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男友那些事儿

报错
关灯
护眼
36.第三十六章(捉)(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我这几天, 都在镇上的招待所住着。白天跑完现场,然后就回招待所关门画图。必要的时候, 会和前男友阿郑进行一些设计方面的沟通, 听听他的意见或者给他些意见。夏总的意思是不管是桥,还是学校, 又或是学校周边她计划未来捐建的其他建筑和道路, 风格必须高度一致。

    这个项目没什么难度, 所以我和阿郑还有其他两个工程师配合地相当默契。阿郑比我大一岁, 结婚也早,孩子都上小学了。大家坐在一起核数据的时候,他抽空还将存在手机上的全家福给我看,脸上写满快乐, 还问我羡慕不羡慕。

    我佯作生气,“郑工,你就拉仇恨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阿郑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 所以在外努力挣钱养家。而我宁愿孤身一人浪迹天涯,活的潇潇洒洒。我们各有各的活法。

    我这么想,阿郑未必,得知我单身, 还相当惊讶。“怎么不找一个?这岁数不小了,你爹妈不催呀?”

    他的论调和我见过的绝大多数人一样, 老生常谈。但我现在不和大多数人辩驳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因为那样很辛苦, 所以就顺着他的话随便说说, “不好找呗,年纪大了,也没什么能耐,性子又倔,还是做单身狗好了。”

    “省省吧,你就和从前一样,根本没变化。这多有优势,”阿郑笑话我,但言语倒是诚恳,说着说着,还陷入了回忆杀,“想当年,多少男生冲冠一怒为苏珊,因你争的头破血流。你倒好,没事儿人一个。”

    “哪有那么夸张?还头破血流呢,——切!”我没好气。

    我觉得阿郑有点夸张了,旁边两位工程师跟听故事一样,跟着起哄。“郑工给我们说说,到底怎么回事儿?”

    阿郑见我不信,还上赶着解释,“苏工,我说这话可不是恭维你。你当年是咱们交大的校花,追你的人能从东门排到西门,哪怕上街对面去转一圈儿,男生也乌泱泱地在后头跟着献殷勤,我没冤枉你吧?”

    “.....咳,好汉不提当年勇。.”

    我有点尴尬。我上学时候,眼光很高,谈了几个我们学校我能看的入眼的男生之后,就给别的高校的男生也给了平等竞争的机会。

    当年上学,是在西城著名的大学区,那一片除了我们西城交大,旁边还有西城师大,西城联合大,交大对面还有西城政法大,和西城医科大。我们学校女生少,所以我毫无争议地做了校花,不过要是上大学城里比划比划,就没阿郑说的那么玄乎了。

    我跟阿郑说,“哈哈你冤枉我,我可算不上大学城的风云人物,不用给我戴高帽子。”

    阿郑说,“那你就是不知道。也是,谁会跟你说这事儿啊。咱们上学哪会儿,学校里都传言斜对面医科大的校草被你看上了,你放话要追到人家的话,从此一心一意。当时我们学校的几个喜欢你的男生愤愤不平,跑去医科大砸场子,两伙人打的那个凶狠,那校草因为这事儿犯了校规,好像给了个警告处分呢。”

    我的表情相当之惊愕,“....有这事儿??我怎么不记得哎。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阿郑说,“却有其事。当时医科大的学生都传,说交大的校花看上他们校草,穷追不舍。后来校草因为你和交大的一帮男生打群架,当时我们班有个男生都参与了,回来鼻青脸肿的,说誓死护卫交大校花,肥水坚决不流外人田,哈哈哈。医科大那校草背了处分之后,没多久就转学了。我就是听我们班那打架的男生说的,说校草考了托福,上国外镀金,那人叫个什么来着,袁....华?.....杨烨?.....颜烨..........岳远?....哎太久了,记不清了。”

    作为吃瓜群众,我表示躺枪这事儿让我十分震惊。我的回忆里似乎没有这位姓杨或者姓颜或者姓其他的医科大校草的任何印象,更不可能因为告白引发一场斗/殴。

    八卦,都是八卦。

    阿郑打算进一步解释,旁边其他两位工程师也饶有兴趣地听着,也无所谓阿郑哪句是真,哪句是假,权当枯燥乏味中的一点闲聊。我坚信谣言止于智者,于是及时阻止了阿郑继续讨论八卦的热情,直接将话题带到工作上来。

    出图耗费时间,打来到这山沟沟里,正好赶上下雪,我衣服穿少了不说,招待所里的供暖又十分不给力 。一不注意,就着凉,之后水土不服,肠胃上也不得劲,我已经感觉到了身体不愉的初步症状,因为一心想早日完成阿夏交给我的任务,故而没在意,俨然回到从前那种专注忘我的境界。设计这行,你要赶上活了,肯定辛苦,忙起来没有白天黑夜,饭都顾不上吃。

    我在桃花镇,阿原在同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他那边好像也很忙。第三天晚上我裹着招待所提供的毛毯开始做结构计算,阿原打电话过来,再次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说就着两天吧,具体时间我现在没法确定。我又问他在哪儿,大晚上的怎么这么吵。

    他说他在医院。前几天术后大出血的那个病人最后还是死了,家属闹到医院来,不可开交。阿原见惯了生死,说起患者抢救无效最终死亡的时候,就跟我们平时话家常一样,平静地不带一丝起伏,更谈不上什么遗憾或者烦恼的情绪。

    只不过从前说起医患问题,我潜意识里都会站在家属这边,总觉得医生或者医院肯定有错误,自从认识阿原,又觉得我有必要重新洗刷一下我的认知,至少他不是这样。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阿原洗澡,我冲进卫生间叫他接电话,他第一时间就出门直奔医院去了。那个病人之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