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死后的第十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7章 思念(第4/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之前,他就已经面对无数次了。”

    约莫半小时之后?,房门被笑容满面的加文重新打开。

    他喊双方的秘书?和助理?等人进去,进行下一步合同的细则敲定及签署工作。

    比起家族传承和子承父业,西方文化还是更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和力挽狂澜的强烈人格魅力。

    傅应呈毫无疑问征服了加文,加文一开始把茶碗摔了,最?后?还是他自己屁颠颠地去拿了套私藏的青花瓷给傅应呈用,还热情?地亲自按电梯送他下楼。

    但只?有熟悉傅应呈的人能看出来。

    他没有为此感到得意?或者高兴。

    只?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深深的疲倦。

    结束谈判,傅应呈上了车。

    下午,他还要接受美国业内领头媒体的采访,采访结束后?还要赶去参加今年的医疗峰会?,后?续几天行程同样塞得满满当当。

    在车上,温蒂语速很快地梳理?接下来媒体可能问到的问题以?及采访中可能用到的数据,然而,刚开始汇报,就被傅应呈抬手打断了。

    “一会?再说。”

    温蒂应了一声,闭嘴坐了回去。

    傅应呈靠在后?座上,闭了闭眼,掏出手机,在通讯录里翻到了季凡灵的名字。

    手指悬在上面,停了几秒的时间。

    又?挪开了。

    心?算了两地的时差,确认北宛现在还是白天。

    手指重新回到她的名字上。

    心?底有股愈演愈烈的欲望,想要按下去,想要听到她的声音,哪怕只?是呼吸声。

    甚至没有确切要说的话?。

    只?是,单纯的。

    想给她打个电话?。

    上次傅应呈给她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被挂断了,只?换来微信里一句疏离的“有事?”。

    然而这次,傅应呈隐隐猜到她会?接电话?的。

    因为才给她送了生日礼物不?是么?她会?看在礼物的份儿上,接他的电话?,没准还会?抽空跟他说很久的话?,直到她觉得已经足够扯平那份“不?值钱”的礼物。

    男人的指尖在她的名字上悬了很久,最?后?也没有按下去。

    用钱来换取相处的时间。

    简直就好像是一种,处心?积虑的利用。

    太不?堪了。

    傅应呈锁上手机,靠在椅背上,闭着眼,沉沉吐了口气。

    今日的遭遇牵扯出记忆深处一些往事。

    就像温蒂说的那样,因为傅致远给他带来的事业上的质疑,这不?是第一次,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早在刚创建九州集团的时候。

    或者更早。

    ……

    高三的时候,北宛一中开始评选区级三好学生。

    本身三好学生只?是一个荣誉,没有奖金,但是学校自掏腰包附上了五千元奖学金,所以?这唯一一个竞争名额争抢异常激烈。

    傅应呈也在其列。

    和其他人不?一样,比起荣誉,他更在乎的其实是那份奖金。

    在他小时候,傅家的确是北宛首富。

    他父亲成日花天酒地,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他母亲嫁入豪门只?为了当阔太太享福,不?喜欢带孩子,关心?他的方式就是给他买奢侈品。

    这一切都在2003年化成泡影。

    公司破产,天价赔偿,父母离异,他像个垃圾一样被丢到奶奶家,每个月的生活费都被严格限制。

    所以?高中时,傅应呈比别人想象中穷得多,穷到过年也没有压岁钱,在食堂点荤菜都要考虑性价比的地步。

    所以?。

    当他想给季凡灵钱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钱。

    囊中羞涩的少年开始暗中攒钱,包括参加学科竞赛的奖金,平时节省的生活费,加上他私下接了不?少家教的工作,到高三上学期开学的时候,他已经攒了一万五了。

    如果拿到三好学生的五千元奖金,他就能攒够两万。

    他想以?借钱的方式都给季凡灵,让她在高中的最?后?一年里吃点好的,买点衣服,专心?学习,考上大学。

    然而事与?愿违。

    傅应呈的名单刚被报上去不?久,区教育局还没审批,不?知从?哪走漏了消息,当晚竟然冲上了热搜第一。

    “假药事件董事长之子评市三好前途灿烂”

    教育局很快出文辟谣,说市级三好学生还在评选中,名单系媒体杜撰,并不?属实,然而舆论已然爆发。

    网友指名道姓的辱骂铺天盖地:

    “互联网没有记忆是吗?傅致远的儿子都能洗白?”

    “我们也不?是不?讲道理?,没不?让他读书?,没不?让他考大学,但是评三好,他也配?”

    “整个北宛市是没别的学生了吗?轮得到这么个败类?”

    “合理?猜测他家有关系,搞不?好傅致远早就不?在牢里了。”

    “傅应呈是前途灿烂了,躺在病床上跟他一样大的小孩呢?”

    “说他无辜的圣母,能不?能先去给受害者家属磕个头?”

    ……

    校外的舆论很快波及到了校内。

    那阵子北宛一中流言四起,连其他年级的老师都忍不?住议论纷纷。

    傅应呈走在校园里,总有人对他指指点点,四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