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8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陶爱红对此倒也没意见。

    开玩笑!不用工作,每天躺着嗑瓜子看电视,过年还有分红,这样的好事去哪找!

    不就是看店吗?谁爱看谁看去,反正她是不爱上班的。

    次日,孟来弟又过来了,见家里没人在,就偷偷溜进甄臻的房间里。

    平时这屋都上着锁,孟来弟从没进来过,眼下头一次进来,才发现,这屋里家具不多,但样样都是精品,书桌上还摆放着一盏台灯和一个皮面本子,看起来挺有文化气息的。

    孟来弟翻了翻本子,正打算放回去,就见本子后面写着几行字——

    脑轻松配方:黑XX,人参,枸杞……

    孟来弟瞪大眼,没想到她婶奶奶能蠢到这种程度,竟然把脑轻松的配方随便写在本子上!

    真是老天有眼,终于让她给偷到了。

    孟来弟把这几个字抄在手掌心,又把本子放回去,陶爱红上了趟厕所出来,就见孟来弟鬼鬼祟祟地走了出去。

    “孟来弟,你干嘛呢?”陶爱红喊了一声。

    孟来弟吓得一哆嗦,“我没干嘛!我就是来看看我婶奶奶。”

    陶爱红围着她转了一圈,孟来弟怀孕了怕热,入秋后还穿着单衣,看着是没藏什么,可她这样子实在可疑。

    陶爱红虽然喜欢跟她一起蛐蛐婆婆,可她不傻,婆婆那屋天天锁门,难得今天没锁门,孟来弟就往里头钻。

    这要是钱被她偷去了,陶爱红找谁说理去?要知道婆婆的钱就是她的钱,孟来弟要是损害她的利益,她跟孟来弟没完!

    孟来弟心虚,怕她看出不对劲,捂着肚子喊疼,装模作样地弯着腰走了。

    甄臻回来时,陶爱红就跟她说了这事,甄臻打开笔记本,果然发现笔记本里的头发丝已经掉了。

    鱼儿咬饵了,甄臻笑笑,把笔记本放起来,装作不在意道:“没事,少了点钱,不是啥大事。”

    陶爱红差点跳起来,“我就说孟来弟这小蹄子不对劲!她竟敢偷你钱!偷多少?我这就骑车去申家要!”

    “没多少,”甄臻想让她吃点教训,“知道她不是好东西,没事就别把她往家里带。”

    “我没带,是她自己跑进来的。”

    “行了,我有事交代你去做。”甄臻刚从县里开会回来,徐蔚为了扶贫,打算放开各行各业的经营,对全县养殖生猪超过20头的农户有补贴,养的越多,补贴的越多,“去把二勇喊回来。”

    陶爱红急急去了一趟食品厂,带着孟二勇一起回来了,甄臻把县里的决定告诉他们。

    “也就是说,咱们县放开养猪了?”孟二勇挺激动的,养猪场是个赚钱买卖,可他们一直在山里偷偷干,不好扩大规模,县里放开养猪,他们就能明目张胆地建厂房,引进猪种了。

    以前孟大国的猪场养殖的都是普通猪种,现在外头都在养约克夏猪,甄臻想叫孟二勇去趟外地引进猪种。

    孟二勇当仁不让,“娘,这事不用跟大哥商量?”

    “想商量也没法子,你大哥在哪我都不知道。”

    “是不是急了点?”

    引进猪种跟本地大白猪杂交,培育成新的猪种,能提高产量,改良肉质。

    甄臻寻思着快过年了,县里放开养殖,今年猪场就能扩大规模,“你去外地引种,爱红带着养猪场的老于,去乡下收点半大的猪回来,养到过年前就能宰杀了。”

    陶爱红嫌弃猪场脏,装猪的车臭,可她不敢顶嘴,更何况养猪场要是赚钱了,她也能多分点。

    县里的文件下发之后,李德成骑车来了一趟。

    甄臻给他倒了杯红糖水,李德成喝了一口才说了村里想扩大规模的事。

    “扩大规模是好事啊。”

    李德成不仅想扩大藏红花和药材的种植面积,还想鼓励各家养殖蘑菇。

    “蘑菇?”甄臻有些奇怪,“怎么想起来养蘑菇?”

    “公社从沪市马桥引进菌种,各村要想养殖蘑菇,公社可以派技术员来指导。我寻思着,种蘑菇也不要啥成本,各家搭建菇房,每天喷喷水就行,也不费啥事。有些人家劳动力多,非农忙时,就有人闲在家里。人一闲着就容易挑事,我这不是想找点事给他们干,省得给我惹麻烦。”

    甄臻笑笑,“你也挺不容易的。”

    “那你觉得种蘑菇能成吗?”

    “能成,眼下蘑菇收购价格高,种蘑菇肯定有得赚。过几年遇冷了,咱们钱也赚到了,不是?”

    两人又说起养猪的事。

    李德成欲言又止:“我听说大国一直在山里偷偷养猪,有这事不?”

    眼下政策放开了,甄臻也没瞒着,“是养了。”

    “多少年了?”

    “也就几年。”

    李德成真心佩服她,什么都走在别人前头,难怪人家能赚这么多钱。

    “我们村也想养猪,能不能去大国的猪场参观参观,跟大国学学经验?”

    甄臻笑笑,没有拒绝,“都是自己人,我还能说不?”

    李德成真心感谢她,别看养猪这事简单,可真要上规模,那是需要技术和技巧的!猪多了就容易生病,行情也有好坏,村民们辛辛苦苦养了一年,最后猪肉掉价卖不出去,亏本了,李德成可没法对村里人交代啊。

    “只要猪好,我们猪场可以全部买过来。”

    有她这句保证,李德成当然高兴,“咱们村全靠你一个人撑着!没有你,别说盖楼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