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
而宁王府内多出的一些仆人杂役及侍卫却没有人留意。宁王立大功归来不比当初,府里多些仆人侍候也是自然。
回京三日后,胜帝在金銮宝典正式论功行赏。
除各位有功将领皆有不同封赏外,宁王皇甫桀作为主帅被赐了一座新府邸,另有金五千两、银三万两,骏马十匹,仆从三十六人,美婢十二人。同时加封他生母贤妃为皇贵妃,赐珠宝若干。可惜赏赐虽厚,却无实权。
早朝过后胜帝把皇甫桀单独叫到上书房问他可想要封地,皇甫桀心念数转答道:“儿臣不要封地,儿臣宁愿为父皇驻守边疆。去哪里都可以。”
胜帝微笑,突然问道:“听民间传你为龙神之子,你怎么看?”
皇甫桀一怔之下很理所当然地道,“父皇,您是天子,龙神转世,儿臣是您的儿子,自然就成了龙神之子。人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父皇您才有七个儿子,还差了两个呢。”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胜帝表情未变,但往后靠的身体可以看出他的放松。
“朕赐你的面具,是不是覆不上了?”胜帝的口气含了一丝玩笑。
皇甫桀连忙恭谨地回答:“是。”
“你还需要面具吗?”
皇甫桀苦笑,“请父皇再赐儿臣一张,以前在军中还不觉得,这回京城没几天就吓哭了路边好几个小娃儿。”
胜帝闻言哈哈大笑,挥挥手道:“朕会再赐你一张面具。”
皇甫桀躬身谢恩,心中忿恨没有流露出表面一分。
“你去看看你母亲吧,你们母子也有六年多未见。自听说你灭了月氏还降服了匈奴后她就翘首以盼,这几日她天天来找朕,就是问什么时候能见到你。”
“是。”
胜帝注意到皇甫桀在听到他提贤妃的时候,脸上出现明显的厌恶和排斥。心中不由微笑了下。贤妃对这个丑儿子怎样,他也听了些传闻。过去也许会可惜他们母子不和,如今他却对这点喜闻乐见。
皇甫桀退出上书房。
在廊上等候的张平迎上前去。
“我们去瑞华宫。”皇甫桀没有多言,立刻向前走去。
张平跟在后面,心中有一丝迟疑。
“早晚得去见她,不如趁早。”皇甫桀明明背对着他,却似猜出他心中所想,冷冷道。
张平本想问他皇上单独召见他有何事,看他如此,决定等回去后再问。
一路无话,快到瑞华宫时皇甫桀突然站住脚步。
“张平,你不要忘了自己曾说过的话。”
哈?不待张平反应过来,皇甫桀已经再次迈开脚步。
宫前打扫的太监认出了四皇子,顿时,一向安静的瑞华宫变得热闹起来。
六年未见,贤妃未见老态,一张脸妆点得完美无缺,更显女人成熟之美。
倒是女官红/袖,眉眼间藏了一丝荫翳,近四十的她透出一股寂寞的风情。当她看到高大的皇甫桀出现时,眼中忽地一亮,但很快又掩饰了过去。
“你变了许多,没想到你竟长得如此高大。”贤妃叹息。
皇甫桀跪在贤妃面前,口称孩儿不孝,让母亲挂心了。
“你三天前就回来了,为什么不早点来见本宫?”贤妃似漫不经心地道。
皇甫桀腰杆跪得笔直,淡淡地回道:“儿子也想早点进宫看望母亲,可刚回来府中有许多事要处理,又有好多大臣来拜访……”
“借口!”贤妃厉声怒斥,“你以为你翅膀长硬了就可以不用回来看我了是不是?”
“母亲大人说笑了。儿子和您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不管儿子蹦得多远,最终还是会回到母亲您这里的。”
贤妃看着跪在他面前的儿子,心情复杂。
儿子有出息,做母亲的当然开心。但做儿子的太有主见,甚至要脱离母亲,这就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了。
凭直觉,贤妃也觉得这个儿子已不如当初那么好掌控。
六年,不过六年,她的这个丑子已经成长如斯。当初那个看到她就发抖的窝囊废如今已成了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魔帅。
贤妃放软了脸上的表情,“你能记住这点就行。如果没有我和你外公在你身后帮衬,你以为你能有今天?”
“儿子知道。”皇甫桀平静地道。
“今晚你就在这儿用膳,本宫有好些事要好好问你。”
“是。”
张平知道皇甫桀要留在瑞华宫用膳,也没多问,回去传了信。简单找了些东西果腹后,立刻和几名家仆一起赶到皇城外头等待。
宫门中有人走出,看衣着,应是二品的官阶。看年龄却不大,大约二十过半,身材修长儒雅文秀。
“韦大人。”有认识的人上前见礼。对于这位太子面前的红人、韦相的儿子、当朝驸马,巴结的人自然不会少。
张平隐进马车阴影处。
韦问心不问对方身份高低一一回礼。
张平注意到这位韦大人脸上虽然带着笑容,眼中却含着落寞。
听说太子身边出现一名谋士,近年来太子亲那谋士更多,对这位韦大人却有所疏离,不知是真是假?张平好奇心冒起。
对了,杨嬷嬷不是说驸马难做吗?他现在和那位长公主处得如何?还有他那位嫁给太子的心上人呢?
韦问心看到宁王府亮起的灯笼,往这边多看了两眼。张平见他把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对他微微一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