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强力复合弓(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这点银子,麻烦你一并送去章平,就说是他们同袍的一点心意。”
    至于八刀,本身就没有家里人,现在死了,估计也只有他们几个人会记得。
    卫军看着这一幕,眼神多了一丝复杂。
    当天夜里,李岩的任命和赏赐就下来了。
    他手下的队伍,也被正式命名为锐一什,在整个边军中都挂上了名号。
    夜深人静,李岩独自坐在营帐里。
    一个只有他能看见的半透明界面在眼前浮现。
    【军火库点数余额:1686点】
    看着那串数字,李岩心中没有太多波澜。
    他打开兑换列表,目光直接锁定在一个新的选项上。
    【强力复合弓,兑换点数:50点/张】
    这一次,李岩没有在省击杀点,直接兑换了五把复合弓出来。
    【军火库点数:1436点】
    他没有把剩下的七个人全都武装起来。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复合弓是狙杀利器,不是常规装备。
    五把弓,足够他打造一支致命的点名小队。
    第二天校场训练,锐一什的营地角落格外引人注目。
    李岩没让他们碰军中那些软趴趴的草靶子。
    而是直接竖起了三面叠在一起的木盾。
    李铁柱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前。
    他学着李岩的样子,双腿扎稳,腰腹发力,缓缓拉开那张造型奇特的复合弓。
    弓身上精巧的滑轮组转动。
    将他百斤臂力增幅到了一个恐怖的程度。
    “嗡!”
    弓弦震响。
    特制的破甲箭矢化作一道黑线,瞬间钉在最外层的木盾上。
    箭矢尾羽还在高频颤抖,可箭头却消失不见了。
    “穿了!”
    钱串子第一个怪叫起来,跑过去检查。
    第一面木盾,一个干净利落的圆孔。
    第二面木盾,同样被洞穿。
    直到第三面盾牌,箭头才堪堪卡在木头里,入木三分!
    “我的老天爷!”
    “这比三石的强弓还猛!”
    锐一什的汉子们全都围了上来,看着那恐怖的穿透力,喉结上下滚动。
    这要是射在人身上,管你穿什么甲,直接就是一个透心凉!
    每个人都眼热得不行,目光灼灼盯着剩下的四把弓。
    李岩拍了拍手,把众人注意力吸引过来。
    “别急,这玩意儿以后人人都会有,现在,先练起来。”
    “掌握它,用好它,我要你们每个人,都能在三百步外,射穿敌人的脑壳!”
    有了这个承诺,众人心气更高。
    训练起来嗷嗷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
    但李岩自己却在思考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军火库里的东西好用,但太贵了。
    点数终究有限,他不可能把手下打造成一支纯粹的未来部队。
    这个时代的战争,有它自己的逻辑。
    冷兵器,有冷兵器的玩法。
    傍晚,李岩把自己的小队集合到营地外的一片小树林。
    他让李铁柱按照军中标准,布置一个绊马索。
    李铁柱三下五除二,很快就用一根粗麻绳在两棵树之间拉起了一道陷阱。
    “岩哥,弄好了。”
    他拍拍手,很是得意。
    李岩走过去,看了看,摇头。
    “太显眼了。”
    他蹲下身,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几卷细密的黑色丝线,还有一些染成土色的小木钉。
    “看好了。”
    他没有把绳索笔直地拉在树干之间。
    而是选择了两处靠近地面的灌木丛。
    用木钉将丝线固定,离地仅一掌高。
    他没有只拉一道,而是呈“Z”字形,连续布置了三道,每道间隔不过两三步。
    最后,他在丝线末端系上了一串不起眼的小铜铃,藏在草丛深处。
    “突厥马快,冲锋起来,一道绊马索就算绊倒了第一排,后面的人也能立马反应过来。”
    “但我们这样布置,第一道绊倒了马,骑手摔下来,会立刻撞上第二道丝线,人仰马翻,混乱中,他们根本注意不到脚下还有第三道。”
    “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挂在树上的连弩也该响了。”
    吴元眼睛一亮,瞬间就明白了李岩的意图。
    “什长,这法子高!这不是陷阱,是连环套!而且这丝线颜色深,晚上根本看不见,那串铃铛是预警?”
    “没错。”
    李岩点头:“敌人只要触碰到第一道,铃铛就会响,我们就知道鱼儿上钩了。”
    他把剩下的丝线和木钉分给众人。
    “记住这个思路,陷阱不是为了杀死敌人,是为了制造混乱,为我们创造收割的机会,动动脑子,怎么阴险怎么来。”
    钱串子拿着几串铜铃,小心翼翼地问。
    “什长,这铜铃不便宜吧?”
    李岩瞥了他一眼,“比起你我的命,哪个贵?”
    钱串子立刻闭嘴,把铜铃宝贝似的揣进怀里。
    接下来的几天,锐一什的训练内容变得古怪起来。
    他们不再只是练弓马。
    而是整天在营地周围挖坑、拉线、布置各种稀奇古怪的小玩意。
    李岩甚至搞来一口大锅。
    在营地最偏僻的角落,支起灶台,煮起了盐巴。
    军中发的盐都是粗盐,又苦又涩,里面还混着沙土。
    李岩却用几层麻布过滤,反复熬煮,得到了一堆雪白的细盐。
    “什长,你这是干啥?吃这么好的盐,太浪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