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3章(第2/4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糊,人家不敢随意让孟华通过。

    孟华失去了上大学的名额,失望落寞,这才积极跟当地小兵搞好关系,从而去了上面搞运动。

    但今年大国爹的身故补贴下来了,就说明组织上承认了他烈士的身份。

    这年头烈士子女是有优待的,可以由当地推荐上大学。

    大国爹在部队里级别不算低,孟华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大许多。

    甄臻没想到有这事,直接就找了李德成。

    “孟华要报名?”李德成抹了把汗,瞅她一眼。

    “德叔你别误会,我今天送绿豆汤不是为了贿赂大家,事实上,我刚知道这个消息。”

    李德成脸色好看了一些,“大国爹是烈士,你们老孟家又是十八代贫下中农,条件肯定是符合的。由我们村的贫下中农举荐,贫农协会会长担保,孟华就能上。”

    眼下最看重政治面貌,孟华这一点是不用说的。

    三年实践经验,初中文化都有,年龄也符合要求,在20岁左右。

    李德成算看出来了,这个甄桂芝不是个简单人物。

    孟家三兄弟就更别说了,走出去那气质都是人中龙凤,谁相信他们是下地的农村人?

    孟家迟早是要有出息的,这时候拉一把,以后说不定能记他一个人情。

    “贫农协会会长跟我是同学,我明天就帮你跑一趟。”李德成叭叭抽了口烟袋,眯着眼说。

    甄臻赶紧谢过了他,又给他端了碗绿豆汤。

    晚饭时甄臻说了这件事,三个儿子都很震惊。

    “可别说娘偏心,只给你弟报名,没给你们哥俩报名。虽然是靠举荐上的大学,但也要文化成绩好,否则上了大学大字不识,也要被大学给退回来,那丢人可就丢大了。”

    孟大国没意见,他本来成绩就不好,再说他是个顾家的男人,家里两个娃哪个都撇不开。

    孟二勇就更没意见了,他一看书就瞌睡,不是那块料。

    孟华:“娘,我怎么没听说这事?”

    这年头消息闭塞,很多重要的事说错过也就错过了。

    甄臻道:“我也是听苟子娘说才知道的,这事还没个准,如果最后去不了,也别伤心,明年还有机会的。”

    孟华还没从这消息中回过神,他已经很久没翻开过那几本书了,真能上大学,就意味着他能进学校里认真学习文化知识了。

    这是所有学子的梦想。

    孟华很激动,晚上一直窝在甄臻那屋,拉着她聊上大学的事,甄臻不堪其扰,直接把他踢出了门,这才得到瞬间安静。

    陶爱红回房里就对孟二勇说:

    “你还说你娘最疼你,我看她还是偏心老三!凭什么推荐孟华不推荐你啊,你比孟华差在哪?”

    孟二勇还真愣了一下。

    “陶爱红,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上学时每次考试都抄你的,你班级倒数第二,我倒数第一。就我这样的还上大学?”

    陶爱红叫他说的生气,“谁说成绩好才能上大学?推荐那不就是谁关系好就能去吗?”

    “你说的没错,可我不是读书的料,这一点你得服气孟华的,以前冬天下雪,家里没蜡烛了,他就拿着书站在外面借着天光看书,我真不能跟他比。”

    陶爱红就是觉得自己吃亏了,凭什么这么好的机会给孟华啊。

    要是孟华上了大学,工作后关系留在城里,就是城里人了。

    他们这种乡下人永远都比不上。

    次日甄臻跟焦蕙兰一起做了两锅风干鸭脖。

    鸭脖做好后,又蒸了绿豆沙和红豆沙的窝窝馒头,个头较小,就鸡蛋大小,馅料有甜味,吃起来像小零食。

    特地多做一些,捣碎了泡在奶粉里,二丫就能吃了。

    二丫已经添加辅食了,甄臻就把空间里的蔬菜水果挂面拿出来了。

    二丫最喜欢番茄味的,甄臻把面条煮烂后用勺子捣碎,加点菠菜胡萝卜喂给她吃。

    焦蕙兰就喜欢喂米粉,但甄甄觉得米粉就是大米做的,虽然也好,可还是需要搭配点别的。

    吃完辅食,甄臻还给二丫做了水果泥,当然用的是最常见的苹果。

    用勺子放在苹果上横着舀一下,就能把表面一层果泥舀下来,连汁带肉一起喂给她。

    二丫很是喜欢,每次吃果泥时都很乖。

    怕大丫吃醋,觉得大家都爱二丫不爱她了,甄臻每次切苹果时都会对半分。

    当然,三娃月份小,这些都是没有的。

    端午到了,甄臻早早就买了蜜枣和几种豆子,提前将腌好的鸭蛋黄取出来备用,又叫三个儿子去地里找了粽子叶,回家放在水桶里泡着准备包粽子。

    大丫端着小板凳坐在甄臻身边,拿起粽子叶跟甄臻学。

    “阿奶,粽子叶怎么放呀,大丫手小放不下。”

    甄臻细细教她,“像阿奶这样折叠,下面不能有缝隙,再抓点糯米放进去。”

    “然后呢?” 大丫奶声奶气问。

    “然后放点你爱吃的食材就行了。”

    大丫包了一个扁扁的三角粽子,很有成就感,特地叫她娘给她留着,不许别人吃。

    甄臻放点红豆沙和蜜枣进去,她甜咸的粽子都爱吃,不过肉粽子一般,咸粽子只放鸭蛋黄。

    坝头村不南不北的,饮食习惯也南北混杂,比如说中午一般吃大米饭,早晚一定要稀饭和面食。

    粽子方面本地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