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心头不舍,此地僻静不怕被人看到,乃大着胆子抱住青青调笑道:“有什么不放心的?担心我红杏出墙?”
首次受到曲江的拥抱,青青心中大安,热情的回抱着,俏皮道:“就是,就是怕你给我红杏出墙,你怎么保证啊?”
主动出击后曲江心思灵活起来,望着青青那娇艳欲滴的樱唇,目中柔情四射,沉寂许久的暖流再次活泛起来,曲江知道每次暖流涌动自己的声音便会起变化,确切来说都会变得动听,当下柔声道:“那你需要什么样的保证呢?”
青青本已被看得娇羞异常,又被动人的声音激荡忍不住闭上眼睛羞道:“我……我不知道……”
望着青青美丽的面容,曲江忍不住低下头深情地吻上青青娇艳的樱唇,良久方不舍地分开,用低沉的声音说道:“这样的保证够么?”
这一刻的青青哪里还有思考的能力,浑身瘫软在曲江的怀抱,双手不知何时搂在曲江的脖子上,只顾急促地喘着粗气。
沐浴在爱河的一对新人就这样静静矗立在河边,接受着夏日的微风带给他们的祝福。
青青和柴影走时振动全乡,这穷乡僻壤十年不出大学生,这一出就出两个,还全市的高考状元和榜眼,于是县里、乡里、村里三级政府各出奖金,按等级发放给青青和柴影。这年头状元不值钱,不说省里、市里,便是县里头名也能被冠以状元头衔,不过青青和柴影的成绩倒真有些水平,放到省里也能排进前十。
青青由于是考进京师大学,更被抬得老高,临行都是县里派车来接到市火车站的。相比之下柴影的待遇就差多了,除了奖金不如青青高,还要受校长、老师的说教,师长们一个劲替柴影惋惜,说当时如果听从他们吩咐,如今一定也同青青一样考进京师了。柴影表现出虚心受教的意思,不断表示辜负了老师们的期望,可表情上却没有一点后悔的意思,反倒异常开心,令师长们大失所望。
青青走后曲江也摆脱无所事事的状态,当天就聚拢全家商讨自己以后的事情。
家里人围着饭桌坐好后,曲妈妈按不住心中疑惑道:“以后?以后跟你爸爸种地呗,还有什么商量的。倒是你也老大不小了,今后不念书,抽空去看几个对象,妈都帮你看过了,人都不错,就差你自己过目了,啥时候你……”
曲江连忙打断妈妈的唠叨,如果让妈妈说起相亲的事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曲江把水杯往妈妈面前一推道:“妈……喝口水,你看家里地少,这一年下来打出的那点粮食也不好干啥,我琢磨着今后还要多方面发展,光靠种粮食啥时候才能脱贫致富啊?爸你说是不是?”
曲父将卷好的纸烟放到舌边添湿粘好,点头道:“看来这书确实不白念,说说有什么想法!”
见父亲感兴趣,曲江劲头也足了许多,忙把火柴划着给父亲点上烟,吹熄后随手扔到地上道:“我想着搞点养殖,先试试养猪和养鸡,本钱也不要太多,弄得好还能赚大钱。至于病疫的事情我都跟乡防疫站打听过了,人说定时给禽畜打针吃药就没问题,就好像人打预防针一样。现在关键是饲料问题,像现在光喂粮食和蔬菜太不经济了,而且出栏慢。我在上学的时候专门找过这方面的书,查到过一些大概的配方,里面都是粮食加上鱼粉。粮食我们就用玉米,鱼粉更好办,河里小鱼小虾多的是,只要花功夫还不容易办到。”
曲江说得浅显,父亲很容易就听个明白,深深吸口烟道:“那地方呢?你打算在哪儿养?家里可没那么多空地了。”
“村东头宅基地不是已经分下来了嘛,我合计着一时半会也用不上,不如就在那盖个养殖场,离着小河还近……”
曲妈妈听到儿子打宅基地的注意,赶紧制止道:“什么用不上?那是留着给你成亲的,说话就要盖房了,可不能让你胡折腾。”
曲江现在就怕妈妈替成亲的事,苦笑道:“妈……哪有那么快,再说我可答应过青青等她四年的,你不是都知道嘛,当初也很赞同的。”
“当初是当初,现在人家考上京师了,你就死了这份心吧,回头就给我去相亲……”曲妈妈阴沉着脸,恨恨地说道。
曲父刚想搭话,一边曲小妹抢着道:“哥,老朱家可传过话来,说你们两个不般配,人家将来可是城里人,嫁人也要嫁个有身份地位的,你就别痴心妄想了。”
对青青父母的态度曲江早有预料,小妹的话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两人的关系主动权都在青青手上,如果青青也是这个态度那什么也不用说了,只当这段感情是个美好的回忆,反过来如果青青一心跟自己相好,她父母的态度也不过是个阻碍,还不至于影响到结局。目前曲江心情坦荡,一心打算在村里做出点事情,让自己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以后的事情全部交付老天爷处理了。
“阿江……,你跟青青的事确实不太合适,就不要再想着她了,但也不用着急结婚,那块地我看就按你说的办,建养殖场要多少钱?”曲父熄灭纸烟,闷声道。
曲江见父亲同意自己的意见赶紧道:“具体钱数说不太好,我打算先小规模试试,如果效果好再扩大,万一效果不好也不至于亏的太厉害。”说完见母亲瞪眼睛的样子,又加上一句。“我和青青的事情你们就不要担心了,不管怎样已经答应等她四年了,成与不成都放到四年后再说吧,反正我现在年纪也还小,先不用替我考虑其他的事。”
曲妈妈犹自不甘心,奈何赞同曲江的人多,只好被迫同意。全家人说干就干,用了几天时间搭起一间简陋的房子,还用些石料垒出猪圈、鸡舍,曲江的养殖场总算初具雏形。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从村里收购十头猪娃。又收购鸡仔,可是鸡仔太少就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