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修罗场里狂飚演技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十章 大家一起磨练演技(第1/3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面对那双审视的眼睛,t 萧煜有点心虚。

    他干咳一声,撒娇凑上,一屁股坐到萧老夫人跟前, 抱住她的胳膊道:“大母一怒,就把孙儿踢到十万八千里远, 孙儿下回再也不敢惹你生气了。”

    这话把萧老夫人气笑了, 没好气道:“你这滑头儿, 没个正经。”

    萧煜厚着脸皮蹭她, 萧老夫人平时虽对孙辈严厉, 却受小辈哄, 到底有些心疼小子离家这般久。

    “让我仔细瞧瞧,去了宜州这么久, 可有清减。”

    萧煜连忙诉苦道:“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孙儿可不想再待了。”

    萧老夫人:“胡说,当年萧家的祖辈就是从宜州走出来的, 后来有了从龙之功, 这才有如今的国公府,你却嫌弃萧家的根儿,该打。”

    萧煜撇嘴,不高兴道:“大母不疼孙儿, 就偏疼阿兄。”

    萧老夫人抿嘴笑, “混小子,你若有你阿兄的那份沉稳,我何至于罚你?

    “人家有担当,你爹又是个不中用的, 日后萧家的重担全压在大郎身上。

    “瞧瞧你阿娘生养的几个孩子,个个都有出息, 独你四郎不知上进,成日只知鬼混。”

    她嘴上嫌弃,表情却松快,萧煜扶她起身去厢房,萧老夫人问道:“你爹呢?”

    萧煜:“还没回来,孙儿先去看阿娘,吃了饭就过来的。”

    萧老夫人上下打量他,笑眯眯道:“十八岁还长个儿,想来在宜州日子过得快活。”

    萧煜:“孙儿日日都想念大母。”

    萧老夫人:“我信你的鬼话,只怕恼恨我小题大做把你罚过去。”

    萧煜的求生欲极强,忙道:“刚开始孙儿心里头确实不痛快,后来便悟了,大母也是为我好。”

    萧老夫人提醒道:“回来了莫要与那些狐朋狗友鬼混。”又道,“你阿姐也曾问过你两回,什么时候得了圣恩,进宫瞧瞧她。”

    萧煜应好。

    祖孙二人就宜州那边的情形唠了起来,萧煜绝口不提自己干的混账事,因为真的会被打。

    稍后马氏和国公萧宏笙过来,萧煜规规矩矩跟二老行礼,唤爹娘。

    萧宏笙六十出头,育有五子三女,养着两房妾室。

    这会儿体态已经彻底发福,喜欢吃喝玩乐,没什么出息,也没甚主见,家中几乎都是萧老夫人说了算。

    萧家祖辈子嗣不丰,萧老夫人育有二子一女,次子幼时夭折,女儿于前些年病逝。

    所幸孙辈兴旺,正房个个都有出息,也算是慰藉。

    马氏掌管府里中馈,子女们的前程多数都是萧老夫人一手策划,包括嫁娶,一切皆为振兴萧家为首要。

    老辈说话有权威,头脑也清醒,家中长幼之分,主仆之分,等级森严,萧煜就算在外再顽劣,回到家中也得规规矩矩。

    几人唠了许久的家常。

    对于这个老四,真真是叫长辈们又爱又恨,因为他是最跳脱,最不易管控的那个,嘴巴却也是最甜最会哄人的。

    家里头的兄弟姐妹们,只有萧煜的性情活泼得过分,其余都稳重拘谨,就算是比他小的老五,性情也稳重得多。

    通常扎眼的那个挨的训总要比其他子女多,得到的关注也更甚。

    马氏老来得子,对萧煜自是偏疼。

    萧老夫人虽严厉,也会偏袒纵容,因着他年岁小,会给予成长空间。

    不一会儿下了值的老大萧品安过来,老二萧品齐和老三萧品深也一并前来。

    萧品安现任吏部侍郎,刚进家门听说老四在寿安堂的,还未来得及换襕袍便过来瞧他。

    那身绯色官威范儿十足,身姿挺拔,五官端正严明,通身都是官家的派头,看起来好不威风。

    老二萧品齐则三十四岁,现任太常丞,个头比老大稍矮些,样貌随了老子。

    老三萧品深是妾室所出,才入官场没多久,也跟老大那般一板一眼,严肃得很。

    萧煜同兄长们行礼。

    萧品安知道他的尿性,不客气道:“这次四郎回来了,可莫要再惹祸端,让爹娘祖母替你操心。”

    萧煜忙狗腿道:“阿兄训导得是,四郎必当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萧品安才不信他的鬼话,不给颜面道:“你那张嘴,没个正经,也只有阿娘信你。”

    萧煜嘿嘿地笑。

    萧品安几人还未用晚膳,马氏差人去备上。

    萧煜的求生欲极强,自家兄长有实干之才,以后还会承爵。他屁颠屁颠巴结,只要兄长苟住了,他这个做弟弟的自然能躺平享乐。

    萧老夫人一眼便看穿他的心思,说道:“待四郎行冠礼后,大郎便替他安排入仕,怎么都得寻个官职才是正事,若不然成日里游手好闲不像话。”

    萧煜:“大母,我什么都不懂。”

    萧品安接茬,“不懂可以学,不懂可以问,你想我挣家业来养你,门儿都没有。”

    萧煜憋了憋,不高兴道:“大哥至于这般抠门吗,多养我一张嘴都不行?”

    萧品安嫌弃道:“待你行冠礼后,也该成家立业了。”

    说罢看向马氏,“阿娘什么时候替四郎挑女郎娶进门来管束着些,省得你操劳。”

    国公萧宏笙捋胡子道:“四郎是到了娶妻生子,成家立业的年纪了。”

    萧老夫人也道:“年底办一场宴饮,让他自个儿挑一挑。”

    他们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