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贵女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八章智斗恶奴(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她原以为,顶多也就扣扣俸禄,禁足个半月余,即便是老夫人来了也是这么个罚法。云妨竟然还敢打她的板子?!李嬷嬷觉得要么就是她听错了,要么就是云妨疯了。

    可惜的是,云妨非但不是疯了,很快就招来了两个护卫将嬷嬷给抬走了。

    直到躺在那冷硬的上,李嬷嬷才如梦初醒,她这是在姜府,在承欢阁,在云妨的盘上!任她是什么身份,哪怕是太后身边的奴才,到了承欢阁也得听姜云妨的话,任打任罚还不是姜云妨说了算!

    李嬷嬷也算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栽在了不按常理出牌的云妨手上,不冤!

    承欢阁的闹剧总算搞了一段落,也因得此时,云妨一罚成名。惹得二房三房都不敢对她轻易出手了。

    老夫人和王氏托人来问,云妨只说了一句话,“生为姜家魂,死凝姜家魂,宁与姜家荣辱共存。”便让老夫人跟王氏打消了顾虑,明白云妨并非一时之气才做此决定,也因得她们深思了一番,这些年一味忍让究竟是不是正确。

    倒是云妨自己却不以为然,李嬷嬷被拖走后,阿银一个劲儿的在旁夸云妨如何如何的威武。云妨只是淡淡的扫了她一眼,忽的问道,“库房里分明还有几个貂裘软塌,你为何不拿来,却还谎称没有?”

    阿银心中一颤,不知为何,小姐明明语气很平静,但她却能从中感受到压迫的感受。忙不迭跪了下去,高声道,“奴婢知错了,请小姐饶命,奴婢……奴婢只是看不惯那李嬷嬷欺负小姐,所以才想……”

    “哦?真的是这样,那我岂不是赏你了?”云妨淡淡道,眸中却染着一丝讽意。好一个为我着想啊!心中却是无尽的讽刺。

    要她还是原来那个天真烂漫的姜云妨,怕是早就高兴的抱着这奴才笑道,‘阿银你对我真忠心’了吧!

    阿银脸上露出一丝狂喜,强压着喜悦道,“能为小姐分忧是奴婢的自责。”心里却在想,若是小姐能将上次那支碧玺簪子赐给她就好了!以后她在别院的丫鬟面前,也能抬起头来了。

    “大胆奴才!”云妨重重拍了下桌子,怒喝道。

    “小姐饶命,小姐饶命……”阿银被云妨这一下给弄懵了,不是刚才还要赏她的吗?怎么一会儿又变样了?!但还是本能的跪下去求饶。

    “你可知道,李嬷嬷是老夫人身边的人,更是太后身边的人!姜府贵为四大家族之首,我又身为姜府的嫡长女,岂会连个貂裘软塌都拿不出来!

    旁的人见了,只会以为是我故意不肯拿出来,这是摆明了跟老夫人过不去,跟太后过不去!此罪若是担待下来,你可付的起责!便是把你给卖了,也不足弥补!你说说,你可知罪!”

    云妨的声音不轻也不重,每个字都是缓缓出口,却每一个都重重砸在阿银心头。

    阿银这才明白,真的是大祸临头了,头重重的磕在地上,每一下都是一声闷响,“小姐奴婢知错了,救救奴婢吧,奴婢知错了……”

    阿桔进来时,看到的便是磕的满头是血,晕倒在地的阿银,和脸上神色晦明不清的云妨。眼珠子转了转,心里却叹了口气,什么也不问,先给行了个礼,才道,“小姐,李嬷嬷已差人送回去了。”

    云妨瞧了瞧阿桔浑身安然无恙,便挥了挥手,脸色有些疲惫道,“扣她半年俸禄,让她好好休养一段时间再来吧。明日去书院,就你和阿岚跟着吧。”

    “哎,奴婢省得了。”阿桔让人把阿银抬了下去又命人打扫了一番屋子,这才退下。

    阿桔前脚刚走,院子里又来了个人,是王嬷嬷。王氏身边的心腹,说王氏想她了,让她去王氏的院子里坐坐。

    母亲方才见过她,怎会又想她了。云妨自知这是王氏找她过去的借口,晓得少不了这一趟了,却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只得点头应下,告诉嬷嬷换了身衣裳再去。

    云妨来不及传唤阿桔陪同,便随便换了身锦裳,跟着王嬷嬷去了。

    到了王氏的院子,自是又一番盘问,云妨虽是烦躁但还是耐着性子说出了前因后果。

    “如此说来,那奴才倒是被人当了炮灰使了?”王氏一听便道了问题的关键。

    “女儿也是如此想的,只是不知,究竟是二房撮使的,还是三房。”云妨说道。

    “我瞧着,十有八九又是二房的孙氏!”王氏笃定到,雍容的眉眼间露出一丝讽刺。

    云妨猜的亦是如此,三房在姜府向来没什么说话的权利。而林氏虽然疼爱姜云芯,常为她谋算,却奈何体弱多病成不了大器。

    整个姜府,要说王氏最大的威胁,还要数二房。二房的姜珉素与父亲合不来,面上好像十分敬重父亲的样子,实际上背地里一直对父亲不服气。还暗中诋毁父亲,多次加害于大房。

    这也是上一世,姜家即将落寞的时候,她从白瑾妍的口中得知。那时候姜云柔也是白瑾妍的情敌之一,自然是把姜家二房的底细摸得一清二楚,也省了云妨许多的事儿。

    二房的姜珉一直给子女和孙氏灌输,大房不如二房,原本姜家的荣耀都应该是而方所得诸如此类的思想。才惹的二房的孙氏,以及姜云柔一直都跟大房不对盘。

    再加上孙氏原本的娘家来头就不小,家里头也曾出过妃子,而恰好那妃子又跟太后的关系不错。后来那妃子病死,太后因此心生同情对孙家也是诸多照顾。

    不然,就凭着孙氏一个尚书家世还是个庶女,又岂能在姜家站稳脚跟呢?!即便所有的苗头都在指向二房的孙氏。可即便如此,大房没有证据,也不能耐她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