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遭逐后我穿梭位面封神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二十七章 弹尽粮绝(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夜黑风高,问天祥正带着一众部将在时空交易站里挥毫泼墨,卖诗文赚积分。
    巩信伤重,给众人放哨。
    只听院外似乎有声响,竖耳细听,好像又响在院里。
    巩信起身要去看,就见一团黑影正朝自己奔来,急忙一边示警,一边抽出身上的匕首要上前迎敌。
    交易站里,文天祥等人正沉浸在诗文中,被巩信这一示警,众人一边去藏笔墨,一边请示仙人把此神迹隐藏。
    正焦急,就听外头细声呼唤:“丞相,丞相。”
    不是巩信的声音!
    “是我,张千载。”一个中年男人急奔过来。
    问天祥定睛一看,“千载?怎么是你!”
    来人张千载,是问天祥发小,旧日好友。二人一同长大,问天祥高中状元,进入仕途,张千载却时运不济,科举失利,只能在家务农。
    其间问天祥一直想提携他,但他婉拒不受。
    去年夏天问天祥曾被蒙军捉获,张千载设法营救,又一路妥善照顾。没想到问再次被擒,张千载又来了。
    旧友相见,万千感慨。
    “丞相你受苦了。”张千载忍不住哽咽。
    得知好友被捉,张千载变卖了家财,联合了江南一众义士,赶来营救。生怕来迟了。
    问天祥紧握着张千载的手,激动感慨不己。
    “何必以身犯险。”
    张千载带了百余江南义士前来。刘洙等人大喜过望,与众义士商议如何出逃,以及如何营救一众家眷。
    见了神迹,张千载大呼老天垂怜,了解了交易规则之后,便出去带了许多珍贵的东西进来,换了不少积分。
    跟神迹换了更先进的刀枪和弓弩。
    隔日夜里,众人趁张惟义不备,夜袭成功。砍杀张惟义及其部下数百之众,并救出众部将家眷。
    “千载,你把她们带到安全地方藏好,我们要赶去崖山与陛下会合,待日后再聚。”
    “好,丞相放心,我安顿好诸位家眷,便去寻你们。”
    “你……”问天祥想劝阻,不想张千载陷入险境。
    他此番去崖山,已做好赴死准备,张千载没必要卷进来。
    “不必劝我,我必与你共进退。”
    “好兄弟!”
    欧阳氏带着妾室与儿女与丈夫泪别,“务必珍重,我和孩子等你回来。”
    “夫人不必惦记我,哪怕……”
    “我会等你回来。”
    欧阳氏眼神坚定,把问天祥未尽的话堵在口中。
    问天祥想交待她即便没有他,也务必要带着儿女好生过活,可最后的话未及说出口,只哽咽着看她们走远。
    “走,我们去崖山!”
    祥兴二年正月,崖山行宫一片冷寂,正值新年,却无人有心庆贺。
    大殿内,杨太后、祥元帝把左丞相章世杰,太傅路秀夫等人叫到大殿议事。
    “太后,问丞相及其部将已被俘,只怕蒙军马上要集中兵力向崖山而来。”
    蒙军灭了问丞相的队伍,并生擒问丞相等一众部将,等于他们大乘陆上抗蒙力量已全军覆没。
    自得知问天祥被擒,章世杰和路秀夫就没睡过一个踏实觉。
    外头风大雨骤,大乘这个延绵三百余年的国度越发风雨飘摇,眼见亡国在即。二人生出一股无力感。
    杨太后见他二人不说话,看了一眼皇座上的皇帝,幼帝年仅八岁,还一脸的懵懂。
    德佑帝降蒙,她两个儿子被急匆匆推上皇座。
    大儿子病亡,小儿子难道要做大乘最后一任国君?若蒙军围攻,是要学德佑帝上表乞降,还是以身殉国?
    “德佑帝听说被封瀛国公,还在临安……”
    “太后!”陆秀夫打断,“我乘人铁骨铮铮,岂可向蒙廷低头!”
    杨太后脸色溃暗,“哀家只是预想最坏的结果……”喃喃自语,渐不可闻。
    祥兴帝安慰道:“母后,儿臣会陪着你的。”
    杨太后噙着泪点头,看着儿子一脸的稚气,心如刀绞,强笑着点头:“好。”
    “丞相,太傅,我等要不护着太后和陛下逃离崖山?”有官员建议。
    杨太后不同意,“先帝就是你们说要逃至雷州,海上遇台风,帝舟倾覆,害他溺水才……”
    她大儿子死时才十一岁。如今唯剩祥兴帝这根独苗,她如何肯他再受颠簸之苦。
    章世杰和路秀夫也不同意再逃。
    蒙军生长于草原,不擅水战,也许他们能以此为据点,击破蒙军,并以此收复失去的国土。
    “丞相,那我等要先占领崖山出口,保住向西向北撤退通道。”
    要是有个万一,他们还能护着皇帝和百官出逃。
    这一路从临安退至福州,再退至泉州,再至崖山。而今崖山也得留出撤退通道。
    崖山行宫位于崖山孤岛上,西有汤瓶山做为屏幛,东为无望的大海,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谓之崖门。
    只要守好崖门,若有万一,便可向北向西出逃。
    章世杰脸上疲态尽显,“陆地已被蒙军占领,向西向北又能撤退去哪里。”
    一时商讨不出对敌之策。
    为防军心涣散,士兵出逃,尔后章世杰命士兵把千余艘船绑在一起,又烧毁宫殿行宫和屋舍,把祥元帝的大船围在众船中间,做好背水一战准备。
    正月末,张弘范得知问天祥等人逃脱,气急败坏,率蒙军攻至崖山。
    对崖山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蒙军先是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等易燃物品,乘风纵火冲向乘船。但乘船船身皆涂湿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蒙军的火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