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章(第3/5页)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看陛下的气质乃是翩翩美玉,怎么会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见老夫子被吓到了,霍瑾瑜神色一正,学着曾太傅的样子,一副清正君子的姿态,右手微抬,“太傅请说!”

    曾太傅:……

    看着小身板的小皇帝,面上看似乖巧,刚才却让他有种景元帝附体的模样。

    这想法只是一闪而过。

    曾太傅笑道:“从前有座寺庙塑有儒、释、道三教的神像,先是儒教圣像,然后是佛教,最后是道教。道士见了,马上就将老君圣像移到中位,和尚见了,又将释迦摩尼圣像移到中位,最后来了一名书生,将孔子圣像移到了中位。三位圣人看着下方这一幕,叹气道,‘本来咱们好好的,却被这些小人给挪来挪去,坏了关系。’……陛下可看出了什么?”

    霍瑾瑜叹气,不仅没有八卦狗血听,而且还顺便出了题,果然古往今来,老师都是一样的。

    “周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霍瑾瑜说道。

    曾太傅欣慰地点头。

    作为帝王,要有容人之量,但愿陛下能懂。

    霍瑾瑜见曾太傅满意,眼珠子转了转,面上笑意蓦然加深,“不过按照太傅的故事,感觉朕应该是将三教圣像放入寺庙的人吧!”

    “……”曾太傅眉间为诶拧,转念一想,似乎霍瑾瑜说的没错。

    霍瑾瑜见曾太傅赞同,小手一挥,“我……朕负责盖庙,朝堂上谁想做中位,给各凭本事吧,反正朕年纪小,又管不了这些。”

    就算她不懂什么帝王权术,上辈子读了那么多书,看了许多影视剧,加上这辈子的耳濡目染,也知道个皮囊。

    皇帝要当好,就要学会识人用人,不能单纯用黑白来分类。

    反正她不急,以她现在的情况,想要做到景元帝那样,将天下大权揽在手里,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朝堂上的三公九卿也不放心将天下交给她。

    景元帝若是放心她,也不会临死前,给她配备了一个太傅。

    曾太傅眸色微深,开始重新打量面前的人。

    看来朝堂上许多人都看走了眼,都以为陛下和先帝会不一样,可是作为亲父子,又怎会没有相同之处。

    霍瑾瑜见曾太傅如此神态,下意识露出礼貌性微笑。

    曾太傅很快就恢复如常,一向板着的脸露出笑容,拱手道:“陛下说的有道理。”

    ……

    下午,天空乌云密闭,沉闷燥热,曾太傅赶在大雨落下之前,回到了府上。

    管家老赵笑着迎上去:“东家,您可回来了,宋先生来了一段时间,在三梅书阁守着呢。”

    宋先生名宋致,是曾太傅的二徒弟,为人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就是性格太过洒脱,不过对方也有洒脱的资本。

    曾太傅闻言,摆摆手,表示知晓。

    到了三梅书阁,一个中年儒生模样的人站在那里,一双含笑丹凤眼,面容俊朗,留着短须,笑迎道:“老师,您可回来了。”

    曾太傅没好气道:“你也知道回来了,找到徒弟了?我还以为你此生就打算在外面流浪,一辈子不回来了。”

    宋致也算是出身世家,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家族招惹了祸端,宋致一改清贵公子的做派,入朝做官,在朝堂上是上蹿下跳,惹了不少人。

    不知道是不是对了景元帝的胃口,宋致好几次眼看着要被群臣围殴,都被景元帝给保了下来,就这样也没有让他静下心,前些年昭告天下,说是游历天下,只求在有生之年,能找到一个才华横溢的徒弟。

    曾太傅想起他和陛下说起宋致这个二徒弟消失的根由时。

    陛下一脸疑惑,“太傅。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才华横溢,还要他这个师父干什么?”

    曾太傅当时语塞。

    连十四岁的陛下都知道这理由太唬人,宋致也有脸说。

    “老师果然料事如神,弟子我确实被塞了一个徒弟,要不是看在他长得好,天资聪颖的份上,我是真不想收啊!”宋致眼眸满是得意,偏偏一副唉声叹气的模样。

    曾太傅精眸一瞥,就知道这徒弟的心思,冷哼一声,“是哪家啊!”

    按照宋致的标准,对方肯定不是无名之辈。

    宋致闻言,拱手道:“谢家,谢少虞。”

    听到这话,曾太傅眼皮微跳,“谢家?和谢言又什么关系?”

    举朝皆知,他和谢言是对头,早年和对方同朝为官,对方对他可不客气,让他吃了好多亏,当然对方也没有讨到巧。

    “……呃,谢公乃少虞的外孙。”宋致干笑两声。

    身为老师的爱徒,他自然知道老师和谢公不对付,当年两人因为性格还有治国理念、行事作风等方面的差异,是经常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连他都调和不了,两人简直是冤家。

    后来谢公因事离开了京城,老师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平时骂谢公都觉得没有滋味。

    据他所知,老师甚至还暗地里帮过谢家几次。

    “哦……不错,不错。”曾太傅转身环顾四周。

    宋致见状,随口问道:“老师,您在找什么?我帮您找。”

    “我的那把戒尺呢?明明放在这里了。”曾太傅绕着一旁的书架转了一圈,上看看,下看看,没看到他那把挠痒痒的戒尺。

    “……”宋致顿时闭上了嘴,余光瞥了瞥靠窗的书桌一角横放着一根包浆的暗黄竹条,装作若无其事地起身,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