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国色医香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9章 倒大霉的叶家(第5/6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究,毕竟这是宋老师的私事儿,她没有窥探别人隐私的嗜好。

    把信带到宿舍,她放在书桌上就没再看。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等宋老师下课回了宿舍,看到桌子上的信后,脸色却倏地一下就变了。

    叶青一愣,鬼使神差的,她脑子里猛地就闪过一个念头。

    这不会是——

    宋春华很是紧张那封信,立马就把信拿在了手里,但瞥了屋里站着的叶青一眼,犹豫了一下,到底没敢当着叶青的面把信拆开。

    叶青这点眼色还是有的,当即就拿了俩铝饭盒笑道:

    “食堂应该开饭了,我去把饭菜打回来,咱就在家里吃,今天有人还送给我俩个好果子,正好可以拿来当饭后水果,一会儿我切给您尝尝!”

    说着,叶青就识趣地出去了。

    等把饭菜打回来,宋春华就坐在床上,眼眶有些泛红,看起来应该是才哭过。

    叶青心里就更有数了。

    看样子,这封信,应该就是老师那位前夫寄过来的。

    山河农场,就是那位教授下放劳改的牛棚所在地吗?

    叶青默默把这个名字记下,打算回头找陈友德他们打听打听,看看这些老头知不知道这个农场在哪儿。

    不敢让学生发现她的异常,宋春华匆匆洗了一把脸,又笑着走到了餐桌前。

    叶青也配合着装作什么都没看出来,招呼宋春华赶紧吃饭,一边吃她一边把今天跟几个老头去春申浦垂钓的事儿说了。

    当然,经过一点点艺术加工,把她钓了上千斤大鱼这一段给省略了。

    “因为我之前在电车上救的那个老太太,是其中一位老叔的大姐,所以他们对我都可好了,还说等我下了乡,学习上如果缺什么书籍资料了就给他们写信,他们去帮我找。”

    为了把宋春华的注意力转移走,叶青难得地絮絮叨叨了一回,还把她从吴老头那儿骗来的苹果和鸭梨掏出来,献宝一样给宋春华看,

    “这两个果子老师你吃过没有?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呢,都不知道叫啥,感觉有一个跟副食品商店里面卖的青苹果长得很像,但是这个苹果是红的,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看到叶青拿出来的果子,宋春华怔了怔。

    “这是红富士跟雪梨,两种都是北方才有的水果,红富士还是早几年从东洋那边引进过来的,可能是种植技术还不太成熟,这两个水果暂时还没在市面上流通,应该只有干部待遇的家庭,才能拿得到这类物资。”

    叶青本意是转移宋春华的注意,不让宋老师沉浸在过去的悲伤里。

    可不知道为什么,在提到红富士的时候,宋春华的语气有些怀念,并且眼中更是闪过浓烈的痛意。

    叶青瞬间意识到她好像搞砸了,赶紧补救:

    “老师您不喜欢吃苹果吗?那要不就算了,咱们还是吃梨吧——”

    话未说完,宋春华就笑了,她看出了叶青的小心翼翼,无奈叹了一口气:

    “没事儿,我都行。”

    叶青只好把两个水果洗干净去核切成小块端了过来。

    里面的核她偷偷藏了起来,回头她得掰开数数看里面有多少颗种子。

    宋春华捏起一块苹果放进嘴里。

    熟悉的甜味儿一碰触到味蕾,就让她顷刻间泪流满面。

    “当年我跟我丈夫第一次见面,他就是给了我一个这样的苹果,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香甜的水果。”

    叶青简直懊悔不已。

    她感觉自己好心办坏事了,早知道会这样,她就不应该贪吴老头这两果子。

    但让叶青没想到的是,吃完那块苹果,宋春华忽然就站起身来,径直走到床边,把床底下的一个木箱子拉出来。

    在箱子里面翻啊翻的,她很快翻出了一个本子,又在那本子的夹层里,抠出来一张照片。

    然后就给叶青递了过。

    黑白照片上,是一个二十来岁浓眉大眼的小伙子,穿着学位袍戴着博士帽,有些清瘦,但笑得很是阳光大方的样子。

    “他叫韩亚博,是专门搞生物学研究的博士,在D国留学多年,一直心心念念的事儿,就是把新学科新技术带回国,因为他觉得在不久的将来,这门技术对民生而言至关重要。”

    “所以学成归国后,他就加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一个三无专家团队,开始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叶青:!!!

    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等等,叫啥?韩亚博?!

    这个名字,她在那个甜宠锦鲤文里面见过啊!

    女主殷霜的爹殷向党,就是什么单位的研究员,六十年代初进了一个团队立项搞研究。

    整个团队如摸石头过河,忙活了五六年才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进展成果,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殷向党撞破了妻子和人偷晴。

    再然后,李如兰就跟杨文昌合谋,两人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偷到了那个研究团队的成果,竟然将资料故意泄露了出去。

    之后李如兰暗戳戳写了一封举报信,举报殷向党跟敌特勾结,泄露国家机密。

    那会儿正是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到处风声鹤唳,都在对间谍反动派喊打喊杀,研究所出了这样的事儿,整个团队都跟着倒了大霉。

    革委会那边秉承着宁可错杀不能放过的态度,直接把团队里面学术背景或者是家庭亲属关系有可能有问题的研究员都给下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