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北宋当权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9章(第3/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是这次在地下水渠待的时间太长,又强忍惊惧画下无忧洞的舆图,这几日松懈下来後便一病不起,也不知何时能好。”

    皇帝眼皮一跳,“朕派太医随包卿前去诊治,断不可让那苏小郎病出好歹。”

    先帝曾以神童召试赐晏殊晏相公进士出身,此後晏相公平步青云官至宰相,至今提起仍是美谈。

    他年过半百还未曾发现能和晏相公比肩的神童,好不容易出了个苏家小郎,可不敢让他出事。

    快快快,太医院的太医都跟包卿去给苏小郎诊治,谁擅长治苏小郎的病谁留下,等苏小郎病好再回宫复命。

    整个太医院都去!宫里一个不留!

    记住!宫里一个都不用留!

    殿中衆人:……

    为什麽感觉官家是为了打发包拯走才这麽着急?

    不管怎麽说,有太医跟着回去总不是坏事。

    几位老臣行礼退下,走到宫门口时,庞太师拦下包拯问道,“苏小郎,可是上次在开封府见到的那位小郎?”

    包拯点头,“正是。”

    庞太师叹了口气,看看人家孩子,再看看自家孩子,怎麽差距就这麽大呢?

    算了算了,别人家的孩子是宝,他家的孩子也是宝,傻是傻了点儿,至少人还好好的。

    回府看看家里有没有什麽适合少年郎的补品,神医叶青士这些日子好像也在京城,待会儿派人去请一请。

    高热不退很危险,孩子还是活蹦乱跳的好。

    另一边,苏洵去打听京城有哪些医术高明的大夫,正好也打听到了神医叶青士身上。

    小小苏是剿灭无忧洞的大功臣,都不用老苏开口相求,叶青士带上药箱就直接跟他走。

    老苏带着神医回家,看到包拯带了个太医院上门。

    老苏:……

    怎麽感觉包公更像他儿子的亲爹?

    有宫中太医和民间神医联合会诊,苏景殊想病出个好歹也有难度。

    小小苏烧的昏昏沉沉不知今夕是何年,一会儿觉得他在现代的家里打游戏,一会儿又觉得他是个货真价实的古代小孩儿,看到古香古色的窗帘帷幔有种错乱的感觉,看到电脑手机冰箱空调也觉得错乱,总之就是哪哪儿都不对劲。

    脑海中乱七八糟的画面混在一起,像是在做梦,又像是死前的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他又要死了吗?

    为什麽说又要死了?他以前死过一次吗?

    娘呜呜呜呜呜不要死呜呜呜呜呜。

    他还有那麽多好吃的好玩的没见过,还没来得及走遍大好河山,他不想死呜呜呜呜呜。

    少年郎烧的满脸通红,哭的可怜兮兮直说胡话,他一哭程夫人也控制不住,拿帕子的手都是抖的,只能让八娘来喂药。

    这是太医和神医一起研究出来的药方,热度退下去就好了。

    只要今夜能把高热退去,他们景哥儿就算熬过去了。

    又是一夜无眠。

    苏景殊晕晕乎乎醒过来,感觉浑身的骨头像是被压路机碾过一样,又酸又疼难受的能要了他的小命,“娘?”

    嗓子也哑的厉害,说话都跟吞刀子似的,他得重感冒了吗?

    床边的程夫人听到耳边虚弱的声音立刻惊醒,看到儿子醒来喜极而泣,连忙让守在外面的两位大夫进来诊脉。

    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两位大夫轮流诊脉,诊完脉後低声交谈几句,然後捋着胡子对病人家属说道,“小郎这病来的快去的也快,夫人放心,只要接下来的日子好生将养,身上不会留下隐患。”

    先前又是受冻又是受怕,还在半天之内画出了整个无忧洞的地图来帮助禁军剿灭无忧洞,病上一场不是坏事,真要积压在体内发不出来,积压的时间越长将来爆发就越严重。

    这个年纪的少年郎身体好恢复的快,养上十天半个月就又能活蹦乱跳,安心便是。

    程夫人心情激荡一时平复不下来,苏八娘上前谢过两位大夫然後等他们两个商量药方,不多时,苏洵也脚步匆匆的找了过来,身边还跟着个脸色不怎麽好的王安石。

    老苏这几天度日如年,看到儿子醒来眼里甚至闪出了泪花,“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爹,王叔父。”小小苏委屈巴巴的喊了一声,虽然不知道为什麽委屈,但是醒来之後看到爹娘就是委屈的不要不要的,好在屋里有外人在,不然能再陪他娘哭一场。

    好友之子经历了如此凶险的事情,王安石也後怕不已,开封府和禁军忙忙碌碌,他在衙门也没有闲着,紧随包公之後也给皇帝呈上一份奏书。

    奏书中强烈要求皇帝重视法度,民间风气败坏的根本原因就是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要是朝廷百官各个都像包公那样明正典刑,大宋还能是现在这个样子?

    王安石洋洋洒洒写了长达万言,但是问题来了。

    官家不听。

    官家不听!官家竟然不听!

    气死他了。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