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政道风流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章修路(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地。
    其实这样很乡土的干部,肚子里多少都会有点货,在村里还是有些威信的,不然也不会干这么久的支书。
    杨珍林见他如此说才道:
    “这次修路要扩宽路面,要占我们村里不少田土,修桥铺路这是大好事、大善事,老百姓都支持,可是也得考虑考虑老百姓的实际情况,能不能让村里的人在工地上做做工,供应点碎石什么的?上次镇里和交通局的人下来,我给他们说了这事,他们没说个准话。”
    陆政东笑着,宜蓝本身都是山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石头,修路肯定是在农闲时候,老百姓闲着也是闲着,赚点钱拿更不错,这个村支书虽然已经上了年纪,但是脑子还真是转得快,一下就想到为村里的老百姓谋点实打实的好处。难怪能一直这么多年当村支书。
    凤凰镇没有什么矿产,这个凤尾村虽然在公路边,但看样子老百姓的生活也不算富裕,现在有这样的机会,肯定心里都有些想法的。
    一位围观的妇女道:
    “是不是真的能修哦,这路都说了一万年了,结果都是光打雷不下雨。”
    陆政东掷地有声的说道:
    “请大家放心,这一回县委县政府是下定了决心,修路的资金也基本到位,肯定要修起来的,并且要尽快修起来!”
    陆政东说着又大声说道:
    “杨支书,你的意见我知道了,恐怕这也是村里大多数人的想法,你们有这样的想法也可以理解,不过这修路也不可能需要太多的人,还有碎石质量是否符合要求等等,这些都需要和相关的部门、单位协商、考虑,这样吧,我回去后,让交通局等相关的部门下来与村里同志一起商量,拿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你们这些村干部也要再好好想一想,不能因为修路干活和碎石的事情,村里闹得不可开交,总之一句话,国家修路也是为了方便老百姓,也是为大家致富奔小康创造条件,不让大家吃亏,也不能让国家吃亏。”
    人群中又有一名妇女的声音:
    “要占了我们的田地,连做点小工都不让,那这事搞不成。”
    又一人道:“不让我们干活,我的田土不会拿出来。”
    杨珍林一听骂道:
    “你们以为修路就像你们家里垒个猪圈那么简单?修路这么大的事情,县里肯定要通盘考虑,陆书记不是说了嘛,不让大家吃亏,你们这群憨婆娘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村里的干部一边观察着陆政东的脸色,一边招呼着大大咧咧随便说话的村民。
    陆政东又询问了一些村里的生产生活情况,坐了约莫以一个小时,陆政东便欲告辞。
    杨珍林忙道:“陆书记,您您可是我们盼都难得盼来的贵客,您看看,这鱼都是现成的,中午就在这里吃顿饭……”
    为了能让陆政东留下来。杨珍林又发动其他人相劝,陆政东笑着拱拱手说道:“我离开县里十来天了,确实有事,改日我一定专程来看看大家。”
    杨珍林见陆政东这么说也不好再劝,临走之时,又对杨珍林说道:“杨支书,村里和镇里的工作看来还是做得挺扎实的。”
    陆政东今天到凤尾村看看是随意之举,这样摆明身份,又绕过镇里,那就不是微服私访了,镇里的头头脑脑恐怕心里也会有想法的,陆政东不希望在他立足未稳的时候就让这些人离心离德,所以还是勉励了一番。
    说着又叮嘱道:
    “俗话讲,要想富先修路,修路为大家创造了一个更好的致富条件,希望你们村支部和村委会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陆政东今天下车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交通局和镇里对修路地动员情况,从今天掌握的情况来看,交通局和镇里的宣传工作还不错,至少村里的同志都知道了此事。另一方面,硬化宜长路也存在着各式各样地问题,沿途数十个村,凤尾村的问题绝不是个案,其他各个村应该都有不同地难题。
    老百姓要觉得人对头了,大鱼大肉,倾其所有招待客人也不眨下眼睛,但是也许为了一颗树一拢菜,为了田边地角,争得不可开交,甚至动手动脚也不稀奇。
    农民既有善良淳朴,也有小肚鸡肠,奸巧狡猾的,这些人的工作都得做通,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必须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工作。
    大方向定了,细节决定成败,陆政东一路想着回到了县里。
    分管工交的副县长闫玉明,交通局长耿长标已经在小会议室等候。
    陆政东进了会议室,知道两人等了好一会了,客气的道:“让两位久等了。”
    坐下以后,陆政东就道:
    “闫县长,耿局长,有个好消息先给你们讲一下,修路的资金问题已经基本落实,我跑了一趟,争取了一些扶持资金,最快就在这几天到县财政的账上,修路的启动资金已经解决了。”
    闫玉明和耿长标一听都是喜形于色,虽然陆政东是信誓旦旦的要修路,风声也已经放出去了,这事肯定是有几分把握的,但是两人心里都还是有点怀疑陆政东是不是能搞到那么多资金,更没想到这么快就有资金到位。
    闫玉明到:
    “耿局长,你谈一谈修路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技术上的事情今天不谈,隧道的事情今天也不谈,今天主要谈谈实际干起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这些我们要先有个思想准备,尽可能的做到心里有数。”
    耿长标是老交通,修公路容易出现什么问题他是了如指掌,道:“虽然公路的硬化基本就是随老路走,但是还是要占用一定的土地,最大的问题还是由于要拓宽路面占用农民土地的产生的问题。”
    陆政东点点头: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们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