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君临天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5章 嗣子(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俗语有云, 天上不会掉馅饼。

    俗语又有云, 无事献殷勤, 非奸即盗。

    姜渊自幼父母双亡, 被叔叔婶母当成拖油瓶拉扯大, 对这两句话深以为是。

    刨根问底往前追溯,姜渊的祖上很风光,乃是太丨祖皇帝亲封的铁帽子王永安王。

    不过姜渊运气不好,他们家这一支不是姜家的嫡枝, 和现任永安王姜辰也是早就出了五服了。

    虽然是永安王府的旁枝, 可父母尚在的时候, 姜渊过的也算是富家小少爷的日子。但在姜渊四岁那年,他父亲出意外死了,第二年母亲又病故了, 家里的生活就开始急转直下了。

    姜渊遇到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叔叔婶母苛待他, 或许他们有过那样的想法, 但他们并没有那么做。

    比起姜渊精明能干的父亲和持家有道的母亲, 他的叔叔婶母可以说是反义词, 各种意义上的。

    到底是从王府分出来的,而姜家历代的人丁又不算特别兴旺, 因而就是血缘关系再远, 和永安王府也不至于彻底断了关系。

    有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姜家的家业传到姜渊父亲手里时,还算是比较可观的。

    但是姜渊的叔叔太能折腾了,他的婶母又太能花钱了, 不过几年工夫,就把产业败个精光。

    姜渊脑子不笨,无奈父母去得早,叔叔婶母又教得不好,虽然不像两个表弟那么不像话,可要重整家业,他绝对是没有那个本事的。

    由于家里没钱,姜渊到了十八岁还没娶上媳妇,想要和叔叔婶母分开过日子的愿望也迟迟不能实现。

    眼看周围同龄的小伙伴都成亲了当爹了,姜渊有点坐不住了,他再拿不出聘礼,柳家三姑娘就要许给别人了。

    柳家提出的一千两银子的聘礼不算低,可配上柳三姑娘三千两银子的嫁妆,那就非常合理了。

    姜渊肯定是拿不出这笔银子的,因为在他还不懂事的年龄,他的叔叔婶母把他母亲留下的嫁妆都给败光了。

    姜渊不想柳三姑娘嫁给别人,他准备进京找人借钱给他娶媳妇。

    姜渊要找的不是别人,正是永安王姜辰,按辈分算,他应该管姜辰叫伯父。

    到底是很多年没有联系了,这也是姜渊一直想不通的地方,叔叔混得那么惨,为什么不去向永安王府求助,难道是放不下面子,这可不符合叔叔婶母的性格。

    就在姜渊努力攒路费的时候,天上掉了个馅饼下来,直接砸到了他的头上。

    这个馅饼太大了,分量还很重,砸得姜渊头晕眼花,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在姜渊原来的设想里,他是要找永安王卖惨的,毕竟姜家的旁枝不算多,就是关系远点,只要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动姜辰借点银子给他娶媳妇,应该还是有希望的。

    现在可倒好,他什么惨都不用卖了,皇帝下了道旨,把他过继给永安王当儿子了。

    换成其他人,这个时候必然是欣喜若狂的,给永安王当儿子,这可是烧八辈子的高香都不一定求得来的好事。要知道,永安王可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过继给他,子孙后代什么都不愁了。

    偏偏姜渊这个人忧患意识比较重,他本能地感觉到,这未必就是什么好事。

    什么时候需要过继儿子,当然是没有儿子的情况下,但是姜渊记得很清楚,永安王是有儿子的,年纪跟他差不多,名字也跟他有点像,是个又活泼又可爱的小娃娃。

    大家都是一个老祖宗的后人,倘若永安王府的世子出了什么意外,姜渊不可能完全不知情。可要是世子没出事,永安王过继儿子做什么,姜渊满脑子都是问号,挤得脑袋都要爆炸了。

    皇帝做事不需要给人解释,神佑皇帝派人给姜渊传了旨就算完事了。

    至于永安王和安康长公主,人家好端端的嫡长子,再是名正言顺不过了,愣是被皇帝抓住机会给撸掉了世子的位置,心里郁闷还来不及,哪有工夫在意嗣子的人选,爱谁谁,他们无所谓。

    通常来讲,凡是传旨报喜的,接旨的人都有重赏,去姜家传旨那位内侍,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谁知姜家人不走寻常路,人家接了旨就顾着欣喜若狂去了,谁也没想起来打赏这件事。

    轻轻咳嗽了声作为提醒,见姜家人还是没有表示的意思,传旨的内侍冷冷哼了声,让姜渊尽快赶到渝京,就面无表情地转身走了,什么注意事项都没给他提点。

    姜渊默然地点了点头,又看了眼高兴地不知道姓啥的叔叔一家人,满脸愁云密布。

    其实姜渊是想到了打赏这个事的,但是他没银子,整个姜家都没银子,实在是囊中羞涩无能为力。

    更要命的是,向来灵敏的直觉告诉姜渊,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好吃,搞不好就会噎住了。

    好容易说服了想要跟他进京的叔叔婶母和堂弟,听到风声的柳家给姜渊送来了五百两银子的程仪。

    姜渊没有拒绝,道了谢就收下了银子,心情非常地苦涩和复杂。他很清楚,无论此行是否顺利,他要想娶到柳三姑娘都是不可能了,而他根本没有拒绝的资格。

    姜家现在住的黄鱼镇距离渝京七百里,步行要大半个月才能进京,坐马车就只要几日了。

    可就是这短短三五日的行程,姜渊遇到好几拨来找他的人,个个来历成谜神秘兮兮,还见面就要求合作。

    姜渊摸不清楚状况,什么都不敢答应,也不敢回绝,只能模棱两可地应付过去。

    还没进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