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北宋当权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55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秉常登基时还是个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儿,梁太後忙着稳住地位没空管他,想着宫里都是她的亲信没有外人便任由小皇帝野蛮生长。

    小皇帝长的一点儿也不野蛮,相反,他和他那英年早逝的亲爹一样都非常喜欢中原王朝的儒家文化。

    是遗传还是耳濡目染不好说,反正等梁太後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小皇帝已经开始叛逆不听她的管教了。

    她要把小皇帝身边的人都处理掉,小皇帝跟她一哭二闹三上吊,她能掌权主要是依靠皇帝生母的身份,一举一动都被朝堂上下盯着,闹的太难看最终还是她让步。

    不然能怎麽着?她还和不懂事的孩子一样一哭二闹三上吊?

    最终经常陪在小皇帝身边那几个亲信一个都没处理掉,只换了批无关紧要的侍从奴婢。

    即便如此,小皇帝还是和她大闹了一场。

    朝堂上内忧外患,她身边也是内忧外患,简直比刚进宫那段时间还要命。

    偏偏嵬名氏看她哪哪儿都不顺眼,她想在朝堂立足必须依靠这个亲生的儿子,不然非得换个听话的宗亲上位不可。

    李秉常年纪小但是不傻,他知道他母亲心狠手辣起来不会顾及母子之情,闹也是踩着底线闹。

    他的叔伯叔祖们现在都不敢明面上和母亲过不去,使绊子都是暗戳戳的使,皇帝身份和儿子身份都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他得谨慎谨慎再谨慎。

    李将军说了,他和母亲这种情况中原出现过很多次,太後冷酷无情的话能把皇帝囚禁起来当傀儡,他只是个傀儡,还没有被囚禁起来,该低头时就低头,避免真的沦落到被囚禁起来的地步。

    呵,那是中原,他们大夏和中原不一样。

    母亲没法在朝堂上一手遮天,他今天被囚禁部族首领们明天就能把他捞出来,根本不带怕的。

    再说了,这不还可以找汉人或者契丹人帮忙吗?

    辽国这几年忙着平定辽东叛乱没空管其他的,宋国兵多将广底气足,打吐蕃的同时分出一点点精力就能帮他解决大部分问题。

    虽然代价有点大,但是不重要。

    若是皇帝都只能寄人篱下,还要那麽大的疆土干什麽?给乱臣贼子添砖加瓦?

    不行,他要找大宋皇帝给他做主。

    小皇帝握紧拳头,现在身边所有人都和他过不去,只有李将军和他的几位汉人幕僚一心为他着想,他必须尽快掌权来保证身边人不被杀害。

    上次他能撒泼拦着,鬼知道母亲下次什麽时候发难。

    说什麽汉人狡诈不堪重用,只有党项人全心全意为大夏着想,母亲自己不也是汉人吗?

    李秉常心里各种念头,只恨自己年纪小不能和父祖一样雷厉风行。

    不管了,先和李将军商量如何和宋人合作,现在想太多没用,只有当上真正的皇帝才有资格发愁怎麽国强民富。

    李清:陛下圣明!

    ……

    皇宫里的事情瞒不过梁太後,李清刚到皇宫就有人去梁太後那里汇报,他人刚离开皇宫,小皇帝和他商量的内容就整理成册送到了梁太後面前。

    梁太後知道她儿子蠢,但是没想到那混账小子能蠢到这个地步。

    放弃黄河以南的地盘和宋人合作对抗梁氏?

    蠢货!要不要打开舆图看看放弃黄河以南的土地後大夏还剩多少土地?直接举国降宋不是更方便?

    不行,不能再任由那混账东西肆意妄为。

    她的儿子她清楚,如果没有人在皇帝面前胡说八道皇帝根本没那个脑子琢磨和宋人合作。

    汉人都是狡诈之徒,怪她之前百密一疏忘了将皇帝身边的汉人全都清理掉,如今皇帝处处偏向汉人,真要让他亲政他能把她这几年的努力全废掉。

    要是儿子向着她,她又怎麽会不帮着亲生的儿子?

    如今两国关系正紧张,身为皇帝不说奋发图强反而要割地求和,她怎麽会生出这麽个没出息的儿子?

    梁太後怒火中烧,当即喊来亲信议事。

    皇帝要亲政她准了,虽然没有放权,但是明面上当家做主的已经变成皇帝本人。

    那混账东西这些天的表现实在差劲,既然当不好皇帝,那就老老实实当傀儡。

    ……

    皇宫山雨欲来,太後和皇帝之间越发紧张,朝中上下都在猜测这母子俩什麽时候撕破脸。

    私底下都在猜测,却没人想到这一天来的那麽快。

    皇帝身边有个亲信叫李清,那李清在皇帝还是个什麽都不懂的小孩子时就在宫里当侍卫,皇帝长大後对身边人也极好,升官赏赐应有尽有,李清也从一个普通的侍卫成为手下掌管百十号人马的将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将军当年只是个汉人俘虏,机缘巧合入了小皇帝的眼,一下子就翻身成了主人。

    可惜跟着皇帝不如跟着太後,皇帝再看重也没用,太後要他死他不得不死。

    听说人都烧成焦炭了,嘶,狠还是太後狠。

    皇上现在还被瞒在鼓里,不知道知道後会是什麽反应。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要不派人装作不小心去皇帝跟前泄露消息?

    唔,好主意。

    ……

    烈日炎炎,午後时分天气更热。

    这样的天气最耐热的牲畜也不敢站到太阳底下,官道上却有一队人马飞驰而过。

    盐州城外早早有兵接应,看到他们後立刻送上温水和马匹,然後把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