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铁饭碗

报错
关灯
护眼
5野村姑心比天高(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郦雨嫣走了,背影缓慢地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不留一点痕迹。刘世清低着头,偷偷擦掉眼角的眼泪,然后转身回家。他安慰自己,舍不得又能怎样,道不同不相为谋,凭着一时的激情和迷恋结合在一起,最终感情也将泯灭在柴米油盐当中。

    “大哥,你回来啦?”刘思菁站在村路口,翘首以望。待瞅见刘世清的身影,她连蹦带跳地跑过来:“三哥,你那俩同学呢?”

    刘世清瞥了堂妹一眼,淡淡地道:“当然是回家啦!”

    “哦。”刘思菁失落地低下头,踢了踢地上的石子。突然,她复抬起头来,两眼亮晶晶地望着刘世清道:“三哥,那位漂亮的姐姐是来找你吗?那么你们是认识吧?大哥哥叫什么名字,家住哪儿……”

    刘世清无奈地叹了口气。看来他真心瞎了眼,才会被差他一岁的堂妹骗得团团转,原本安定的生活也被搅得一团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个势利眼的母亲,怎么能强求耳濡目染的女儿天真可爱,纯真善良?

    上世他娶了郦雨嫣后不久,这机灵孩子没给个通知就自个儿摸索到他县城的家,哭着闹着说她现在在县城读书,每天早去晚归不方便,想借住在他家。那时政局不稳,刘世清还没举家和郦雨嫣搬到省城,一时心软就答应了下来。

    没成想,这一住堂妹就心安理得地住满两年,无论衣食住行抑或吃喝玩乐,全部花他的钱。妻子气得半死,曾委婉地劝解她几句。结果这孩子满脸委屈地跑到乡下告他的状。然后,他婶婶连同亲戚跑来闹,说他没良心,飞黄腾达就嫌弃起穷亲戚来。刘世清当时被训斥得哑口无言,呐呐地答应继续照顾她。

    两年后,他们计划举家迁往省钱,刘世清想着堂妹已经高中毕业,应该会自动卷铺盖走人,不料她厚脸皮程度超乎想象,竟然想色.诱大舅子来,企图登堂入室。这时不用刘世清出手,郦雨嫣就黑着脸把她赶出去,任她撒泼耍赖,就是不让她进门。

    不料,堂妹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竟然到处造谣说她怀了大舅子的孩子,风声甚至被有心人传播到岳父的单位去。这下事情闹大,岳父声誉受到影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刘世清也随之遭殃,被丈母娘批得一无是处不说,就连他乡下无辜的母亲也躺着中枪。

    那是刘世清一生中最为黑暗的日子之一,被丈母娘要求断绝和乡下亲戚的关系,否则就离婚。一方是血脉相连受苦受累的亲人,另一方是相濡以沫咄咄逼人的妻子,他万分为难,心中郁结,却无可奈何。所以,他所能做的只有沉默,再沉默。

    刘世清有时候会想,如果当时他勇敢点,坚定些,在发现堂妹做白日梦时断然打碎,是否未来会有所不同?而他挚爱的母亲,也不会因为他的不闻不问,生病好几年却苦捱着没告诉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限?

    想到这里,刘世清心里感到一阵剧痛,对眼前唧唧喳喳的堂妹更加反感了。刘思菁犹不自觉,见堂哥神游天外,不高兴地嘟起嘴,挽着他的胳膊撒娇:“三哥,告诉我嘛。”

    刘世清气得翻白眼,这孩子太不识相了。用后世人们的话来说,她有病,还是公主病,得治。但是他能说吗?当然不能说。刘世清能想象,如果他这次毫不客气地指责她,晚上爷爷奶奶外加一帮亲戚就得来教训他了。

    “告诉你有什么用。人家都有女朋友了,就是旁边那位漂亮的女生。”

    刘思菁失落地低下头:“好吧。”

    刘世清胡乱安慰几句:“往后你要是看上谁,三哥帮你支招。”

    刘思菁瘪着嘴:“好吧。”

    刘世清敷衍似的点头,转身回家。这时候他绝对想不到,就因这句客气话,后来他无端招惹了很多麻烦。不过这是后话了。

    -

    自从那天被刘世清这小子“反将一军”后,连续好几天刘温良难解心中怒气。这天晚上,收工后他并没有马上回家,反而踱着步子,沿着狭窄的村路往八队的“根据地”走去。

    很快,他便在一片荒凉的丘陵下停下脚步。目之所及是绵延无际的梯田,刘温良狂躁的心情渐渐沉了下来。他感到形势的严峻性。这片土地,是解放后他带领着八队的男女老少开荒出来的。当时他的构想,就是种茶,种植满山遍野的茶叶,然后带领八队群众发家致富。

    然而,现实太骨感,经过实地种植,他哑然地发现这片辽阔的土地并不适合茶叶生长。为此,八队村民蒙受重大损失,将近一年的辛苦劳动付诸东流。刘温良心里很是愧疚,带头啃了半年多的馍馍,并组织老刘庄其他生产队支援,帮忙度过难关。其他生产队的群众同意了。不同意能行吗?当然不行。

    众所皆知,八队是老书记的第一故乡,当年若没有八队群众全力支持,他刘温良也没能耐杀出重围当上大队支委书记。因此,对于八队,他是怀着特别的感情,平常做事多少有些偏袒。其他队的群众看得清楚,因没涉及到根本利益冲突,便也没计较,双方相安无事。例如这次,支援点粮食给八队也理所应当,毕竟祖辈的交情在这儿;但若老书记提议重新丈量分配土地,那无可奉告,没人愿意接手这片“中看不中用”的摊子。

    现在,刘温良面对这个“历史遗留的重大问题”,脑袋瓜大为头疼。他心里琢磨着,到底应不应允刘世清当队长?如果不应允,按这小子的坏脾气,肯定撒手不管,到时他又上哪儿找个副队长过来?但如果应允这孩子当队长,他能否干好这活?还有,队里的其他干部和群众会同意吗?

    刘世清细细回顾少年十几年来的言行举止,再次赞叹刘世清果然是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