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鸟鸣唤醒了云锦苑,苏予锦早早来到售楼处。经过昨天的首单成交,她对这个冷清的尾盘项目多了几分信心。
打扫完卫生,她翻开林经理的笔记本,在“3栋3001:视野佳,通风好,适合艺术家“后面添上“已售“二字,心里泛起小小的成就感。
九点整,她开始整理剩下的49套房源。这次她换了个思路,不再按楼栋分类,而是按适合的人群:
“养老宜居:7栋502(西晒温暖)、5栋101(带小院)...
新婚首选:3栋202(视野好)、5栋302(性价比高)...
上班族优选:5栋102(临街但交通便利)...“
刚整理完,就来了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她拄着拐杖,在门口犹豫着不敢进来。
“奶奶,您请进。“苏予锦快步迎上去,“外面热,进来喝杯茶。“
老奶奶姓李,今年七十八岁,独自住在老城区。儿子在国外,想给她换个电梯房。
“我就想找个晒太阳的地方,“周奶奶喝着茶说,“现在的房子太潮了,我这老寒腿受不了。“
苏予锦立即想到7栋502:“我带您去看看?“
顶着烈日来到7栋,推开房门,周奶奶的眼睛就亮了。午后的阳光正好洒满整个客厅,暖洋洋的。
“这屋子真暖和。“她摸着墙壁,像在抚摸老朋友的肩膀。
“这是西晒房,冬天更暖和。“苏予锦扶她在阳台坐下,“而且这是现房,装修一下就能住。“
周奶奶在屋里转了一圈,最后在阳台的藤椅上坐下:“我就喜欢这里,能晒太阳。“
回到售楼处,周奶奶却犹豫了:“我得跟儿子视频看看。“
这可难住了苏予锦,她还没学会视频看房。正发愁时,她想起林经理笔记本上的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
“周奶奶,您明天再来,我让您儿子也能看到房子。“
送走老人,苏予锦立即研究起视频软件。她举着手机在7栋502里转了一圈,把每个角落都拍下来,还特意在下午阳光最好的时候录了段视频。
第二天,周奶奶带着平板电脑来了。当她儿子在视频里看到洒满阳光的客厅时,立刻说:“妈,就这套!阳光好对您身体好。“等我们回来定下来
临走时,周奶奶拉着苏予锦的手:“闺女,谢谢你这么耐心。其他中介一听我这么大年纪,都不爱搭理。“
这话让苏予锦心里一酸。她想起婆婆生病时,自己也曾在医院和中介之间奔波,深知老人买房的不易。
这天下午,又来了对年轻夫妻。他们在外地工厂上班,预算有限。
“我们就要最便宜的,“丈夫直截了当,“能住就行。“
苏予锦没有推荐最便宜的顶楼,而是选了5栋101:“这套虽然是一楼,但带个小院。你们孩子可以在院里玩,比在楼上安全。“
妻子眼睛一亮:“真的可以种菜吗?“
“当然可以。“苏予锦带他们去看房。
小院里,荒草萋萋,但妻子已经开始规划:“这里种葱,那里种青菜...“
丈夫看着妻子兴奋的样子,终于露出笑容:“就这套,我们回去考虑考虑。
傍晚盘点时,苏予锦惊喜地发现,今天来了两组客户。虽然都没有成交,提成不高,但那份帮人安家的喜悦,却是无价的。
,她特意在笔记本上记下:
“周奶奶——需要温暖和陪伴;
小李夫妇——向往田园生活...“
原来,每套被挑剩的房子,都在等待最懂它的主人。而她要做的,就是当好这个红娘。
正准备锁门时,售楼处突然闯进一群人。为首的正是上个月买下5栋101的李明,身后跟着七八个面色不善的壮汉。
“你是新来的?叫你们经理出来!今天必须给个说法!”李明把购房合同重重拍在桌上,震得整个售楼处嗡嗡作响。
苏予锦心头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李先生,您先坐,有什么问题我们慢慢说。“
“坐什么坐!”一个壮汉一脚踢开椅子,“我哥买了你们的房子,说好贷款下来就办证,这都多久了?听说你们这楼盘根本办不了证…
“这消息如晴天霹雳,苏予锦完全不知情。她强压慌乱,为李明倒了杯水:“李先生,这消息您是从哪儿听说的?我们开发商从没说过不办证,只是受疫情影响,流程有所延迟。”
“少装糊涂!”李明点开手机里一个业主群的聊天记录,“白纸黑字写着,年前就承诺办证,现在都拖了多久了?”
苏予锦仔细查看,发现消息来源是个匿名账号。她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谣言,但面对情绪激动的众人,解释显得苍白无力。
“今天不退房,我们就砸了这里!“壮汉们开始推搡沙盘模型。
“请冷静!“苏予锦挡在沙盘前,“我现在就联系开发商核实情况。如果办不到证。真的,我第一个支持你们退房。“
她拿起电话的手在微微发抖,但还是坚定地拨通了林经理的号码。电话接通的瞬间,她按下了免提键。
““林经理,有业主反映小区办不了证,要求本周内必须办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传来林经理清晰的声音:“绝无此事。那是竞争对手散布的谣言,我们年前已将客户资料提交,受疫情影响稍有延迟,相关部门复工后会第一时间办理。”
就在这时,售楼处门口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可以作证!“
众人回头,只见周奶奶拄着拐杖站在门口,她身后还跟着几个老业主。
“小苏是个实诚孩子,“周奶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