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权力巅峰:从第一秘书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34章:调查李军(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省里有事?”陈丰泽的秘书笑着问。
    王晨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多岁的精干小伙,同样笑了笑,“是,得赶回去。”
    说完,王晨赶紧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内,李省长还在讲话。
    “同志们,公安派出所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窗口,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行,都代表着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形象。”
    “凶群众一句、骂群众一句,可能有的人觉得无所谓,但这损害的,是整个政府的公信力,这是要不得的。”
    陈丰泽坐得笔直,一脸严肃,认真地做着笔记。
    “希望大家从这次暗访暴露的问题中汲取深刻教训,以务江派出所为榜样,以娱乐城派出所为镜鉴,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良的形象…”
    李省长目光突然看到王晨,王晨盯着他,他立刻知道王晨肯定有事。
    他便匆匆结束了讲话。
    王晨走到他身边,“省长,省政府总值班室让赶紧回去。”
    “说了什么事吗?”
    “没说。”
    李省长思考了片刻,“嗯,散会后就去,同市局办公室说下,得赶紧结束会议。”
    王晨点点头。
    王晨快步走到会场外,同陈丰泽的秘书说了句“赶紧结束会议”。
    “不好吧?陈市长讲得正起劲,这会打断他,不太好吧?”
    “再念下去?那就没完没了了。”
    陈丰泽拿着稿子正好看到门口的王晨,王晨做了个“快念”的手势。
    陈丰泽秒懂,直接跳过好几段。
    “请李省长放心,我将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此次事件为沉痛教训和转折点,带领市局党委一班人,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彻底整改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努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完全放心、过硬的新时代公安铁军,以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
    他念完后,看了李省长一眼。
    李省长就这么坐着,一动不动,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李省长,那咱们散会?”
    “散会。”
    李省长直接进电梯,“走,上车,回省里。”
    这让胡主任懵了,他本来还约了市政府的秘书长一起吃晚饭呢!
    “怎么…怎么就回去?”刚才开会时,胡主任一直在想着今晚得好好喝一点,然后再安排几场有趣的活动…
    所以,对于现场发生了什么?他一无所知。
    “要不,您受累留在这边督导工作?”周志勇笑着怼了一句。
    胡主任尬笑了,“我肯定要紧跟李省长步伐。”
    车子正准备走时,“王处,等会。”
    陈丰泽担心李省长饿,赶紧打包了几份盒饭,放到了车上。
    “这肯定是有机食品,敢给省长吃的,那绝对绿色有机无公害。”朱朗咽了咽口水。
    “哪有这么多的绿色无公害?能填饱肚子就行。”李省长来了一句。
    在高速上,王晨和李省长先吃;开了一半路程时,车子进服务区,朱朗再吃,王晨陪着李省长在服务区休息了会。
    “小王,前州和章昌的‘一哥’之争你知道吗?”
    “听说过。”
    “你怎么看?”
    王晨正想回答时,宋纲的电话打过来了。
    “兄弟,听说李军要挨收拾了?”
    王晨一愣,“啊?”
    “京城有关部门的同志来市局了解李军的情况了。”
    王晨看了李省长一眼,他此刻一脸淡然。
    “我知道了,我们在赶回来的路上。”
    车子驶向高速时,李省长直接问,“京城有人来调查李军这件事了吧?”
    “对。”
    “哈,这也怪李军,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他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当地方主官,需要面面俱到,但凡哪一个环节出了大问题?那都要受牵连!所以,权责统一,说的就是这。”
    王晨恍然大悟般点点头。
    紧赶慢赶,下午三点钟到了省行政中心。
    所有的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都在省委常委会议室坐着。
    王晨陪着李省长赶紧小跑过去。
    会议室内,就易书记和为民省长没到,这会其他的省领导都到了。
    主要席位上,除了省长省委书记的位置外,还有两个陌生的姓名牌。
    想必就是京城相关部门的同志。
    李省长一坐下,就和几个副省长在聊着些什么。
    罗书记的秘书刘立凑过来说,“听说李军书记这次要吃瓜落了,好像是因为旧城改造预算的事。”
    王晨这才想起往李军书记的位置上看过去,只见他低着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而他身后的秘书席位,坐着的竟然是市委办主任。
    过了大概率十几分钟。
    一阵脚步声传来,省委办会议处的同志说了句,“书记省长来了。”
    现场立刻鸦雀无声。
    易书记和为民省长中间还有两位陌生的同志。
    刘立在一旁说,“据说一个是中纪委的,一个是财政部的,来查旧城改造预算的事。”
    王晨点点头。
    这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
    前段时间安州下面某县,宣传投了一点几个亿到县城进行旧城改造,宣传通稿发得铺天盖地,不少人都看到了,都在点赞。
    结果,内部工作人员传出只有5000万,没过几天,施工的包工头传出,实际资金五百万不到,而且就这,还要拖欠。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