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咸鱼在文娱行业里疯狂内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8章(第1/2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投资?他又有什么新奇念头。”沈凝烟高兴中带了丝困惑, 困惑中带了丝头疼道:“他的新想法……很烧钱?”

    特助想起《13thsteam》公测前的日子有多难熬,以及这位沈大老板在钱的事情上与刘总吵了多少次便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不清楚游戏部的预算是怎么得出的,兴许您能去问刘总。”

    “……”沈凝烟战术性后仰道:“算了, 我等他亲自告诉我吧!”

    群英刚起步时,刘炜宁就没少干出超支的事,气得当时恨不得把一分钱掰两分用的沈凝烟差点与他绝交:“这烧钱怪的, 就不能体谅一下群英的财务吗?”

    特助立刻退出满是老板怨气的办公室,决不让自己受到工作时的负面影响:“您是这周回校答辩吧!那我定下周一去德国科隆的票。”

    “科隆?科隆漫展是几月来着?还没到夏天吧!”

    “没到,但不妨碍您去德国探个路,也算是为科隆漫展刷波印象。”特助站在办公室的门口随口问道:“要给您定旅游行程吗?”

    “德国有啥好玩的?”

    “你要是十月去的话可以参加慕尼黑啤酒节,但是在这个时候也只能去打卡一下各种古堡。”特助回道:“当然,您要是想推迟暑假的电影节活动, 也可以在德国多呆一会儿。”

    沈凝烟揉揉额头, 满心都是甜蜜的痛苦:“这次就被顺路游了,我怕六月还有一堆临时活动。”

    “那就定四天的行程和科隆大教堂的塔楼票。”说起塔楼, 特助还满脸遗憾道:“我之前去巴黎圣母院就是因为排队敲钟的队伍实在是太长了而万般后悔。”

    “巴黎圣母院呐……”沈凝烟与王喻勤确定关系时曾想过要去巴黎逛逛:“帮我多定一张门票和回程的机票。”

    “是填王先生吗?”

    “嗯!”

    “你两可真够长久的。特助不免感叹道:“也挺扭曲的。”

    沈凝烟的回答的是眼珠上挪,直接开大:“我知道。所以有人偷偷叫我沈凝诚。”

    “啥?”

    “沈凝诚, 诚哥的诚。”

    特助:“……”你们城里人可真会玩,搞得我竟无言以对。

    特助走后, 沈凝烟翻着邮箱里的项目申请, 把鼠标按得啪啪作响。

    “这都是什么玩意?”沈凝烟一一看去,居然有八分之七十的项目是新瓶装旧酒——我抄我自己。影视部那儿,因为《七宗罪》与《淑女的风格》实在是太火了, 火到国外都引进翻拍,所以有不少编剧为求稳妥地模仿创作。

    无独有偶, 影视部这先行版都如此倦怠,其它部门, 尤其是别人代管的“扬帆起航”早就闹出“模式化”,“屠龙者终成恶龙”的风波。之所以没闹得太大是因为群英的小范围摆烂并不影响它继续推大热爆款。可是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群英从里头开烂也只是时间问题,最后形成难以掩盖的超大脓疮。

    要不立个内部规则来杜绝这种摆烂行径……

    不行,堵不如疏。

    一刀切的后果就是禁到最后,禁无可禁,而且还会回旋镖到群英身上。

    沈凝烟在翻完邮件后对着预定会议室的操作页面陷入沉思,最后还是按下右上的鲜红大叉,选择按流程而非个人意愿办事。

    当然,评价一个项目有没有投资价值本身就是很主观的事。

    也是通过这么一个小插曲,沈凝烟才明白某些公司为何偏向“独|裁者式”的首席创意官或行政官。如女魔头至于时尚杂志,罗伯特至于电影圈。

    【我要不要找一个代理人或接班者?】沈凝烟突然问道:【你知道的,我原定于在三十岁前退休,可又不能时间一到就丢下群英美美跑路,所以找个值得信赖的接班人是很重要的。】

    考虑到K大的重心在“扬帆起航”,而刘炜宁又明确表示不想承担K大似的任务,所以这个接班人得从外面找。所幸她离三十年之诺还有八年,可以慢慢培养新找的接班人。

    【你不考虑特助吗?特助陪你三四年了,熟悉公司的所有流程,很适合在群英步入平稳期后接受你的决策工作。】

    系统的话让沈凝烟心脏一动,但又很快摇摇头道:【不行,特助不适合这份工作。】

    【为啥?】

    【群英是个大公司,而大公司的平稳期只是相对进步,而非占据一定市场后回归保守。】沈凝烟以好莱坞的巨头为例,让系统评价什么是“进步”,什么是“保守”。

    系统立刻无言以对。

    因为从近二十年的发展来看,即便是最“保守”的公司,相较于被疯狂淘汰的同行仍是行事激烈的。

    文娱创作业不同于实体业,可以遵循保本为王的理念。

    文娱创作只有前进,不进则退,退则满盘皆输。

    【特助是个好员工,她心思细腻,做事稳妥,是我在群英最好的工作伙伴之一。】沈凝烟下定论道:【我可以给她提薪,给她分红,但是让她接替我的决策位还是少了某种的东西。】

    【一种能在K大和刘炜宁身上看到的东西。】

    群英的创始组也很有意思。

    除了持股最多的三人还在疯狂的折腾,也就一个杨一宁在打卡式地打工,余者都一一卸下肩上的重任,开始享受财务自由的人生。

    当然,国光工作室的成员还是会帮忙处理美工的任务。只是跟以往相比,这种多以视频搞定的轻松工作看得沈凝烟十分嫉妒,觉得他们提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