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到北宋当权臣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6章(第2/3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现他们走了几个拐口纸上就画出来了几个,有长有短,方向各异,和刚才走过的地方一模一样。

    苏景殊手上沾了碳灰,让他尽管加快速度,“五爷放心,我能记住。”

    白玉堂:……

    白五爷尝试着加快速度,绕了几条路後再停下来,发现纸上画出来的依旧完全没有问题惊叹一声,不再保留继续加快。

    加快加快加快!

    再停下来看看,竟然还是没有问题,甚至连走重了的和没走过但是可以推测出两个拐点中间必定还有一条暗渠都能标出来,这合理吗?

    你们聪明人是不是不给普通人留活路?这还是人吗?

    五爷不理解,但是五爷大为震撼。

    白玉堂说他脚力好不是自夸,江湖大侠都是从小练出来的,别的不说,耐力绝对足够。

    有个神仙一样的脑袋瓜和他说往左拐还是往右拐,白五爷的扫荡速度快到令人发指,偶尔遇到洞窟里那些或躺或坐的贼匪也挡不住他们的路。

    五爷的速度足够快,那些亡命之徒甚至发现不了刚才有人过去。

    苏景殊对白五爷的速度也大为震撼,地下渠道曲折幽深,他以为要花好几天才能将能通人的明沟暗渠全部标出来,现在看来,只要五爷能保持这个速度,他们完全能在一趟就把地图补全。

    水渠里不分昼夜,辛苦五爷多跑一会儿,能一次把图补全最好,否则明天还要继续披荆斩棘拜托五爷带他到无忧洞。

    今天只有开封府只有公孙先生,但凡多个包大人他就出不来。

    娘带着姐姐去城外看田産,二哥二嫂三哥三嫂相约出城踏青走的比他还早,家里只有老爹一个人在,也只有老爹一个人受到惊吓。

    明天全家人都在家,他能再到无忧洞的可能微乎其微。

    也幸好汴京城不算大,虽然人口多达百万,但是内城外城都很拥挤,连皇帝住的皇城都比别的朝代小好几倍。

    地下水渠四通八达,不是所有地方都能住人,只有那些不是很潮湿,雨季也不常有水漫上来的地方才会聚起贼匪逃犯,不然下个雨住处就被淹没,住在里面也住不安生。

    去掉皇城,去掉内城,再去掉地势低洼一下雨就被淹的地方,如此一来工作量大大减少,毕其功于一役完全有可能。

    冲吧白吱吱,为了解救鬼樊楼的无辜受害者,我们可以!

    白吱吱:……

    行吧,五爷今天就舍命陪君子。

    地面上,张龙赵虎带着一班衙役守在渠口,白五爷和苏小郎不知道什麽时候出来,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公孙策派人去州桥找苏洵让他安心,可他自己实在放心不下,索性也到水渠口守着。

    无忧洞是沉疴宿疾,卷宗早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留在府衙也看不出什麽,如果景哥儿真的能把无忧洞的详细地图画出来,只要包大人能调到兵,这次便不会无功而返。

    公孙策刚到水渠口,还没来得及询问底下的情况,苏洵也火急火燎的找了过来,“公孙先生,景哥儿又进去了?”

    混小子一会儿都不让他省心,无忧洞是能随便进的吗?

    对拐子扒手逃犯盗贼来说那里是无忧洞,对百姓来说那里就是夺命洞,他就是没想起来还有这麽回事儿忘了和家里人说,怎麽那臭小子就被盯上了?

    “明允兄,白五爷和景哥儿一起去的,不必太过忧心。”公孙策安抚道,看好友急成这样心里很是愧疚,“也是我的错,景哥儿说要去便让他去了。”

    舆图可遇不可求,就算现在景哥儿再来问,他也还是会答应。

    只是实在对不住老友。

    公孙策惭愧的和苏洵解释,景哥儿画图的本事实在难得,便是军中都找不出这般人才,包大人已去三衙调兵,若此事能成,景哥儿便是造福汴京百姓的大功臣。

    还有先前没来得及说的惜春院打手之事,也趁此机会一起说了。

    此事是开封府的疏忽,未曾料到惜春院的打手在红花杀手一案尘埃落定後还会蓄意报复,更未料到那两个打手会报复到景哥儿身上。

    苏洵沉默良久,也不知道该说什麽好。

    景哥儿放学路上不慎闯进圈套,闯都闯了,还有什麽好说的。这事儿只能怪那些行凶作恶之人,怪不到开封府身上。

    “公孙先生不必自责,景哥儿记性好能帮上忙是好事,如果真的能协助开封府铲除无忧洞,便是让他吃点苦头也值得。”

    儿子有多大本事他再清楚不过,有锦毛鼠白玉堂在,他也不是不肯让孩子帮忙,主要是没见到人心里不踏实。

    如果只是下去画图也就罢了,就怕那小子冲动之下干出别的事情。

    听说锦毛鼠白玉堂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要是和无忧洞里的贼人起冲突直接打起来该如何是好?

    包拯和三衙说好调兵围剿无忧洞的事情後回到府衙,发现府衙里人所剩无几,问了公孙先生在何处後也找了过来。

    张龙赵虎又去借了桌子板凳,水渠口越发拥堵。

    包拯坐下,询问道,“公孙先生,府衙的差役说苏小郎和白义士要击鼓鸣冤,可有此事?”

    苏洵:???

    他儿子还会击鼓鸣冤?

    公孙策点头,“确有此事,只是大人不在府衙,学生便让他等大人回去後再告。”

    苏洵没忍住问道,“公孙先生,景哥儿要告谁?”

    公孙策回道,“要告无忧洞中以略卖妇女幼童谋取暴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