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嫡长雍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章 诅咒 (2)(第4/11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了一声,掐一下他软嫩的颊:“舍得走了吗?”

    滕辉月拉住他修长有力的手,道:“舅舅去哪里,我就跟去哪里!”

    *****************************************

    太安十八年元宵佳节,建康帝都内外一片锦绣繁华。自明帝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勤政爱民,元徵国力日盛,国泰民安。这一年又恰逢远在边关的元徵军队对着突厥部刚得了一场胜利,百姓欢腾,城内外更是一片喜气洋洋。

    满城灯火绚灿,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熙熙攘攘。到处是架起的彩棚,挂出各色各样的花灯,悬着的彩纸上写着灯谜,随风飘动,煞是好看。

    滕辉月脸上戴着一具精致的童子面具,被戴着书生面具的明帝牵着手,走在大街上。

    街上的行人也多带着面具,互相瞧不真切容貌。尽管明帝与滕辉月的举止亲密,举足抬手间风华气度较旁人出众,但也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

    滕辉月自出生起开始被保护得密不透风,极少有这种逛街的经验,只觉什么都新奇有趣,一双大大的桃花眼东张西望,目不暇接。路过一处高台,正有人在上面表现杂耍,滕辉月停了脚步,看得目不转睛,惊呼连连。

    其实在宫里有专设的皇家戏班,都是元徵顶级的表演者。戏曲、杂耍等技艺,滕辉月随着郑太后她们不知看了多少。但在宫里看和在民间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宫里看,台上有台上的热闹,台下的贵夫人们却永远是矜持含蓄的。可是在民间看,台上台下一样热闹,大家都无所顾忌,可以随意笑闹,所以滕辉月特别有兴致。

    滕辉月高兴得忘形,连元徵雍主的架子都收起来了,笑着叫着的和小孩子没两样。明帝也纵着他,直接把他抱高,让他坐在他的肩头上。滕辉月倏然腾空,低呼一声,见是明帝抱起他,又安心下来,不过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虽然他的身高才到明帝肩头,但快满十五岁,是个大人了。刚一低头,正好与明帝宠溺温柔的目光对上,滕辉月心里升起暖意,不再顾忌,转头欣赏起高台上的杂耍,和身边密密麻麻的百姓一样,被那惊险精彩的表演引得又惊又笑,用力鼓掌。

    看过杂耍后,滕辉月拉着明帝去猜灯谜。两人都是聪明人,学识不凡,对着灯谜一个猜一个准。主持的人惊叹连连地奉上作为彩头的锦缎金银,被懒得拿走的两人摆摆手拒绝了。

    听说有人在洛河那边放河灯,滕辉月蠢蠢欲动,水润的桃花眼直直地看向明帝。

    明帝顿了顿,道:“必须寸步不离跟着我。”

    “是,舅舅!”滕辉月笑着握紧明帝的手,蹭他的手臂。

    明帝揽住他的肩头,把他密密护在怀里。

    正顾着尽情玩弄的滕辉月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身后几步之外,扮成各式商贩百姓悄悄跟着的人。他们是明帝辖下的暗卫。为了保护明帝与元徵雍主的安危,他们早已做好安排。

    玩乐归玩乐,明帝绝不会轻忽滕辉月的安危。

    洛河边上,身姿曼妙的女子文子三群五队聚在一起,点燃莲花形状的河灯放入河中,一盏一盏的连成一线轻轻飘荡着,明亮好看。

    这是一个传统。在元宵节当日,点燃一盏河灯,向它祈愿,然后放入河中。只在元宵节睁开眼睛的河神便能看到人们许下的愿望,并为他们实现。

    从前滕辉月不信鬼神,但再活一世后,他有了敬畏之心。

    也不管灵不灵,滕辉月要了一盏莲花河灯,在明帝的帮忙下点燃,双手合十,特别认真虔诚默念道:“愿舅舅身体强健,永享安荣。”

    末了,小心翼翼地亲手把河灯放到河中,托着腮怔怔地看着河灯飘远。

    “许了什么愿?”明帝把蹲着发呆的人抱入怀里。

    滕辉月吸了吸明帝身上好闻的气息,笑道:“是个一定会实现的愿。”

    “哦?”明帝隔着面具,在他的额上亲了亲。

    两人旁若无人的亲昵令旁边的女子文子发出轻呼声,明明不好意思看,又忍不住偷偷看,红着脸窃窃私语。

    滕辉月戴着面具,但明帝依然有一种想把他彻底藏起来,不让人看到的冲动。

    明帝牵着滕辉月往别处去。

    洛河的对岸,一个人不经意看到他们的身影,“咦”了一声。

    62

    滕辉月放完河灯,心满意足地任明帝牵着手离开。

    因为对今晚的出行太过期待,滕辉月晚膳用得不多。新鲜兴奋过后,他开始有点饿了。明帝见状,毫不迟疑带着他登上洛河边上的一座酒楼。

    这座叫德馨楼的酒楼布置得十分高雅,一桌一椅甚为考究,无论是掌柜小二还是客人,都一派文质彬彬,即使在元宵节这样的节日里,亦无一喧哗起哄,只低声交谈,轻轻碰杯。

    明帝一来,便有一个笑盈盈的清秀小二带着他们上二楼的雅座。雅座临河,俯视即可把洛河的夜景收入眼底。

    雅座被几道屏风密密围住,外边的人不能看到里面。明帝和滕辉月都摘下了面具,露出真容。

    滕辉月趴在护栏上看着河上随波飘荡的河灯,脸上的笑一直收不住。

    明帝给他点了一些喜欢的吃食,摆摆手示意小二退下。

    清秀的小二把腰深深弯下,若不是人多口杂,他早想跪拜了。德馨楼是明帝在建康的私产之一,也是暗卫营的一个据点。早前有人带着信物前来,叫他们做好迎接的准备,但不可张声。德馨楼的几个主事就有了预感会有大来头的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