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来者不善(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天满此刻正强压着心里的不耐烦,坐在会议室里,听着对面那个年轻人说着不知所谓的话。
    时不时的看向身旁的田新健,见对方始终没有任何表示,也只能无奈地继续坐着,心里想的却是厂里第一个季度的生产计划。
    自行车厂那边压缩了百分之五的产能,孙立也知会了天满。
    同样的情况,海尔厂这边也遇到了。
    年前有好几笔款子没收回来,天满到现在都没敢和李天明说。
    刚过完年,各地又开始催货,可一个个的要么绝口不提提货款的事,要么就是要求延后支付。
    是真没钱吗?
    显然不是,只不过大家都在拖欠货款,人家不给,我凭啥给?
    对此,天满也是烦透了。
    刚刚正和生产科的主管讨论第一个季度的生产计划,然后就被莫名其妙的请到了会议室。
    接待的……
    就是面前那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
    事先田新健也没打个招呼,而且,接待的规格不低啊!
    说了半晌,天满也只是知道了这个年轻人是对外贸易中心下属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经理。
    正想着问一下对方来厂里的意图,就在这时候,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走了进来。
    “李厂……”
    小姑娘走到天满身边,小声说了两句。
    “知道了!”
    说着,天满站起身。
    “周经理,我这边有点事需要处理,少陪,田书记,您先陪着周经理,我去去就来。”
    看着天满离开,那位周经理瞬间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田书记,你们厂里还挺忙啊!”
    语气之中透着被怠慢了的不满。
    田新健闻言,慢悠悠的抽出一支烟点燃。
    “周经理,稍安勿躁,天满同志是个实在的性子,不擅长打机锋,有什么话,你等会儿还是直说的好。”
    周经理皱起眉:“李厂长没听懂,田书记应该听懂了吧?”
    田新健还是那副好整以暇的模样:“懂倒是懂了,可这么大的事,无论是我,还是天满同志都做不了主,周经理来之前难道没了解一下海尔厂的详细情况?决策权可不在我手上。”
    呃?
    周经理的没皱得更深了。
    “党委书记是厂里的一把手,田书记难道说了不算?”
    田新健笑了:“我这个厂党委书记就是个摆设,真正说了算的人是……”
    “李天明!”
    周经理直接说出了这个名字。
    田新健微微一怔,笑道:“周经理既然知道,那就等天明同志来了以后,咱们再接着往下谈。”
    与此同时,天满正在办公室里向李天明汇报节后厂里的情况。
    “为啥不和我说?”
    外面拖欠海尔厂的债务,比自行车厂那边更加严重,累计加在一起已经过百万了。
    “哥,我……我是想着解决一部分以后,再……再和你说,前些天高飞已经追回来一笔了。”
    呃?
    高飞?
    “他现在还负责清理外债?”
    高飞在海尔厂负责销售也有一段时间了。
    李天明一直没过问具体情况。
    “是他主动要求的。”
    还主动?
    想想也就明白了,高飞这是表现自己的能力给他看呢。
    “外面欠咱们的债务,尽快解决掉。”
    海尔厂的主要供应对象,除了他的崇信电器商行,都是国营商场。
    谁家真的没钱?
    天满闻言连忙点头:“我尽快,另外,孙哥和我说,自行车厂那边压缩了百分之五的产能,海尔厂是不是……”
    “不用!”
    海尔厂和自行车厂的情况不一样。
    现在手里还压着大笔的外贸订单,四五月份又是广交会了。
    海尔厂押得起。
    而且,海尔厂的下游供应单位,都指望着他们开工呢。
    要是海尔厂压缩产能的话,即便只有百分之五,下游单位也要受影响。
    “有句话,我之前和孙立说了,今天再和你说一遍,咱们的产品,不愁卖!”
    “明白了!”
    因为债务的问题,天满这会儿面对李天明的时候不免小心翼翼的。
    “哥,还有招工的事,你看……”
    海尔厂的第三条生产线即将投入使用,招工也从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这些事,你们商量着办就行了,今天来的是谁?这么大排场,还得你和田书记一起接待。”
    对会议室里那位客人的身份,李天明非常好奇。
    特别是……
    田新健掺和进来了。
    “说是对外贸易中心下属一个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经理,听田书记说,是黄副市长专门打了招呼。”
    黄副市长?
    李天明倒是知道,海城专管招商引资和发展改革的常务副市长,同时还兼任着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在市委常委中排名第四。
    这位黄副市长早在王作先主政海城的时候,就是财政局的局长,后来杜树平时代,升任了市委常委,等到魏红星接任以后,对其也是十分器重。
    李天明之前也曾和对方打过交道,但并不算熟悉。
    黄副市长特意打了招呼,来人的身份恐怕不简单。
    “他来咱们厂的目的是什么?”
    “东拉西扯的说了半晌,一会儿说出口创汇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一会儿又夸咱们这些年的贡献,还说……”
    天满回忆了一下说道。
    “上面正准备调整对外出口的现行规定,说是要放宽管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