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香奈儿的村花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7章 你还记得上一次去田里栽稻子是什么时候吗(第2/2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番成绩,把东塘带火的。

    杨之玉说你尽力了,罗良师兄也看到了你的诚意,不会苛责你什么,所以,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何诺舟坐在基地的大棚里,看着凋谢的花和发蔫的果,搓了搓自己紧绷的脸,这段时间太累了,工作累,感情累,亲情更别提了,永远感到累。

    “我觉得我好失败啊……”他掩面,肚子里的苦水翻涌,自己还从没这么挫败过。

    杨之玉心里清楚,他的成长一路顺遂,哪里会想过失败,于是按住他肩膀,说:“你永远都往前跑着,仿佛从没歇下来,现在只是跑慢了而已,这不叫失败,况且我们的项目只是临时有点小困难,现在临近年关,所有机构都各忙各的,等年后,春天来了,肯定会好转。”

    何诺舟知道她好心劝解,却也附和着:“是啊,我需要等,急功近利做不成事。”

    杨之玉拍拍他:“而且东塘又不是只有农业,你的智慧农业虽好,但技术性高,投入市场大范围应用还需要时间,这还不如建几个采摘园来的实惠呢,农民吗,总是务实的,他们不看到切切实实的成果,就不会信你的那套说辞。”

    大棚里温暖潮湿,给杨之玉的话打上一层薄雾,听起来也暖暖的,润润的,很解渴。

    柔声细语灌进心腔,何诺舟喉头哽咽,眼睛润泽,忙把脸转到一边。

    他心里明镜似的,不能再去招惹她,就算不是因为她已经有了男友,自己也不能再去招惹。她太好了,若是不能百分百许诺爱她一辈子,保护她一辈子,那就不要随便将泛滥的感情倾泻在她身上。

    中午的时候,东塘副县长罗良请两人在县城中心区的一家土菜馆吃饭,又叫了五六人,都是东塘一中的校友。

    这些人大学毕业回老家当公务员,有的在镇上工作,有的在县里某机关,年纪也不均等,比他们大的就喊师兄师姐,小的就直接喊名字,大家的情态各异,有抱着一腔热血要做成事的,有喝酒附和的,有几乎不说话,但进进出出安排服务员布菜倒酒的。

    罗良倒显得清奇,不太像杨之玉见过的大多数领导,他更像个农民学者,不高的个头,肤色黑,带着无框的厚底眼镜,理着短寸,秃鬓角,大眼睛,高鼻梁,脸颊饱满,只听大家胡侃,很少发表意见。

    他问何诺舟和杨之玉,农科院项目什么时候能出版,新书上市后,有多大影响力。

    何诺舟看向杨之玉:“准备工作还在做,但涉及农业,一些作物是有周期的,可能还得等一两年才能出成果。”

    何诺舟丝毫不提出版社的事,因为确实是自己这边耽误了。

    可杨之玉接话说:“倒也不至于等那么久!我们手头的图片、文案和一些案例都齐备,满足出版条件,我们可以先做一册,然后看销量,我认为销量应该是不错的,毕竟第一期的话需要靠原始粉丝支撑,目前我们在短视频平台的粉丝数已达五十万,大家对小舟团队研发的农产品还是很感兴趣,一些植物伴手礼推出后很受欢迎,是有购买能力的。我们主打一个治愈风,把植物、作物与人的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节气、农时贯穿进去,让人们通过读物了解作物,了解农耕,我相信,很多人心里,是给土地留有一方天地的。”

    杨之玉这番话虽然听起来一套一套,很官方,但也是基于实践。她原想着做成大部头的画册,其实很冒险,倒不如一点一点来,走一步看一步。

    何诺舟听得有些热血,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成果还可以如此呈现。

    桌上有人打趣,说粉丝这么多,是奔着产品来的,还是奔着我们何博士的颜值来的?

    可罗良只笑笑,他接触的人太多了,他是个领导,但更是个土生土长的东塘农民,到现在还坚持定期回村,种稻时节去插秧,麦收时节去割麦,他黝黑的肤色和粗糙的双手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只问了杨之玉一句话:“你还记得上一次去田里栽稻子是什么时候吗?”

    杨之玉想想:“大概是上初一的时候,和我爸妈一起去的。”

    “后来为啥没去呢?”

    “因为我们家搬到城里了,种稻收割都雇人来做,后来我们村要建焦化厂,征了地,我家仅剩的地就全部栽树了。”

    罗良点头,说是这个情况,离县城近的几个镇都走这个模式,现在要去体验种地,得去下边偏远的镇子。

    “东塘离星城很近,是星城的粮仓,只是因为过度发展重工业,粮食产量和质量都没提上去。曾经东塘的稻米是全国顶尖品牌,现在鲜有人知啊!”

    他说的没错,而且话题引到这里,桌上诸位也开始深度探讨,从曾经的农业样貌到现在的发展瓶颈,也有出谋划策的,但很难付诸实践。

    土菜馆的菜不好吃,虽然都是当地特色,但没有一样做得好过老妈的手艺。绿豆咯吱掺了假,粉条也不是纯红薯粉,米饭不香,炸糕不粘。

    杨之玉吃在嘴里,骂在心里,当地农产品做得好不好,饭桌最有发言权。

    “其实小舟你做得很好,你们研发的智能遥感技术应用到农业里,就是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我虽然不懂,但我觉得未来农业就得这么办。”

    罗良与何诺舟碰杯,两人知己一般。

    “目前有难处,不要怕,我会再去做其他领导的工作,争取让你们的项目落地。”

    有了罗良这句话,何诺舟喜出望外,心中的自信不可言喻,他转头看向杨之玉,年少那股明媚的、诱人的稚气投射进她的眼睛,仿佛从未改变。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