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福运三岁小郡主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0章(第1/4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太子和太子妃对视一眼, 心道果然。先前说汪太医悄然离京之后,他们就觉得这汪太医怕是要性命不保。

    若这汪太医当真做了什么不可告人之恶事,那他这般悄然离开京城, 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他身为太医,一旦离开皇宫, 对那幕后之人就没了利用价值,幕后之人为了自身秘密的安全, 想必会杀人灭口。

    若汪太医还在京城,众目睽睽之下,那人即便想下手, 也还有所顾忌, 可他离开众人视线,那别人要杀他,又有什么可忌惮的。

    先前他们只是如此猜测,没想到竟然真的被他们给猜中了。

    太子问:“具体是何情况?”

    十一皇子:“九溟卫朝着汪太医老家方向沿途一路追赶,怎知汪太医不知是何缘故, 一直没有走大路……”

    派出去的九溟卫一直追不上人,无奈之下,只得分兵几路, 一路提前赶到汪太医老家去等,一路顺着大路追踪,另外两路则沿着小路追下去。

    最后几经辗转, 一路顺着小路追赶的九溟卫, 才在距离汪太医老家五十里外的一个县城外的荒郊找到人。

    但九溟卫并没有看到汪太医的人, 而是发现一个汉子赶着一辆牛车,拉着一个草席裹着的尸体,要去荒郊埋尸。

    那汉子见到九溟卫骑马经过, 便将草帽压得低低的,躲避他们的视线。

    九溟卫见那人形迹可疑,便上前,询问死的是什么人,为何到这等地方来埋。

    那人说是他家中兄弟病死了,因为穷,买不起棺材,家中也无地可埋,无奈之下,这才拉到荒郊野岭来。

    九溟卫见他脸上并无悲戚之色,且脚下靴子崭新,还赶着牛车,心中生疑,两人便翻身下马,一人上前仔细盘问,一人走到牛车边打算检查尸首。

    怎知那汉子答了两句之后,发现应付不过去,拔腿就跑。

    九溟卫当即便去抓人,怎知那人武功竟然不弱,一番打斗过后,两名九溟卫身上皆挂了彩,却仍旧未能将那人生擒。

    太子蹙眉,他了解九溟卫那些年轻小伙子的功夫,两名九溟卫都没能将他拿下,可见那人功夫的确很强。

    澜真公主好奇问:“那人跑掉了?”

    十一皇子摇头:“他受了重伤,但是不肯束手就擒,咬毒自尽了。”

    太子诧异:“功夫不俗,咬毒自尽,这怕不是和梁泉手底下的暗卫有的一拼。”

    太子妃和澜真公主深以为然,皆是点头。

    梁泉带领的那些暗卫,是陛下命人从大宣各地无人照拂的孤儿中选拔上来,特殊训练成的暗卫,且只效命于陛下一人,相当于是陛下的死士。

    整个大宣,只有他们这些规矩森严的暗卫,在完不成任务,又即将被俘的情况下,才会自尽,连训练有素的九溟卫都没有这个规定。

    由此可见,那汉子背后的主子是个多么恐怖的存在。

    可目前,众人只知道,汪太医在皇宫时,是为皇贵妃做事的。

    那难道,一个山匪窝里出身的皇贵妃,竟然有这样强大的势力,强大到暗中培养了死士?

    想到身边竟有这样一个恐怖的人存在,众人皆沉默了。

    十一皇子接着说:“那汉子死后,九溟卫仔细搜了他的身,却没有发现任何可以证明他身份的东西,身体上也无印记。”

    而后,九溟卫就去牛车上检查那具尸体,这才发现,那‘死尸’竟然是汪太医,脖子上淤痕青紫,显然是被勒死的。

    九溟卫十分意外,忙上前仔细检查,发现汪太医还有一口气在,赶紧将他们日常随身携带的保命丹喂了下去,随后又送到县城,寻了大夫诊治,这才抢回一条命。

    太子点头:“救回来就好,汪太医可说了什么?”

    十一皇子摇头:“不曾,汪太医被割了舌头,已无法说话。”

    太子问又问:“可能写字?”

    十一皇子再次摇头:“手筋也断了,无法写字,大夫说了,少则三五月,多则一年半载,那双手才能勉强握笔。”

    幕后那人的手段竟然如此毒辣。太子妃听得直蹙眉,澜真公主拍拍她的胳膊,太子妃感激地朝她笑了下。

    太子叮嘱:“一定要将人治好。”

    十一皇子点头:“大哥放心,已经将汪太医安置在安全之处,请了大夫在全力救治,等过些时日,他身体好些,便将他运回京城来。”

    太子点头:“如此甚好。”

    汪太医背后,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皇贵妃,那想必二皇子也逃脱不了。

    虽说有阿桶在,他们的阴谋诡计在皇室成员中无所遁形,可眼下来看,朝中大臣们是听不见诺儿和阿桶聊天的。

    日后要处置那母子俩,总得有理有据给朝臣们一个交代,免得引起朝野动荡,因此汪太医这个人证,最好保下来。

    说完汪太医的事,十一皇子问:“大哥喊我过来,可是有事要交代?”

    太子便把薛老三家谋划宴会一事说了,十一皇子虽感情淡漠,可对澜真公主这个阿姐也是十分亲近,薛凝这个外甥女和东宫几个孩子在他心中的地位同样重要。

    听完太子的话,十一皇子目光阴冷,蹭地站起就往外走:“我去将那对夫妇拿了,大刑伺候。”

    见十一皇子和太子对这件事的反应一样,澜真公主心中感动,伸手拉住弟弟:“十一你先别急,此事事关大局,需得从长计议。”

    太子也说:“你先坐下,听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