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7章 义军平虏(第1/6页)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于谦带着众人, 在舟山暂时住了下来。

    为了安全起见,他特意找了一处远岛,地处偏僻, 音讯近乎断绝。

    好在岛上虽无人烟,却还留有许久之前的港口和房屋,颇俱规模, 不必从头开荒当野人。

    于谦拾掇了一下屋中旧物, 竟发现了一些记录:“建炎三年,天子为避金兵, 专走海路, 避难于此。”

    于谦:“……”

    天幕上的观众们:“……”

    建炎三年,天子不就是赵构?

    好丢人!

    【成化大帝朱见深】:想不到这个赵老九, 除了怂,阴险,没骨气,居然还很能跑!

    【宋武帝刘裕】:一直跑到舟山可还行。

    【汉光武帝刘秀】:纯纯丧家之犬属于是。

    【辽承天太后萧绰】:不愧是赵宋君王,全身骨头都是软的。

    【唐太宗李世民】:这份逃跑功力, 即便比起驾驴车日行千里的赵二, 也是不遑多让。

    【唐肃宗李亨】:太宗爷爷说得对哇!

    【宋高宗赵构】:放肆!

    【宋高宗赵构】:尔等鼠辈纯属污蔑,休要胡言!

    【宋高宗赵构】:朕这哪里是逃跑, 朕这是战略性撤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景泰皇帝朱祁钰】:赵二:你的借口很好,下一刻就是朕的了。

    【汉昭帝刘弗陵】:哈哈哈哈哈。

    【周世宗柴荣】:哈哈哈哈哈。

    【宋太宗赵光义】:???

    【宋高宗赵构】:!!!朱祁钰你找死!!!

    于谦继续收拾房间,把它清理成能住人的样子。

    期间, 喜获一大笔意外之财, 发现了无数赵构当年遗落的宫廷奇珍, 堆积成山。

    这些金玉并没有被时光腐朽,反而万分耀眼。

    里面甚至还有一枚帝王印玺,在仓皇的逃命中,被狠狠摔在地上,连捡都顾不上。

    于谦:好家伙。

    可以看出,完颜构的逃跑之心是真的很迫切了。

    他觉得这印玺镶金缀玉,还怪好看的,于是收进袖中,准备拿走当个纪念品。

    张千载大惊:“这帝王玺可不兴拿啊!你想干什么?”

    于谦语气清淡:“带回去送人。”

    这有金又有玉的,岂不是很适合送给陛下?

    朱祁钰:!

    奇怪的收藏增加了。

    张千载一脸惨不忍睹,“你、你”了半天,深觉于谦是个大逆不道的狂徒。

    他带了一些人手,以及物资若干,忙忙碌碌一阵,便在岛上安顿下来。

    于谦每天都来找先生学棋。

    由于先前的药效使然,文天祥一直在休息静养。

    他接手了邓剡的工作,开始着手整理数百卷的宋末史料,撰写成文。

    于谦坐在他对面,一如既往地……苦逼写作业。

    深秋之后,海风日转一日地转为苍茫肃杀,天地一冻,万木萧然。

    在摇曳的灯火中,于谦看着先生提笔写下一行行浸满了血泪的文字,神色苍白静默,眉睫岑寂,如同凝结了一整片冰海的凉意。

    让他几乎有种错觉,自己仿佛见到了一只伤重坠落尘泥的孤鹤,本性高洁,不入红尘。

    须得百般照料,用心看顾,才不致让他和这昏浊人间互相对峙,世我两伤。

    初冬,第一缕新雪落下的时候,于谦兴冲冲地告诉先生:“快看,梅花开了!”

    他折了一大捧寒梅,抱在怀中,满院都浮动着隐约的暗香。

    先生正坐在窗前写字,眉目映着窗外的皎洁雪色,清影寂寥。

    他今天写的是翰林学士刘鼎孙的列传。

    于谦记得这个人,在《宋史》中只有一行字。

    说他在崖山战败时,“驱家属并辎重沉海,不死,为元兵所执,得脱后复蹈海死。”

    陆秀夫的手记中却至少记了他百八十条的故事。

    他说刘鼎孙,极心灵手巧,能以简单的杂草编织出万物,经常随手扯出一个草编小蜻蜓,来哄崖山上的小朋友。

    他也擅长吹叶子,曲调袅袅,音色皆清丽动听。

    会一点画作,尤其是山水画,海上飘零一路,追忆了许多江南故园的风景,在沉船时俱焚。

    于谦一行行看过去,便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个风骨卓绝、多才多艺,又不失生活之趣、十分热爱生命的形象。

    他不觉叹息了一声。

    崖山十万军民当中的任何一个,宋元经年战争中死去的任何一个,在战死之前,也都曾抵达这人间雁过留痕。

    文天祥落下最后一笔,回眸微笑道:“廷益来啦。”

    于谦选了一枝最为明艳的红梅,放在先生掌心。

    “先生的手好凉”,他担忧地握了握对方冰凉的指尖,一转身,准备去关窗。

    文天祥制止了他:“我想看一看雪。”

    于谦一怔。

    文天祥晾干了纸上的墨痕,轻声说:“大雪一落,天地俱净,茫茫若一色,就仿佛那些血与火,凄怆的惨剧,都未曾发生过……好像来年还可以盼一场丰年。”

    于谦灵机一动:“先生不如去海边看雪。”

    于是片刻之后,他就带着今日的作业,和先生一道坐在了海边礁石上。

    文天祥看着落雪的海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