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3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旨意虽然是明确的, 但帝王心思却难以捉摸。

    就像之前朱厚熜支持夏言等人收复河套,可一翻脸就把两人给弄死,还惩罚了所有支持河套之议的大臣,斥责他们伙同夏言。

    如今朱厚熜又让丁汝夔出军迎战蒙古大军, 丁汝夔怕自己贸然行事会落得夏言那般的下场, 于是求问严嵩, 毕竟严嵩最会揣摩朱厚熜心思。

    作为主和派的严嵩自然不想打仗, 若是打输了他们内阁也得跟着倒霉。

    于是严嵩对丁汝夔说,边境战败还好糊弄, 若京城战败这责任谁来承担?蒙古鞑靼此次来不过为了金银钱财罢了,就让他们抢,抢够了他们就走了。

    丁汝夔当真听了严嵩的话不出兵。】

    天幕中浮现出小动画,可怜的百姓们被掠杀强夺,旁边站着一排士兵, 无动于衷。

    “不出兵者, 斩立决。”朱棣咬紧牙关, 他从未想过大明朝会有这么一天。

    任由子民被外族欺辱, 这样的王朝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弘治年

    “这个丁汝夔!!朕要把他斩立决!”朱佑樘咆哮的嗓子都哑了。

    朱厚照虽然气愤但没有咆哮,但听神迹剖析了这么多, 朱厚照知道杀了这个丁汝夔还会有下一个。

    原本朱厚照觉的让文臣集团打击文臣集团是个好注意, 如今看来无止境的内耗消磨了为官者应有的良知。

    如今看来, 朱厚照还是觉的自己原来的路子对, 把江山“打”下来, 不内斗只制衡,一致对外, 就和他家太宗爷爷那般。

    【明军就看这蒙古大军掠夺百姓,直到他们抢够了离开京城。

    这就等于几个强盗来家里, 全家十几口人明明在家手上还都有武器,却躲在厕所里不敢出来,任由强盗胡作非为。

    可以说庚戌之变是继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第二奇耻大辱。

    等着蒙古军撤退,捡漏王仇鸾上线,一如既往的跟在蒙古大军后面装模作样。

    不想在途经白羊口时,蒙古大军被那里的守将拦住,蒙古大军掉头正好和和捡漏的仇鸾。

    慌乱中的明军发生踩踏,幸好仇鸾跑的快,不然就要被俘虏。

    惊险过后仇鸾不忘捡漏的老本行。】

    卡通仇鸾再次出现在天幕上,头上几个大字,我来捡漏啦!

    “天底下怎么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朱佑樘不知应该怎么骂仇鸾这个畜生,他比那些临阵脱逃的将领还要可恶。

    【仇鸾捡了命丧踩踏的蒙古兵首级,当做自己的功绩。

    朱厚熜见此,觉得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人,于是加封仇鸾为太保兼太子太保。

    有赏必有罚,朱厚熜派人逮捕了总督郭宗皋和大同巡抚陈耀,并且当场打死了大同巡抚陈耀。】

    “打死大同巡抚??怎么不打死那个奸臣!他不是大同的总兵么!”朱高煦实在不理解朱厚熜到底在干什么。

    一旁的朱高燧也理解不了,大同巡抚才是无辜的吧?

    【路人甲】:就是太刚愎自用,觉得自己天下第一聪明,不想被别人当猴耍。

    【路人甲】:老道士怕不是觉得自己得了一员猛将,可压制文官集团。

    许久不见的路人甲出来吐槽。

    【随后朱厚熜又将此次的罪魁祸首兵部尚书丁汝夔和兵部左侍郎杨守谦问斩。

    而且是马上问斩,一刻不等,负责审问丁汝夔和杨守谦二人的大理寺官员,只因审问饿慢就被杖责,甚至还被罢免官职。

    可见朱厚熜对不听自己命令的丁汝夔有多恨,对庚戌之变有多恨。

    除了丁汝夔和杨守谦外,还有很多官员被罢黜,比如户部尚书被革职,工部尚书被停了俸禄。

    总之,所有的大臣都有错,唯独朱厚熜自己没有错。】

    “严嵩呢?怎么处罚这个奸臣的?”赵匡美问,他的提问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

    【怎么说呢,严嵩虽然没有被惩罚,但是朱厚熜对他的恩宠大不如前,仇鸾变成了朱厚熜身边的大红人。

    朱厚熜恩宠仇鸾到什么程度呢?

    首先仇鸾的上书兵部不得查看,直接上疏给朱厚熜。

    有上疏告仇鸾状的,朱厚熜直接抓人,为了仇鸾还革职了三大营的巡视官。

    并且准许仇鸾自行推荐将领,不必经过兵部,给了他任职权。

    几项大权放放下去,可见朱厚熜对仇鸾的信任,以及他的思想再次转变,用武官集体来制衡文官集团,重新找平衡。】

    “重用这样的人,找什么平衡!”朱佑樘无语,他觉的朱厚熜比自己还傻。

    “坐井观天。”朱厚照道。

    朱厚熜或许对自己的聪明才智绝对自信,可有那么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即便在聪慧的人,只听不看,和睁眼瞎没什么区别。

    这也是为何朱厚照总想出京城,他要亲自看大明江山。

    【可惜朱厚熜没有找对人,过度的自负让他对仇鸾没有任何怀疑。

    甚至还同意了仇鸾负责马市,明朝和蒙古间的贸易再次打开。

    贸易本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公平贸易。

    显然俺答不是遵循规矩的人,特别在庚戌之变后,俺答对大明再不惧怕,手下败将而已。

    对如此羸弱的大明,他为何要公平贸易,俺答以老弱病残的马来换高价的丝绸和茶,不但如此他们还穿上汉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