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太子是个假断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一章皇太子印(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傍晚,武帝带着侍卫来到御医院。他将萧奎屋内的桑源和罗修远清出,派侍卫守在门外。

    云一在武帝的示意下解开萧奎的衣襟,拿出脖子上挂的方形翠玉,他轻轻地将翠玉解下,递给武帝。

    武帝一直没有说话,他接过翠玉仔细看了下上面那个熟悉的图案,几株翠竹下,一只仙鹤在引颈高歌。

    武帝在仙鹤头和第三片叶子上各点了三下,翠玉底部下旋,武帝将它掰开翻上去,再看底面,正好是个印章。

    云一从怀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色印泥和一张白纸放到床边的圆木桌上。武帝轻轻地沾了点印泥,再往白纸上一摁:

    “皇太子印”四个篆字清晰的显露在纸上。

    尽管有了心里准备,但看到这四个字,武帝还是禁不住悲喜交加。二十六前的那场大火烧死了元后和太子,太子印随之也消失不见。没想到它会出现在萧奎的脖子上,而且萧奎的年岁与太子一样,且与元后有七八分相似,这不得不让他多想,难道萧奎就是本应被大火烧死的太子?

    武帝依然沉默不语,他目光复杂地直视萧奎,点头示意云一,“取血”。

    趁着萧奎昏迷,云一拿出准备好的白色小瓷瓶,在萧奎左手上刺了个小口子,让血流到瓷瓶里,随后将木塞拧上,再给萧奎左手涂了些伤药。

    见云一做完这些,武帝扭头就往外走,现在,他急切地想知道验血结果。

    御书房内,三个头发花白的御医肯定地对武帝说,这两个瓷瓶里的血是父子关系。武帝愣神,捏着自己的左手食指,久久没有说话。

    他挥了挥手,几个御医退下。武帝疲惫地坐在龙椅上,对云一沉声说:“查!”

    随后,武帝靠在椅背上,闭目回想起了过去。

    三十三年前,武帝还是位皇子,正值青春年少,那时的阳光都是灿烂的。

    在一次春日游园会上,他于斑驳的光影之中,一眼相中了一位机敏美貌的女子。她叫萧道韫,是文坛领袖萧思培的女儿。

    据外人相传她的聪慧不下其父,而且相貌出众,在当时追求者甚众。

    一见之下,武帝对萧道韫思之如狂,但萧道韫却对自己的示好不理不睬。当得知萧道韫的父亲萧清嵇已经定下梁文正做自己的女婿,武帝利用父皇对自己的宠爱,强取萧道韫作为自己的皇妃。

    婚后,夫妻二人虽然举案齐眉,但总是少了些温情,萧道韫时不时地还在智商上对武帝进行碾压,这让武帝略感失落。萧道韫的父亲萧清嵇作为朝中清流之首,遵循礼法,对武帝总是不能尽心相扶,有幕僚指出武帝做了个亏本买卖。

    夺嫡的时候,为了保险,武帝听从了幕僚的建议,迎娶了吏部尚书的女儿,也就是当时曾相的妹妹曾月茹为侧妃,并与她生了大皇子祁连。此后,萧道韫便开始对武帝日渐冷淡,见了面也只是礼节性行礼。

    登基后,武帝封萧道韫为皇后,日日留宿她的寝宫,但依然无法温暖她的心,直到他们的儿子祁奎出生后,两人的关系才稍微好了一些。

    后来,宫里不断的进新人,武帝的注意力渐渐被丽妃吸引。丽妃长相柔媚,温婉可人,对武帝言听计从,而且长袖善舞,歌喉婉转,这让武帝逐渐沉迷,不久丽妃也怀孕并生了个小皇子。

    尽管武帝对丽妃无比宠爱,但回过头,望着不远处的坤宁宫,武帝还是期望他的皇后萧道韫能对他露个笑脸。知道丽妃专宠对皇后不利,武帝特意在皇后的儿子祁奎两周岁时,立祁奎为太子,用以维护皇后在后宫的绝对权威。他亲自设计并找师傅制作了一个精细的太子印章,想等祁奎长大时用。

    可世事难料。不久,在一次例行把脉发现后,武帝最信任的蒋御医突然发现武帝被喂了绝子药,日后子嗣艰难。武帝震怒,查遍整个皇宫。

    初始,有武帝寝宫内有多个宫人被抓,被抓的宫人中有人指出可能是皇后下的药,晕了头的武帝不听任何解释就将皇后和两岁的太子打入冷宫待查。调查进行到一半,冷宫着火,皇后和太子被烧成焦骨,家丑外扬。

    武帝调大理寺、刑部各破案高手入宫协查此案。

    最后真相大白,原来是武帝最宠爱的丽妃在产下一子后,不知从哪里得来的胆子,竟然偷偷地给武帝喂了绝子药,她想凭着武帝的宠信将她的皇子推向皇位!诬陷皇后的是她曾经的宫人,冷宫的火也是她派人放的,这事隐隐跟曾妃也有些关系,但由于丽妃在事情败露后就已经自尽,证据不足,调查中断。

    知道真相后的武帝痛心、后悔不已。他不敢去看皇后和太子的遗骸,据说烧得只剩下一些焦黑的碎骨。他命人收集有关皇后和太子的一切物事,将它们封存在坤宁宫,以作怀念,只是太子印章始终没有找到。有时他也会想,那么聪明的皇后怎么能被烧死呢,没准她没有被烧死,而是躲起来了?

    至今武帝还记得当时押皇后进冷宫的情景:皇后挣脱准备押她的侍卫,怒视武帝,抱着太子一字一字地说:“我只说一遍,我没做这事!”说完,昂着头,决绝地走向冷宫。或许,当时她就已经想好了退路。

    真相暴露后,丽妃满门抄斩,一年后她生的皇子也夭折了,武帝膝下就只剩下祁连一个皇子。因为曾妃隐隐与此事也有些关联,但证据不足,所以武帝喂曾家每人一粒绝子丸。这也是曾相家至今无子的原因。曾相对此心知肚明。这或许也是曾相搞刺杀的原因之一?

    武帝睁眼,揉了揉发疼的额角。等待他要处理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左贤王跟刺杀到底有没有关系?曾相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