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梳妆丫鬟是皇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3章 第 23 章(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好在,最后平安生产。

    从产房里抱出来的,是一个女儿。

    “喜报喜报,国公爷、徐尚书,生了个千金。”

    “瞧瞧,这小脸,多像国公爷啊!”

    抱着国公府千金跨出产房的,是一个从未见过的丫鬟,脸陌生得很。

    但当时所有人的情绪都集中在了新出生的孩子身上。

    无人关注一个小丫鬟长什么样。

    至于产房里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也下意识地忽略了。

    既然都平安生产了,那肯定没什么大问题吧。

    就这样,温泉庄子里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一片。

    只有徐二娘本人依稀记得,她生出的是一个女儿,哭声很洪亮,一听就知道是个身体强壮的。

    她强撑着刚生产的虚弱身体,紧盯着这些陌生的丫鬟们,把孩子洗干净、包裹好后,才放松下来。

    景朝习俗,孩子生下来洗干净包整齐后,就要拿出去给家里其他人看看,认认脸。

    所以,徐二娘没有阻止,丫鬟们往外抱孩子的动作。

    只是临出门前开口,叫她们把孩子先抱给她看一眼。

    包裹孩子的襁褓是织金红锦缎做的,都城里有头有脸的高门大户都用这种布料。

    锦缎上绣的花纹是特别定制的,繁复的花纹构成了一个精致的‘瑾' 字。

    这是徐二娘准备给孩子取的名字。

    瑾的意思是美玉,君子如玉、美人温润,无论男女,这个名字都适用,而且意思还这么美好。

    看着襁褓上的瑾字,环顾周围一张张陌生的人脸,徐二娘心里那层不安,始终无法消退,反而越来越深重。

    但她现在虚弱至极,手上也没有可以用的人或者工具。

    想了想,出于女人的直觉,也或许是母亲的本能,她掩盖在被子下的手,摸索到床里侧的帘子。

    帘子用绳索系成一束一束的,绳索末端,为了装饰好看,还钩了几串玉珠子。

    玉珠子上雕刻了国公府的印记。

    徐二娘,悄悄地摸到了那几串珠子,用最后的力气扯了下来,假借换手抱孩子的空挡,把珠子塞进了襁褓里。

    这些珠子,细小、没有存在感,且几乎无法复刻。

    这座温泉庄子深得徐二娘喜爱,所以当初装修的时候,亲自设计监工,还撒娇找哥哥要来了以前打仗时无意间发现的新奇玉矿。

    这种玉矿,量太少,就一个木盆大小。打磨出来,也做不成什么大摆件,思来想去,徐二娘找人把玉料刻成小珠子,串起来,做成帘子配饰挂着。

    这件事是她亲自监工的,当年做这个珠子的匠人,手艺精湛但身体不好,做完这份活儿,就早早去世了。

    所以这世间再无其他这样的珠子。

    独一无二。

    塞了珠子,徐二娘就控制不住地昏睡过去,后面的事,她再也没有任何印象。

    只知道,一清醒,就有人往她面前递过来一个小婴儿,说这是你的女儿。

    很漂亮、白嫩的一张小脸,和国公爷很像。

    细细的胳膊缩在一起,瘦瘦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徐二娘就是心中不喜。

    怎么都亲近不起来,看着婴儿的模样,越看越怪异,但又说不出来具体哪里不对劲。

    周围的人都说这就是你的亲生女儿。

    徐二娘只好接过婴儿,将信将疑地养着。

    这件事,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闹出丢人命的大乱子,但却是给徐二娘当头一棒。

    那种被迫把全身性命交付给未知的陌生人,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群狼环伺的如芒在背,唯有亲身经历过的孕妇本人才懂。

    这件事,给十年前倔强固执的徐二娘,留下深深的教训和阴影。

    从此,国公夫人,真正开始变成熟。

    一切以稳为重,力求不被他人残害。

    这才有了不让次子进学堂,散播儿子坏名声,小心翼翼提防周围的操作。

    至于薛嬷嬷,因为觉得自己没照顾好主子,心里很愧疚,没有脸面再继续在内院伺候,总想将功赎罪,便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经营小姐的产业上。

    温泉庄子也是其中之一,当年那件事过后,这庄子就对外租凭了,国公府的人再没去住过。

    租之前,倒是把里面的装饰,收了干净。

    薛嬷嬷,接手产业管理后,出于弥补心理,很是勤勉,天天在外巡查。

    今天就巡查到了温泉庄子上。

    所以,徐二娘才派人去温泉庄子叫回薛嬷嬷。

    “嬷嬷,你是我院里的老人,和我一起过来国公府的。我只信你。”

    “这次我儿与楚王之女结亲,我心里担忧,就拜托你前去楚州,打听打听那楚王的风评,以及那位要与我儿定亲的二姑娘是什么品行。”

    薛嬷嬷跪趴在地上,老泪纵横。

    小姐她,终于又重用我一回了,老奴这回定不辱使命。

    薛嬷嬷心里发誓,一定要完成这项任务。

    “小姐,放心,就是废了我这把老骨头,我也要给小姐打听到楚王府的情况。”

    “嬷嬷快请起,你的身子健康是最重要的。此去甚远,一路颠簸劳累,盘缠吃食我叫人安排好,定不叫你吃苦。”

    徐二娘看不得陪伴多年的老仆这样跪着,连忙上前扶起来。

    “我还支了两个武力高强的侍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