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0章(第3/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好几千!你婶子真够偏心的,帮孟大建不帮你,盼弟在你婶子手下拿钱,周淑芬一年能赚几千,她家马上就成万元户了!我们呢?我给你生了四个孩子,还有两个儿子要养活,你就给我这点钱,比不上人家一个手指头。”

    孟大柱给人装修铺子,干的是辛苦活。

    可再辛苦的活他都从不抱怨,就是觉得未来是能看得见的,谁不想辛苦一天回到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的?

    以前张巧红也不错,跟周淑芬也有说有笑过,自打周淑芬煮猪头肉赚了钱,张巧红就像变了一个人。

    “你怎么不说招弟还考上大学了呢?张巧红我可告诉你,我婶子跟我可没一点血缘关系,我叔死得早,我婶子完全可以改嫁的。她对咱家人好是情分,不好咱也不好说什么。”

    “可她对孟大建好,对你不好。”

    “那你也没人家周淑芬的本事!”

    “我是不会煮猪头肉,可你婶子让苟子娘和张翠花做咸菜、辣椒酱,陌生人都能帮,咱们就不能帮帮咱们!”

    张巧红真是魔怔了,连孟大柱都知道苟子娘的辣椒酱,张翠花的咸菜做的好。

    今年他婶子要开食品厂,这两人的咸菜辣椒酱,拿去哪里都受欢迎。

    孟大柱知道自己没这本事,也不嫉妒,张巧红倒好,天天盯着人家,这日子还怎么过?

    孟大柱懒得搭理她,气得骑上自行车就去了县城,打算在工地搭张床,将就睡一晚。

    出了正月,服装店和布料店一起开业了,孟大国买了几挂鞭炮接在一起,足足炸了一万响,炸的马路上都是红色彩纸。

    门口摆着两排花篮,是陶爱红去置办的,门头上写着“焦点女装布料”。

    店名是焦蕙兰想的,陶爱红也同意了。

    甄臻原想起个高大上的名字,别看现在就是家平平无奇的女装店,可难保将来不能走向全国,迈向世界。转念一想,将来再说将来的话,县城老百姓字都不识字,取名字当然越简单越好。

    去年模仿好婆婆的两家食品店都关门大吉了,今年初又开了四五家店,这条街比以前热闹了。

    鞭炮一放,花篮一摆,加上好婆婆的客流量大,有不少凑热闹的人往店里挤。

    女装店这边单价高,看得多买的少。

    面料店那边就不一样了,百货大楼要票还卖十几块钱一米的的确良,这边不要票,只卖10块钱一米,开业搞活动,打8折,8块钱一米,款式还比百货大楼的新。

    这料子手感好,做衬衫做裙子都行。

    四个款式,男人能穿女人也能穿,年纪大的人能穿,年轻人也能穿。

    客人一窝蜂涌入面料店。

    陶爱红就嚷嚷:

    “比百货大楼便宜了一半,不用票就能买,买到就是赚到!给自己买,给对象买,给孩子买,给父母买,买多赚得多!不知道做啥款式的,您抬头看看左边墙上的成衣,这都是咱自家的料子做出来的。”

    客人一开始还没注意,抬头一看,乖乖,还以为只能做点传统样式,没想到还能做这么多款式。

    这得有十几种了吧?

    可别说,成衣做的这么好看,谁都想买几块布回去了,这布料还能做假领子呢?脖子爱出油的人,衬衫上总是黑乎乎的,做了假领子就不用天天洗了。

    这布料用途可真多。

    “这两种布各给我1米!”

    “我每种布都要1米!”

    “这布给我2米!”

    扯布料很省事,熟练工只要把尺子往布料上一放,横着一撕,就能把布料扯断。

    算账也方便,买1米布就8块钱,以此类推,陶爱红这边撕布,那边收钱。

    早上还忙得过来,到了下午,不少人听说焦点布料时髦又便宜,都跟亲朋好友来看看,甚至有从乡下过来专门买布的。

    店里乌泱泱挤了一群人,陶爱红嗓子都要冒烟了,忙得恨不得长8只手。

    甄臻见她忙不过来,就把孟盼弟派过去帮忙了。

    孟盼弟就是甄臻的左护法,她如今做事利索,和陶爱红一个扯布,一个收钱,再有孟二勇和孟大国打打杂,倒也做的有条不紊的。

    比起布料店,女装店的生意显得冷清。

    女装价格贵,这几天又回温了,棉袄都不要穿,羽绒服卖不出去,春夏装又太早。

    整整一天,焦蕙兰只卖了5件衣服,算起来赚了20多块钱。

    赚的其实也不少,一天能赚20块,一个月就是600块,一年也直奔万元户了!

    放在从前,焦蕙兰守着这点钱,夜里都能激动得睡不着觉。

    可人见识过钱,对这点钱就看不上了。

    比起布料店的人挤人,比起布料店上千块的营业额,她这边就有点不够看了。

    甄臻却一点不担心,晚上特地收看了天气预报,回屋就跟焦蕙兰说:

    “后天就降温了,这次降温是要下雪的,只要下了雪,咱们的羽绒服就好卖了。”

    这几天,甄臻在捣鼓食品店的新品,今年她要开食品加工厂,零食店散装出售的同时,也将把好婆婆的明星产品,做成袋装的推向全国。

    甄臻就想研发点新品出来,到时候一并推出去,哪个品种卖得好,就作为主推产品。

    “娘,您又捣鼓什么呢?”

    “我想做个多味花生米和糖霜花生米。”

    花生米货源不紧缺,每年花生上市的季节,农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