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章 开始打仗(捉虫完毕)(第3/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即合,便有人来给她做采访,问她一些小时候的事情,问她作为女子,长大了为什么要从军打仗的诸多问题。
    玉珠儿如实回答,“我想,我在是一个女人之前,首先是一个人吧?是人,就有做选择的权利。我喜欢打仗,所以选择了打仗,这跟我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关系。”
    “这个世上,大家对女人的限制太多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说的多了,我们就信了,以为自己真不能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真的不可以吗?没有试过,为什么就说自己不可以呢?今天我想告诉大家,打仗,我试过了,我是女人,我照样可以上战场。”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去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
    这段话,被印刷出了无数的小册子,发往了禹国各处。青州自然也是收到了的。越子詹很喜欢女儿说的这段话,道:“如今,青州女子,都拿你做榜样。”
    玉珠儿便笑道:“父亲,你不生气?”
    越子詹摇头,“你给爹长面子了,我生什么气,我能把你送去徐州,就没想过拦住你后面的路。”
    玉珠儿便高兴的回家,然后问越子詹:“父亲,我想去看看红薯,我们青州一定种了很多吧?”
    那是自然了。越子詹脸上激动起来,“走走走,我也正想带你去看看,如今咱们青州,可是农……产?”
    “农产品,父亲。”,玉珠儿道,“皇太女殿下跟我说过的,以后咱们青州就是禹国的粮仓。”
    那是!越子詹道:“红薯已经开始收第一批了,你是没见过,天爷,那么多!那么大的红薯啊!一称,天爷!可比水稻有看头多了。”
    反正,就是现在发生饥荒,也能挺过去的。他第一次满足的道:“闺女啊,阿爹之前也喜欢打仗,但是现在阿爹喜欢种田了。”
    当看见粮食慢慢的长大,能被吃的时候,他的那种心,简直就飘在天上,没有任何人可以要求他踏踏实实的走路,他就要飘!!
    飘着的感觉,实在是幸福了。
    红薯,永远的神!
    ……
    “就是这个东西,能吃饱肚子?”铃州,一个流民拿着红薯,满眼不可置信,“真的可以吗?”
    那给他红薯的官兵就笑着道:“自然可以,你不是已经在吃了吗?”
    流民便忙又吃了一口,狼吞虎咽起来。
    这一波流民到铃州的时候,已经饿的不行了。
    这些人,有的是燕国人,秦国人,楚国人,鲁国人,四国的人混在一起,老的少的混在一起。
    一路上疲于奔命,好不容易到了禹国,终于如传闻中的一般,吃上了粮食。
    那官兵就问,“如今九月,正是收粮食的时候,你们怎么都跑出来了?”
    那个吃红薯之前还问了一嘴的人就道:“老爷不知,我是燕国人。我们那里,今年收成不好,但是赋税却比以前多了,后来大家都说,是当时燕国对秦出战,虽然最后没有打成功,但也耗费了不少的粮草。”
    “今年收成不好,粮草没了,便想从我们老百姓的嘴里抠,我们哪里有,便有交不上粮食的人家跑了出来,好歹有活路。”
    那官兵却道:“见你说话斯文,也不是为了一口吃的来禹国的人啊。”
    那燕人就笑,“我家也算是书香世家,只是后来没落了,只有一些田产,如今燕国赋税重,我心里早没了守着祖产过日子的心,便想来禹国做生意,谁知道走在路上,遇见了山匪,我的管事全被杀了,拼死护我出来。”
    他说着说着哭起来,“我实在没办法了,饿着肚子,凭着一口气走到了这里。”
    官兵就叹息,“你们来的还算及时,朝州还要人去挖煤呢,且最近种的红薯也熟了,足够你们吃了。”
    他说完,就对着一个穿官服的人道:“空子,你过来,今天就送他们去煤矿,或者再修点水渠。”
    又跟这队流民介绍道:“他是我们这里的小队长,会带你们去煤矿处。”
    空子就哎了一声,走过来道:“你们跟我走——这次挖煤矿和修水渠都是三个月,三个月后,过了年,你们有想走的便走,我们不拦着,但是这三个月,不能有走的,不然,被抓住了,就要入刑。”
    吃了他们的红薯,就要干活,如今铃州又新建了几座煤场和烧焦厂,需要的人多,流民来者不拒。
    但是也不能要求人家给你挖一辈子的煤啊,有些人是有才能的,完全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他们也是支持的。
    比如前阵子,有一个手脚不太灵活,说话也结结巴巴的汉子,大家都觉得他除了挖煤一点用处也没有了,结果人家硬是不干挖煤的活,毅然决然的离开挖煤厂,去了隔壁的销售厂。
    那销售厂,销售各种东西,有镜子,扇子,衣裳,手绢,这些都是从徐州运送过来的。
    如今,大家买这些小东西,其实也很认“罗家制造”,便有其他的制造,东西卖不出去的。
    他们需要销售的就是这些。如今出了一种新的销售模式,不是再等着客人上门,而是需要销售人员上门去推销,推销自己的产品,因为大多数是妇人和姑娘们用的东西,所以基本上都是妇人做推销员,她家男人也跟在左右,送货,提货,搭配干活。
    那从煤场出来的人手脚不灵活,嘴巴也说不出全话,口吃,自己上门推销,便遭受不满和白眼,期间苦楚,不必多说,有人劝他放弃,他也犹豫,好在最终没有离开,而是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改去给男人推销东西。
    他拿准了市场,将一种叫做啤酒的东西推给了铃州万千男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三个月后,他的业绩是第一。
    那时候,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