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经的捉妖指南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章 泾川刀(3)(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掌管瘟煞与刑法的神。每当春季,女国主便会带上狰狞的虎头面具,与类似于豹尾的装饰物,双手各持一柄翠玉长刀,在神像前祈求百姓平安、国运昌隆。

    女国主所持长刀,一把名为“天之厉”代表瘟疫与灾难,另一把名为“五残”象征杀戮与刑罚。

    这两把刀自西王母国建立之初便已存在,被百姓视若神明,供奉在庙中,只有祭祀时才会使用。

    后来,西王母国亡。异族人攻破王都的那日,最后一任西王母怀抱天之厉,从破败城墙上跳下,殉国而死。

    她临死之前,说:“我不信供奉了千百年的神女会抛下她的子民,今我以血为祭,若神刀有灵,我希望这些屠戮我臣民的异族人,不死于战乱,而是以痛苦的方式死于瘟疫。”

    女国主的血溅满了翠色刀身,将它染成了绯红的胭脂色。不久,她的愿望灵验,那些善于征战的异族人全部因瘟疫暴亡,死状凄惨。

    人们因此称天之厉为妖魔,并将其打断,镇封在泾川之下。此后过去千载,唐朝时,一路来自西域的马队在去往长安的路上途径泾川,无意间挖出了天之厉。

    那些商人将断刀合在一起,打算买个好价钱。期间几经流转,被一名富商当成古董带到了邺城。

    洞壁上的故事,自此结束。

    其实后续也不难想,结合邺城中胭脂刀的传言,这把刀曾经帮几个人实现过愿望。不知何缘故又被抛弃,最终到了晏家姑娘的手里。

    沈泊如猜测,洞中文字应该是封印胭脂刀的人所留,以此告诫闯入者,不要将这把妖刀放出。他觉得有些可惜,那个人费了这么多心思,这把能引起瘟疫的刀,还是被取了出来。

    沈泊如继续向洞的深处行去,不多时,他就来到了最里面,八根婴臂粗铁链从三面石壁上延伸下来。借着微弱火光,他看到铁链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文字样式奇特,笔画圆润,不同于方方正正的中原文字。看样子应该是泾川那边用来镇封妖刀的咒文。

    沈泊如心思一动,想要拓印咒文。奈何手边没有趁手工具,只得咬破手指,抻平长袖,将咒文临摹下来。

    胭脂井外,报春燕抱着双腿,靠着井沿坐着。此时夜色已深,她见沈泊如许久没有回来,不免担心起来。

    报春燕几次想下到胭脂井里,但转念又想到沈泊如临行前的嘱托。眼下情况特殊,万一真有什么妖魔鬼怪靠近,她留在上面,也能帮着挡一挡。

    初春时节,正是乍暖还寒时候,夜风吹来,报春燕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她缩了缩身子,低头往手心哈了口热气。

    “小姑娘。”

    一个清亮的男声,突然传到报春燕的耳朵里。

    她闻言抬起头,忽见身前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白衣秀带。他看上去约莫二十五六的年纪,嘴角微往上扬着。虽是天生一张笑脸,但那眼神锐利,温和笑意下似藏着一把随时可能出鞘的刀。他头发用根碧玉簪松松绾起,有几缕没梳上去,垂在鬓边,看上去有些不修边幅。

    她不知发生了什么,愣愣地瞧着这个莫名其妙出现的青年:“你是哪个?”

    青年上下打量报春燕,眨了眨眼,笑道:“我找沈秋。”

    报春燕听他提到沈泊如,立刻警觉起来,站起身问道:“你找神君做什么?”

    青年思考片刻,笑道:“哎,小姑娘,我找沈秋。你放心,我是好人。我是与他同吃同睡的老相好,他的亲亲相公,来找他再续前缘的。”

    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像好人。

    作者有话要说:

    大椿能活死人的说法,是我编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