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政道风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2章主动出击(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沈如双不一会就把饭菜给端了上来,陆政东看着很不错的饭菜,也不由笑道:“没想到你手艺还真不错……”
    在陆政东的印象中,沈如双基本上都是不进厨房的,能够这么下功夫给他做一顿像样的饭菜,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看来不管女人,从内心深处,总是有一种家的情怀在里面。
    对于陆政东来说,不是在外面喝酒就是在食堂对付,能够吃上一顿这样的家常饭,绝对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吃得很香。
    看着陆政东狼吞虎咽的样子,沈如双也挺高兴的,而对于辛劳操办饭菜的人来说,他这样的表现应该是最好的褒奖。两个人一边吃着饭,一边说着话。
    “你去参加经济学家的座谈会了,都讲了些什么?”
    沈如双对这个很是有些好奇。
    “省里领导除了请这些经济学家给省里把把脉,主要还是听听这些经济学家对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看法。”
    沈如双点点头:
    “最近关于这事闹得还挺厉害的,省里也有不少人应和着,讲私营企业偷税漏税,投机倒把,腐蚀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看不惯的老同志,意见很大。你最好还是要注意一点。”
    陆政东这样年轻的副市长,那是实打实的少壮派,所以沈如双也提醒着。
    陆政东摇摇头:
    “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实际情况,纯粹是吃饱了撑着,私营经济在税收等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就因为这个因噎废食?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资本的天性,有的商人不择手段这也是事实,但这是不是代表主流?
    如果真是存在偷税漏税那就想办法规范,至于腐蚀国家工作人员,这仅仅就是私营经济带来的?那刘青山和张子善为什么会贪污?这还是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既然是制度不健全,那就应该加强国家公职人员方面的自身建设,其实私营业主愿意腐蚀国家工作人员,也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源的配置权、审批权还是在政府,说明力度还不够。
    国有企业是有很多包袱,很多负担,但是在资源分配等很多方面其实也是享有私营经济无法享有的东西,竞争不过主要还是体制的问题,你看看那些私人老板为了搞好企业,那是怎么样在努力?现在国企出现大面积亏损,却把责任推给私营经济,这简直就是懒猫逮不住耗子,却怪狗多事。
    其实关于发展私营经济,这一点大多数人已经是达成了共识,绝不会因噎废食,这是大势所趋,这已经是非常明朗的了,和土地承包一样,不存在会扭转的可能性。
    至于有些理论家、有的思想认识没转变过来的人对此很看不惯,根本就不要理会,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理论界将为某些利益群体说话,这在国外已经是现实,在国内要不了多久也就会蔚然成风,所以这些人的话,必须要一分为二的判断。”
    陆政东也难得有这样轻松愉快的时候探讨这样的问题,而且在这方面知道发展大势,对理论动向的发展是非常清楚,所以也愿意给沈如双讲一讲,这样也让沈如双把握住很多东西。省得她有时候摸不着方向而心里七上八下的。
    沈如双听他说得这么肯定才点点头,又问道:“听说像你们这样的后备班,一般学习结束之后工作岗位往往都会变动,你是不是也会变动?”
    “要是有机会我也想换个环境,只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希望不大,我还是安安心心在长滩干一段时间再说。”
    陆政东对自己的情况也有深刻的认识,他是从最基层的山和乡起步,这么个年纪走到副厅级的岗位上完全是意外,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在长滩他和刘建中始终是隔着一层,作为一位普通的副市长,而且还是跳票的,就他现在在省里的关系来讲,由于孙伟阳调走,目前在省里,刘振强这条线才刚刚搭上,想要密切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关系,在省里还没有真正可以依靠的人,而没有刘建中的支持,就是进常委都是难上加难。
    如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能进常委,其实在长滩呆的时间过长也就没有什么意思。
    而想要再进一步,从副职变成正职,这得省里的一二把手首肯希望才大,所以不管是从本身省想办法,还是到外省投奔孙伟阳,刘振强也好,孙伟阳也好分量都还不够,最多也就是在副职上打转,想要从地市的副职变成一把手,更需要在省里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不然就是他有背景,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而这更需要时间来经营,更需要积极主动的去主动出击。
    “当初青干班也算是汇聚了全省年轻干部的翘楚,但现在各自的不同发展已经渐渐显露,特别是你,是脱颖而出,已经拉开其他人不是一点点的距离了,这样也好,你毕竟年纪还小,多在基层锻炼锻炼总是有好处,呆在大机关,看着是不错,实际上总是有着上不沾天下不沾地的感觉……”
    陆政东摇摇头:
    “这也不尽然,在大机关工作和在基层工作是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缺点,在大机关工作,接触更高层面的领导的机会就多,接触的理论政策也更高,政治敏感度更高,眼界和基层那就不一样,职务越高,就更需要政策水平,也更需要有人扶持,也需要跟领导,只靠在基层实干,最多走到中层岗位,而到不了更高的领导岗位。当然在大机关工作,也有不接地气,实际工作经验欠缺等不足,所以有前途的干部经常就是上上下下,进进出出,实际上就是为了锻炼在各方面的能力。”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跟对领导,现在有些人成天不做事,都是围着领导转。”
    沈如双有些感慨的道,似乎对此很有些看法。
    陆政东也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