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书之离题万里

报错
关灯
护眼
86.细细剖心事(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圣旨已下,即日启程,恐等不到岳母大人了。”周煄笑道。

    “总有见的一天。”易云笑调笑道,她不像普通姑娘一般,听闻岳母二字羞得只差钻地洞了。

    “说的没错。”周煄轻轻把手搭在易云的手背上,“必不负卿。”

    两人相识已久,却是发乎情止乎礼,这还是第一次肌肤相亲,此时约定白首,才动情忘形。周煄本以为自己是不屑礼教的,绝不会如此古板,但当你真的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为她着想的心压过一切。真的喜欢她,怎忍心轻薄唐突。

    周煄对易云早生钦佩之心,原本只当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为她解围、为她辩驳,为她开心,给她安慰,一次是钦佩,二次是同情,三次四次,不用青竹敲边鼓,自己心里也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我信你。”易云没有闪躲,任由周煄握着她的手。

    书房再次沉默,两人之间却不再尴尬,突然噗嗤一声,两人相视而笑,阵阵甜蜜涌上心头。

    “那我先走了,明日就启程回京。”周煄告别。

    “好。一路小心。”易云起身送他,与往常并无他样。只是周煄走出老远,要转弯的时候回头一望,易云还在原地等着,目送他远走。

    周煄爱这样的含蓄深情、委婉雅致,不用说出口,通口不言一“爱”字,可情义全在言行之中。

    回京复旨,一路快马疾行,周煄原本担心宣旨公公跟不上节奏,没想到我朝宦官也是剽悍,比军中将士不差什么。宣旨公公心里也诧异,还以为纯睿国公只是智计无双,不想骑术也是一流,怪不得能让陛下如此看重。双方预期都低,如今倒成了意外之喜。

    风尘仆仆到了京城,在宫中偏殿稍微洗漱,陛下就立即召见。多亏周煄小时候在宫中长大,关系熟,太子又关照他,早早就备好的新的衣衫,才得以整齐周正的去面圣。

    “孙儿不孝,未能在皇爷爷膝下尽孝,远行方归,给皇爷爷叩头请安了。”周煄到了正殿,二话不说,跪下就是三个响头,皇帝拦都拦不住,连连道:“快起,快起。”又骂魏总管“没个眼力见儿的,还不赶紧扶起来。”

    周煄闻声已经自己起来了,又给太子躬身请安。

    叙礼坐下,周煄大大方方盯着两个人看,见皇帝一脸茫然,解释道:“在外两年,甚是想念,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要多看看,记在心里才好。”

    “这老实孩子。”皇帝笑了。

    “纯睿总是这般可爱,若是想念父皇了,回京就是。”太子也跟着笑了。

    “二伯说的是,守将不能轻离军中,皇爷爷要是疼我,不如让我在京中享福。”

    “就想耍滑头,西北还是你继续领着,战后重建,可要费脑筋呢。”皇帝笑骂道。

    “父皇这倒不必担心,纯睿对内政精通得很,您备好赏赐就对了。”

    “那孙儿就先谢过皇爷爷了。”周煄拱手道。

    “来,好生说说西北局势,在奏折里也说不清楚,朕想听你当面说呢。”这是例行述职了。

    “孙儿初到时……”周煄咽了咽口水,组织语言从头讲起,不文过饰非,也不过分夸耀,周煄自己不通军事,都是依靠易北、靖安侯、夏阳侯等人,也不抹杀易忠这样罪人之后的功劳。高竹和徐岩也提了一句,在军中安插了自己的人,也不避讳。

    太子听得连连点头,这态度端正。西北和京城的消息通道是断过一段时间,可如今基本没有能瞒过陛下的,如此坦诚,倒投了陛下的心。而且周煄言辞之中毫不掩饰对易北的厌恶,对易忠又能公平正视,这样的真性情,十分符合陛下对皇子龙孙的要求——纯、诚。

    “父皇,这茶都换三回了,纯睿可说的嗓子都哑了,咱们用膳过后再说吧。”看说的差不多了,太子提醒道。

    “好,好,先用膳,先用膳。”皇帝心里高兴,出息的大孙子回来了,真想喝两口小酒庆祝庆祝。

    周煄和太子一人一边扶了皇帝起来,“起开,起开,朕还没老呢。”

    皇帝作势挥开二人,却不想手上真有被拉扯的感觉。低头一看,周煄手上翻起的老茧皮,把龙袍的袖子个钩起丝了。龙袍是最精致华贵的丝绸制成,金贵也小气,轻轻有什么触碰就勾坏了。

    损毁龙袍是重罪,周煄权衡一下没有跪下请罪,而是尴尬笑道:“皇爷爷,对不住,对不住。”一边伸手把勾起的丝线扯断。

    皇帝拉了周煄的手来看,手上全是老茧,指甲边缘的茧皮翻着,手上也是粗糙,“受苦了,受苦了。”皇帝摩挲着周煄的手感叹。他们皇家人什么时候这么受过这种苦,皇帝更是养尊处优,手比周煄这年轻人都细嫩。

    “皇爷爷别伤心,能吃苦才能享福呢,自家的基业,哪儿能不用心的。”周煄笑着安慰。

    皇帝想起他以前埋汰皇族子弟不求上进的话,“江山是姓周的,自家基业可劲儿糟蹋,比外人还不如,真当皇族宗室是投胎技术好呢。旁的大臣换了皇帝,膝盖一软继续高官厚禄,皇族……从来没有活路。这么理直气壮坑自己,可从没见过。”

    “你啊。”皇帝感叹,周煄是最通透不过的人,这样的人做继承人最好,可惜时运不济,皇帝也是想起来一回叹一回,更觉委屈了他。

    祖孙三代用了帝国最高规格的晚宴,皇帝拉了周煄的手道:“晚上就留在大明宫吧。”

    “是。”周煄笑了,他在宫中棠棣院的居所可还在,但有机会蹭皇帝寝宫,何乐而不为呢?

    远行的孙子回来了,皇帝今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