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贺文嘉,王苍,都在往……(第1/3页)
渔娘没想到大哥和贺文嘉来温泉庄子,算一算日子,她以为贺文嘉要等到小年前?后才有空闲。
看到贺文嘉气哼哼地进?门,渔娘顾不得说?书先生,故意笑道:“呀,咱们家贺大人?来了?,瞧你这红光满面的,这是?有什么好事吗?”
贺文嘉眉头微扬:“我的差事办完了?,算不算好事?”
“你的《数术全?书》交上去了??”渔娘忙问。
贺文嘉点点头,书交上去了?,不过还要等太学、国子监里的数术先生们,以及钦天监的监正审验通过才能行。
若是?对书的内容有争议,或是?还要请其他擅长数术的大儒再审验,力求没有谬误。
“贺大人?,恭喜呀!”
“这一年多你真是?太辛苦了?,难得呀!”
渔娘从没怀疑过贺文嘉在数术方面的本事,她笑道:“离过年还有一段时日,不如咱们提前?庆祝一番。”
贺文茂和孟氏都说?好,贺文茂道:“等《数术全?书》通过审验后,咱们再摆酒请范先生一起庆祝。”
《数术全?书》审验难度非常,贺文茂感觉审验花的功夫,或许比编写?一本书耗时更久。
贺文嘉笑着道:“不用那么久,我师父说?明年二月前?应该就能办妥。”
数术不同?于其他经史子集,书编写?出来才算过了?第一关,要想快速通过审验还要另想些办法。
范江桥自己就是?数术大儒,跟他交好的朋友中许多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至少在数术方面的学识和名声,远远高过太学和国子监里的数术先生。
今年这大半年范江桥也没闲着,弟子在家勤勤恳恳编书,范江桥把天南海北的好友们请到京城来交流学识。
天气暖和时他们多是?住在京郊道观中,入冬天气严寒,范江桥把他的好友们请到渔娘开春时买的小温泉庄子里住。
如今,到了?用他们的时候了?。
贺文嘉的《数术全?书》才交上去,隔天,跟范江桥一起号称’南范北张’的大儒张千秋,亲写?手书托国子监里一同?乡友人?上交皇上。
信里称:草民偶然得闻范江桥弟子编写?《数术全?书》一本,心中甚为欢喜。老夫对数术颇有心得,愿揽之一观。
腊月十二,皇上下旨,请张千秋为首的数术大儒到国子监,跟众位国子监和太学的先生们一起审验。
有这些当世数术大儒在,进?度自然不会慢。
范江桥对自己弟子有信心,把好友们送去国子监就不管了?,在家喝茶看书,或是?教一教徒孙,听听他们西北一行路上的趣事。
贺文嘉最近也悠闲得很?,之前?为了?《数术全?书》这本书日忙夜忙,如今总算交出去了?,这几日他在翰林院里颇有点无所事事的感觉,一日里有小半日,都在翰林院里跟老大人?们下棋,喝茶。
翰林院学士张长广看他不顺眼?,把他叫去御前?给阁老们打下手。
贺文嘉指着自己?叫他去?他才歇几日啊?
张长广点头:“说?的就是?你,年纪轻轻的不多做事,哪能有好前?程?”
贺文嘉不乐意,正欲推脱:“可蒋大人?、冯大人?他们……”
张长广瞪眼?:“你是?翰林院学士还是?我是??”
“您,当然您是?大学士了?,翰林院您说?了?算。”贺文嘉忙捧着笑脸道。
“哼,知道就好,别跟耍心眼?,赶紧滚去干活。”
“好嘞!”
今日内阁大人?们正在御前?整理?今年这几年天下各省田亩、人?口?、赋税等文书。
这些文书有些来自户部,有些来自各地税关,各地所有文书汇聚在一起,贺文嘉习惯性地列了?张表格出来,把各地数字都填进?去。
内阁首辅姚炳笑了?笑:“去年你统算钟应芳家的账务做得不错,要不是?张大人?叫你来,我们竟把你这个机灵鬼忘了?。”
刑部尚书周昌笑道:“忘不了?,他不是?才编了?本《数术全?书》么,他若是?没来,皇上定会把他叫来。”
兵部尚书袁峰把手中文书都交给贺文嘉:“贺大人?能者多劳,下回我兵部需要统算时,一定请贺大人?去帮忙。”
陈方进?也笑着说?:“不能只叫姚大人?、周大人?、袁大人?专美在前?,老夫也是?一把年纪了?,贺大人?,有空多去吏部走动走动啊。”
贺文嘉忙说?不敢:“六部里能人?无数,哪里用得上下官。”
皇帝轻哼:“你知道就好,赶紧把手上的事做了?,朕等着看。”
贺文嘉忙低下头做统算,内阁的大人们也不故意在皇上跟前?凑趣儿了?,低头做自己的事。
两?京一十三省的数据不算麻烦,贺文嘉做熟后,前?后花了一个多时辰把表格做好。
检查完表格,贺文嘉刚抬起头来,高九带着几个太监带着抬着几个大箱子过来,高九躬着身子笑:“贺大人?,皇上吩咐你把这些文书一并统算了?吧。”
“这……”
贺文嘉扭头,这才看到皇上和内阁阁老们都不在,仔细听才发现他们在后殿喝茶谈话。
“下官……”
不等贺文嘉说?出口?,高九就道:“箱子里装的都是历年各地的田亩、人?口?、赋税,这些每年都是?算过的,大概有个总数。皇上说?啊,您把这些算到您列的表中,他想瞧瞧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