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徐佳秀反应过来后立刻往身后看去,没看到那个男人,于是扭过头来问姜宁:“怎么回事啊?”
姜宁放下筷子,眼神还留在那两张绿票子上。
“诶,问你话呢,和刚才那个男人什么关系啊?”
姜宁耸了下肩,未答。
徐佳秀追着问:“他给你钱干嘛?”说着还指了指她面前的绿票子,略微嫌弃的说,“你不会被他睡了吧,这也太廉价了吧,好歹你也是个211大学毕业的啊。”
姜宁听她越说越没谱,于是开口道:“我不认识他。”
“那他……”徐佳秀的眼睛看着钱。
姜宁把昨天坐车回来的事简略的说了一遍。
徐佳秀:“就这样?”
“嗯。”
“也是,你两年没回来,之前肯定没见过他。”
姜宁掀起眼睑看她:“你认识他?”
徐佳秀点头:“一个修车匠,一年前左右来青云镇的,就在前面路口那有一间小店,上次我的电动车坏了,就找他修的。”
姜宁顿时明了刚才那股存在感极强的气味原来是机油味。
徐佳秀努努嘴,她接着说,“人长得倒是挺好看的,就是穷了点。”
姜宁嗤笑:“你怎么就知道人家穷了?”
徐佳秀想想,赞同的点点脑袋:“也是,现在在青云镇要赚钱还不容易嘛。”
姜宁知道她指的是什么,低下头敛了笑,盯着那两张纸币再看了两眼。
“不过看他一脸正经的样子,倒不像会去做这种勾当的人。”
姜宁回想了下两次碰面那个男人不苟言笑的模样,说了句:“是不像。”
徐佳秀耸肩,“谁知道呢。”
吃完饭,姜宁和徐佳秀走出小吃店,站了一会儿,徐佳秀提议:“我带你逛逛?”
姜宁睨她,嘴角噙着不明显的笑:“青云镇?”
“嗬,你不知道青云镇这两年变化有多大,走,我带你看看,保证你一会儿就觉得自己不是这长大的。”
徐佳秀兴致很高,姜宁虽然不爱顶着大太阳出门却也还是随着她走,一来她和徐佳秀许久没见面,正好借着今天叙叙旧,二来也是对青云镇能有多大的变化有点好奇。
青云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面积也有近二百平方千米,一条马路从镇中央穿过,连接着市区,居民的住处都伴着这条马路分布在两侧,镇上有个市集,算得上是青云镇的商业区,市集上有几条街道交叉纵横着,许多家店铺依次营业着,除去外观,作用和城市里的商业街无异。
徐佳秀拉着姜宁沿着马路往市集方向走,徐佳秀指着马路中间,说:“你看,斑马线,你走之前没有吧。”
姜宁扫了眼,马路上果然躺着几条白线,在烈日的灼烫下歪歪扭扭的没有精神。
“这两年青云镇的车一下子变多了,过马路很不方便,前段时间一辆车还撞死了人,没办法,只能弄个斑马线了。”徐佳秀解释说,“不过乡下人始终是和城里人不一样,这线就是个摆设。”
徐佳秀一路走一路解说,姜宁偶尔附和着问一句,更多的时候是恹恹的沉默着。
徐佳秀拿胳膊肘撞了撞姜宁,端详了下她的脸色说:“怎么没什么精神啊,不会真水土不服吧。”
姜宁摇摇头:“昨晚没睡好。”
徐佳秀叹口气,说:“说真的,我都想不到你会回家。”
姜宁抿着嘴没有接茬,抬手撩了撩披肩的头发,有几绺发丝黏在她的脖颈上,她扭头问:“有发圈吗?”
徐佳秀愣了下,随即从手上扯出一个发圈递给她。
姜宁扫了眼,皱眉:“粉红色?”
“就只有这个,爱用不用。”
姜宁最终还是接过,三两下绑了个马尾,看着徐佳秀嗤笑说:“还是个孩子的妈呢。”
徐佳秀翻了个白眼:“孩子的妈怎么了,孩子的妈就不能有少女心了?这是歧视!倒是你,从以前开始就是一身黑,跟奔丧似的。”
姜宁笑了声,不欲和她争辩,转了个话题问她:“吴峰现在还是在市区中学教书?”
“嗯。”
“你们平时就分居两地?”
“每周末我都带着冬冬去找他或者他来找我们。”
姜宁点点头,突然笑了,说:“你不是还想要再生一个?”上下扫了徐佳秀一眼,挑了挑眉,“一周一次……怀得上吗?”
“你怎么就知道我们一周才一次啊。”徐佳秀瞪了她一眼,“瞎操心,我和他那方面和谐着呢。”
姜宁嘴角再次上扬。
徐佳秀突然挽住姜宁的胳膊,用下巴往她右侧方向点了点,说:“就是那里。”
姜宁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阳光有点刺眼,她微微眯了眯眼就看到了一间修车店,店面连个像样的招牌都没有,唯有门口摆放着几辆自行车和摩托车,她一眼扫过去并不能看清店里面的情况,只能判断出店面不是很大,十几平米的大小。
越走离店的距离越近,她的目光逡巡了一周后落在了一个定点上。
那个男人正蹲着身体低头检查着一辆摩托车,身后还站着一个人。
他把短袖的的袖口卷到肩头,露出有力的臂膀,手上拿着一个扳手敲敲打打着,臂上的肌肉随着他的动作耸动着,他的额际似乎沁出了汗,在阳光下泛着光的像是贴了层亮片。
姜宁再次眯了眯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