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五零被大佬甜宠的日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4章 出头椽子(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然不对。”姜宜凝正想细说,突然瞥见姜老太太一直瞄着的那间有门帘的房里,多了一双黑色布鞋,鞋面上绣着一朵红梅花。
    那正是韩晏氏穿的鞋。
    原来韩晏氏一直待在她房里听她们说话呢。
    姜宜凝也不算再说什么了,改了话题说:“三姑婆,我也是做大夫的。我打算以后除了诊脉,还做煎药的事。乡亲们来看病,看诊的费用不贵,只要另外出一点药材的工本费和送几捆柴火就可以了。您觉得怎么样?”
    姜老太太笑了起来,“阿拉当然觉得好,可是侬这么做,不会自己贴钱吗?做大夫的好心是可以的,但也不能把自己的家底都贴进去啊?”
    “我哪里有家底,现在孤身一人还带个孩子,能挣到钱让我和锵锵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别的方面,我不挑的。”姜宜凝笑眯眯地说。
    其实她还是有自信,就算没有像晏郎中那样要高价,她也是可以养活自己和锵锵的。
    这里的农村广袤,四里八乡足有上万人,只要有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人看病来找她,她就能有足够的收入。
    当然,不是高收入,只是收支平衡。
    在这个时候,她觉得也就够了。
    她得先在这里打响名头,等她过一阵子搬到市里,这些人才可能去市里找她看病。
    姜宜凝把算盘打得妥妥的。
    也是她运气不错。
    从这以后,在毛豆阿婆和爹娘一家人的宣传下,四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他们看病又多了一个选择,不是看一次就得卖田地的晏郎中,而是价格公道合理,甚至还给人义诊的姜大夫。
    而且姜宜凝是女人,很多乡下妇女有着困扰她们多年的妇科病,她们也敢上门求救了。
    很快她这里就忙了起来。
    姜宜凝的医棚忙得欣欣向荣,晏郎中那边的人就少得可怜了。
    不到三天,晏郎中就受不了,晚上偷偷去了晏大老爷家,寻求对策。
    但是晏大老爷让他不要着急,说现在新政府的政策还不明朗,暂且让姜宜凝做这个出头椽子吧。
    晏郎中得到晏大老爷的暗示,才安心下来。
    他也不再天天坐在医棚里,看着对面人头攒动的医棚咬牙切齿。
    而是买了个鸟笼,里面放了只学舌的鹦鹉,天天穿一件竹青布的长衫,托着鸟笼在村里走来走去,跟人说说话,聊聊天,逗逗孩子,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
    老实巴交的村民们不记仇,现在又觉得晏郎中没有那么讨厌了,还能和颜悦色跟他们这些泥腿子说话,确实是个不错的人。
    于是有些人又返回去找他看病。
    毕竟晏郎中看上去老成持重,比姜宜凝这个年轻姑娘稳妥多了。
    晏郎中也没有以前那么过份,不再动不动就让人卖田卖地了。
    这样一来,不仅南嘉村,就连附近村里的人,都觉得日子好过很多,不再担心一生病受伤,就要砸锅卖铁卖田卖地了。
    而姜宜凝这边求诊的人少一些,对她来说也是好事。
    不然靠她一个人,真要累死不可。
    锵锵依然坐在她身边,陪着她看诊。
    他虽然看不懂姜宜凝到底是怎么看病的,但他能数数。
    每天晚上看诊结束收摊的时候,他会告诉姜宜凝,今天来的人,比昨天多了,还是少了。
    一个个人名记得清清楚楚。
    姜宜凝总是笑眯眯地听着,听他说完,再奖励他一点小零食。
    就这样,随着秋收结束,大家喜迎丰收年,姜宜凝的名头在松海市郊区的四里八乡彻底打响了。
    也到了她要去市里定居的时候了。
    作者有话要说:
    各位亲们说说文名需不需要改一下?要怎么改才更好看呢?^_^。
    -------------------感谢在2020-11-28 06:02:12~2020-11-29 06:00: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哼哼哈嘿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