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五零被大佬甜宠的日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章 挣不挣钱的无所谓(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没过多会儿,老板娘用一个黑色木制托盘托着两碗香喷喷的阳春面过来,放到姜宜凝和锵锵面前。
    锵锵看起来实在太小了,虽然他极力挺直腰杆,脑门还是只能跟桌面平齐。
    这怎么吃面啊?
    姜宜凝忍不住问老板娘,“您这里有孩子坐的那种高椅吗?”
    “……我们是小店,没有那种东西。”老板娘有些尴尬,不过给姜宜凝出主意,“要不你抱着他吃吧?这么小的孩子,父母都是抱着他吃的。”
    抱着吃……
    姜宜凝头疼,她从来没有抱过孩子吃饭啊!
    果然一时义愤填膺头脑发热自告奋勇养孩子,还是太轻率了。
    姜宜凝其实只是自己在心里吐吐槽而已,她并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就放弃锵锵。
    可是锵锵像是感觉到她在想什么,立即很紧张地说:“锵锵可以自己吃面。”
    说着哧溜一下从板凳上滑下去,然后再巴着板凳腿爬上来。
    这一次没有坐下,而是爬起来直接跪在板凳上。
    这样他就可以比桌面高一截,可以吃面了。
    姜宜凝:“……”
    她有些担心,“锵锵,你这样会不会不稳当啊?万一摔下来怎么办?”
    “不会的,锵锵很稳当。”锵锵一手撑在桌面上,另一只小手拍了拍桌子,郑重其事:“看,没问题。”
    “好吧,你试试自己吃。”姜宜凝虽然迟疑,但还是心大的把一双筷子递给他。
    那筷子是成年人用的,有点长。
    姜宜凝想了想,扭头问正惊讶看着锵锵的老板娘,笑着问:“您有没有短一些的筷子?给小孩子用的?”
    老板娘回过神,笑着夸:“这孩子可真机灵。哦,短一些的筷子,有,这个我们有。”
    说着她一溜小碎步跑回后厨,给锵锵拿了一双短一些的筷子。
    锵锵和姜宜凝两人都饿坏了。
    现在安顿下来,两人默不作声开始吃面。
    这碗阳春面,姜宜凝吃得特别舒服。
    因为阳春面没有浇头,一般来说,阳春面靠的是一碗好汤。
    这家餐馆的阳春面里面的汤确实不错,不过更让姜宜凝赞赏的,是面本身的劲道和美味。
    真的能吃出一点点麦子的清香,但又非常细腻顺滑。
    用来做面条的面粉肯定是下过大功夫的。
    难怪来这家餐馆吃饭的人宁愿排队等半天,也不去旁边可以马上吃饭的餐馆。
    能出来餐馆吃饭的人,差的是那几万块钱吗?
    姜宜凝美滋滋吃完一整碗,看见锵锵也吃完了。
    不是锵锵吃的多,而是这边阳春面的碗都不大,里面装的面条也就小孩子拳头大小那么一小坨,配上清汤,好看的像是艺术品。
    但是也贵得出奇。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6 . cO m
    姜宜凝想到通货膨胀的问题,突然觉得口袋里那七块袁大头也不经花了。
    还是再换点物资吧。
    吃完阳春面,姜宜凝牵着锵锵的手走出小餐馆。
    她看了看表,才下午三点,还有大概两个多小时,老韩头才会来这边等他们回家。
    姜宜凝刚才向老板娘打听了这边卖东西的小店,决定去继续买东西。
    现在不去那些大百货公司,应该没有那么贵了。
    她先去中药铺子,买了一些看诊行医用的东西,比如药枕和药箱。
    然后问了好几个米粮铺子,才找到一点点陈年的粳米,不到十斤就要她一块袁大头。
    姜宜凝舍不得买,很惊讶地问粮铺的伙计:“……为什么这么贵啊?你们是没米了吗?”
    物以稀才为贵啊。
    “呵呵,这跟有没有米有关系吗?侬过几天再来,有小黄鱼都买不到米!”伙计趁着掌柜不注意,偷偷跟姜宜凝说:“侬还是去旁边的铺子买些二号粉吧,不然过几天真的什么都买不到了。”
    姜宜凝:“……为什么要买二号粉?”
    伙计愣了一下,“因为最好的面粉是一号粉,侬也买不起啊……三号粉和四号粉太粗了,侬这个太太带着小孩,应该也不会吃。只有二号粉质量不错,价格也没有一号粉那么贵。难道侬不应该买二号粉吗?”
    姜宜凝:“……”
    受教了,原来这个时候的面粉分的是一、二、三、四号四个品种,其实还蛮好记的。
    “……这样啊,那是不是去年的粮食减产了?为什么现在连米粮铺子都不卖大米和面粉了?”姜宜凝本来还想囤点粮食的。
    伙计伸出手指,指了指天,又指了指背后的掌柜,声音压得更低:“……变天了,老板们都是会做买卖的……都说好了呢……等新米收上来,更要做文章呢……”
    姜宜凝心里一沉,这些老板是要上天吧?这个时候联合起来想搞事情?
    她试探着问:“过几天新米都要收上来了,难道你们铺子还不卖吗?”
    今年看起来是丰收年,他们囤得起吗?
    “呵呵……太太,侬要不听劝,阿拉也不多说了,侬这边请。”伙计见姜宜凝只问不买,也不想跟她废话了,几乎把她搓着赶出去。
    姜宜凝拉着锵锵的手站在那米粮铺子门口,扯了扯嘴角,心想这老板打错了主意吧?
    既没有灾荒导致粮食减产,也没有兵荒马乱的,他们还想囤积居奇,给新政府一个下马威?
    真是疯了。
    姜宜凝也不打算这时候花冤枉钱买粮了。
    她相信这个新政府,也知道这个新政府的能力。
    不管怎么说,新社会里平民百姓一口饭还是有的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