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4章(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甚至卖馒头、卖点家里种的蔬菜都行!你男人还可以去羊城沪市倒卖点电器衣服回来卖,赚点差价。这年头信息不发达,可别小瞧了这差价,做好了那也能赚大钱的!”

    甄臻就这么一说。

    现在还真是遍地是黄金,哪像后世啊,卷得要死,做什么都不容易。

    赵美兰想着倒卖电器是要成本的,也很难把电器拉回来,他做个中间商还行,真去外地进货也是担惊受怕的,还不如像甄大姐说的这样,卖点吃的、蔬菜什么的。

    “我婆婆面条做的不错,我家院子口有间小房子,倒也可以做个小卖部。”

    “那也行的,支几张桌子卖面条,边上划一块地放个柜台,不用太大,三四平米就能把小卖部做起来。”

    赵美兰心里有数了,她在供销社上班,手头倒腾东西本来就方便些。

    在家门口开个小卖部还挺稳妥的。

    孩子大了,没人的时候都可以帮忙看一下。

    看家守室做生意,到底让人踏实。

    “还有啊,你总觉得你的工作是铁饭碗,可你想想,现在政策放开了,像我这样的店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小卖部、食品店、电器店、饭店都有了,人家东西比供销社多,服务比供销社好,还不要票,那谁还去供销社?供销社都关门了,你的工作还能保住吗?”甄臻直言道。

    赵美兰没想到还有这一茬,越想越觉得甄大姐分析的太对了,就甄大姐这家店开业后,她们卖食品的柜台就不如从前了,虽说还不大能看出来,可这趋势确实是有了。

    真要走到那一步,铁饭碗就不是铁饭碗了。

    赵美兰回去就跟男人商量了,男人在抽烟呢,听说好婆婆食品店是他甄大姐开的,差点把嘴唇给烫着。

    “真是我甄大姐?”男人凑过来。

    “这还有假?喏,这包零嘴就是甄大姐给的,我要给钱她非不要。”

    男人尝了尝,给的评价挺高的,他原先不敢干,可一听说甄大姐干了,顿时就觉得不是事。

    “那就按甄大姐说的,开个面店加小卖部,说起来,咱们是不是县城第二个干个体的?”

    街上偶尔也有老乡来卖青菜、辣椒的,但都不固定。

    开店的倒真只有甄大姐一个,他们家开起来,肯定也是整个县城都轰动了,赵美兰单位的人免不了会知道。

    但也没啥,一来是政策放开了,二来是她家在同事眼里还是挺穷的,都觉得她靠一个人的工资养一家老小,觉得她男人残疾还吃软饭,公婆还要上门作妖。

    就挺惨一女的。

    “我去找领导哭穷,说家里实在生活不下去,男人只好开个铺子补贴家用,虽说这样你名声是差点,但至少不会有人坏事,人家见咱们家穷,还都想帮一把。要是知道你我一年能赚上千,肯定有不少红眼的。”

    男人点点头,他名声差点没啥,也不是差一天两天了。

    前些年晚上去黑市,对外都说去打牌了,人家看他那眼神都不对劲。

    说干就干,次日赵美兰就去单位哭穷了,领导一听说她家困难到这地步,男人残疾的手臂还要去省城做手术,也就没说别的。

    领导不仅没阻挠,还特地交代她,“开起来要告诉我们,我们也去捧捧场。”

    单位那边安顿拍好了,装修也就提上进程了。

    原本是没打算装修的,可是受甄大姐影响,赵美兰还是想拿点钱出来,做个甄大姐家那样的小店。

    但也不用太复杂,房子就刷个大白,改个户型,隔出个厨房间啥的。

    赵美兰就找甄臻打听,甄臻顺手就把孟大柱兄弟俩推给她了。

    不得不说,这俩人在甄臻的调教下,也知道什么叫装修了。

    上门给赵美兰改房子时,说的头头是道,显得格外专业。

    “这里隔一间小卖部,做个玻璃柜台,柜台下开个门,进出钻一下,费点事但省空间。”孟大柱说。

    “厨房得弄得干净点,桌子不用做太大,随吃随走,墙上要挂个面的牌子,边上写好价格,窗户框最好也刷个颜色,显得亮堂”孟大建说。

    这些都是他们婶子教的,一回生二回熟,俩人很快就摸懂了门道。

    赵美兰就觉得他们很专业。

    也是这年头没有个体户,自然就没有这样的装修工,赵美兰还挺信赖他们的,全权交给他们负责。

    这俩人也是实在人,听说是婶子朋友,做事也尽心,很快就把户型改好了。

    这空间利用的是真好,一厘米都没浪费。

    看起来也干净清爽,却又还是有面点铺的烟火气。

    赵美兰笑道:“我甄大姐果然没推荐错。”

    孟大柱兄弟俩也很有成就感。

    赵美兰给钱不小气,按照约定的,拿了十五块钱给他们兄弟俩。

    总共干了七天活,一人就赚了七块五,兄弟俩别提多高兴。

    回家后,兄弟俩就说起这事,孟大柱喝了口小酒,红着脸高兴道:

    “我婶子说得对,以后咱不仅接盖房的活,也接装修改造,当然,地里的活咱也不能丢,省得混不好没后路。”

    赚了钱,全家人都高兴,能不能高兴吗?种地一家一年也赚不到两百块钱。

    这装修要是做大了,一直有活干,一个月能赚三十块,一年就是三四百,这比铁饭碗赚的还多呢!

    张巧红只顾拿钱倒是没啥触动,周淑芬却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