施以援手?而且如果书信往来真正密切,会不知道哪条山路上流匪猖獗?东方珏自己说的时候都已经想到了好几条漏洞,然而三日月却一点都没听出来。
可见真的是个外地人了。东方珏思量了一会,说道,“不知恩公是否有空,可否助珏一臂之力,完成父亲遗愿?”
并没听出什么不妥,又准备借东方珏来找人的三日月自然答应了。
两人便结伴往琴川而去。
另一边,群峰环绕,层峦叠嶂,在远翠的青山之间,有一座与世无争的小村庄。
一个容貌清秀,眉目之间蕴含着一股灵气的和尚来到了这个村庄,他身上穿着极为普通的袈裟,手里拿着随处可见的佛珠,背着一个灰布行囊,来到了这个村庄。
他发现这个村庄里的人十分和谐,黄发垂髫,其乐融融。
然而这也是最大的疑点。
据他所知,这座村庄本来应该早已被流匪屠戮殆尽,没有一个活口才是。除非有谁在此更改天命,违逆阴阳,否则,此处应该早已荒废。
“大师,大师.....”和尚听到了一声微弱的呼唤,循声望去,在不远处的树荫底下,有一个骨瘦如柴的妇人带着一个小孩躲在树荫之中朝他招手。
“哈,这倒有趣了。”和尚自言自语道,他朝那两人走了过去,问道,“施主,请问找贫僧何事呢?”
“不瞒大师,奴家本是这村里之人,”妇人苍白着一张脸说道,“之前来流匪时,奴家正好带着女儿外出探亲,回来之时这里便已经毁了,便是连夫君也.....”
“可是......”和尚看了看村庄和谐的景象,话有犹疑。
“奴家知道这样不足以取信,”妇人连忙说道,“奴家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而且无论奴家如何与他们交流,他们也不会回应奴家半分,但是一到晚上......”她似是想到了什么可怕的景象,惊惧万分的打了个哆嗦。“奴家死没关系,还请大师替奴家照顾这个孩子。”
“且慢。”和尚止住了妇人的话语,说道,“且住,稍等,这位施主,贫僧还在云里雾里,这村庄到底发生了何事,需要你做到如此地步?”
“这....”妇人沉默了一下,咬了咬牙,对和尚说道,“大师有所不知,他们这些人....都是鬼。”
“都是鬼......”和尚看了一眼村庄情况,思索片刻,说道,“施主想要贫僧如何做呢?”
“之前奴家便试过,无论奴家如何走,都走不出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